胡雪岩商道箴言
一個不善於改變自己經商性格的人,往往是走進了死胡同,才如夢初醒。胡雪岩經商特別推崇“活絡”兩字。所謂活絡就是善變。胡雪岩有一句至理名言:“天變了,人應變。”“天”即指時勢時局之意。“天變了,人應變”,其意是指時勢時局變化了,人也應該作出與之相應的改變與調整以順應時勢與時局。
經商活絡,借雞生蛋
美國億萬富翁馬克·哈羅德森說:“別人的錢是我們成功的鑰匙。把別人的錢和別人的努力結合起來,再加上你自己的夢想和一套奇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案,然後,你再走上舞台,盡情地指揮你那奇妙的經濟管弦樂隊。其結果是,在你自己的眼裏,會認為這不過是雕蟲小技,或者說不過是借別人的雞下蛋。然而,世人卻認為你出奇製勝,大獲成功。因為,人們根本沒有想到,你竟能用別人的錢為自己做買賣賺錢。”
因此,依靠借別人的錢,直接由負債經營人手,便是像胡雪岩這樣經營高手的成功捷徑。
胡雪岩曾說,他知道如何“銅錢眼裏翻跟鬥”。而從他的迅速發跡的過程來看,他的確是一個善於在“錢眼裏翻跟鬥”的高手。胡雪岩在自己事業的初期,其實是身無分文的,然而他的事業之所以能做得如火如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知道如何在“錢眼裏翻跟鬥”。從他最初開辦阜康錢莊,到胡慶餘堂,再到胡記典當行的每一項事業,都是一項接著一項地“翻”出來的。
胡雪岩一上手就要開自己的錢莊,對外號稱擁有本錢二十萬兩銀子,其實,此時的胡雪岩真實情況卻是身無分文。雖然其朋友王有齡已回浙江任海運局坐辦,但除了讓胡雪岩有了點官場勢力之外,銀錢方麵事實上也還沒法幫他多少,而胡雪岩的錢莊要開辦得有點樣子,至少需要五萬兩銀子。怎麼辦呢?胡雪岩的打算就是憑借他的信譽和本領,因人成事。
胡雪岩銷“洋莊”,為求當時擔任江蘇學台的何桂清的幫助,特意去了一趟蘇州,在蘇州為解決阿巧的事情,又結識了蘇外富家公子潘叔雅、吳季重和陸芝香等人。當時正是太平軍大舉進攻蘇、浙之時,蘇州市麵動亂,一方麵官軍打仗,保民不足卻騷擾有餘;另一方麵太平軍也是步步逼近,因此這幫富家公子都有心到上海避難。雖然他們在蘇州的房屋、田產是不能帶到上海去的,但他們手中卻有大量的現銀,估計有二十多萬兩。他們知道胡雪岩是錢莊老板,因而想借胡雪岩的錢莊,把這些現銀帶到上海去。
胡雪岩當然求之不得,於是他當場就為這些闊少做了籌劃,他建議將這些現銀存入錢莊,一半做長期存款,以求生息;另一半做活期存款,用來經商。存款以及生意的籌劃,都由胡雪岩一人操辦,總的原則是動息不動本。這樣,胡雪岩等於給自己吸納了一筆可以長期動用的資金。
俗話說“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做生意需要資金,誰能做沒有本錢的生意呢?由於個人資金有限,最方便的辦法便是找最親近的人合夥,這也是家族企業盛行的原因之一。等到有了一些信用,把身邊了解情況的朋友的資金也吸引進來,如果成功做到企業公開上市,買股票的人才不會去管和經營者認不認識,隻要股票被看好,那麼資金就會像潮水一般湧來。小本生意可以自己投資,大宗生意必須擅用他人的資金,借力使力,力量才會大。
做生意既是一種資金和實力的較量,更是一種智力的比拚。有些人想創辦自己的公司,可又不停地埋怨自己沒有錢,無法涉足商場。是的,涉足商場,需要的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初涉商場的經營者創業時,須有一定的資金才能使自己的事業有效地運轉起來,不論是多麼好的目標、設想和計劃,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力量作為支撐,隻能是紙上談兵。難怪許多的經營者認為:資金是維係事業生命的血液。但如何為自己弄到本錢,卻是要靠智力,要靠精明的頭腦和靈活變通的手腕的。現實生活中,籌措資金的方法有多種,借貸是籌措的主要方法之一。可總是有許多經營者不願意借貸,把“一分錢闖天下”作為自己的誌向,這個誌向固然值得嘉獎,但完全靠自己一分錢一分錢地積累,這個發家過程無疑會十分漫長,甚至可能永遠達不到,從而耽誤了許多賺錢發財的機會。
美國著名的小商品經營大王格林尼說過,真正的商人敢於拿自己妻子的結婚項鏈去抵押。這實際上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鼓勵人們創業時去借貸。事實上,如果一個創業者隻是小心謹慎地做自己的生意而不敢借貸,這樣的人往往在商界中成不了大氣候。如果你大膽地向前邁出一步,勇敢地向銀行、向他人借貸,就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因為做生意講究一個機遇,機遇一旦抓住了就能成功,否則就會失敗,而機遇就強迫著我們去貸款、借錢,這樣才能夠幫助我們達到獲取利潤的目的。
事實上,如果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借貸不是為了消費,而是為了賺錢,那為什麼不敢貸一筆錢,去賺更多的錢呢?你把貸來的這筆錢投入到你自己經過精心選擇看準了的投資項目上,一兩年以後,當你向銀行或者他人還清本息,你會發現你的賬戶上還留有一筆更大的錢,這就是你用貸款、借款賺來的錢,這筆錢就是你創業賺來的第一桶金子,是你事業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