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明智睿達,審時度勢(5)(2 / 3)

師爺於是蹺起二郎腿,不客氣地說道:“我家主子升任河南藩司,實為喜事,胡老板莫非不高興?”

胡雪岩回到:“這自然是值得慶賀的,不過與找我有什麼關係?”“倘若胡老板願意交朋友,肯鼎力相助於我家主子,那麼關係可就非同尋常了。”隨即,高師爺將嗓門壓低,悄悄說道:“千裏做官隻為錢,我家老爺慷慨大方,樂善好施,任職江寧三年,虧空銀兩2萬,如今新任江寧知府已經到了江寧,等著交接,但要是虧空的2萬銀子不設法補上,恐怕會遭人詬病,危及前途。”

頃刻,胡雪岩就明白了,向來官員升遷交接,前任虧空公款屢見不鮮,隻要及時彌補,神不知鬼不覺,將賬麵做得幹淨漂亮,就可以安然無恙,依舊可以落個“廉潔清正,操守可嘉”的評語。高師爺這次來是伸手告貸,意思已經不言自明了。不過這種借錢方式,早不來晚不來,湊巧趕在錢莊開業的關鍵時刻,實在是耐人尋味。通常來說,彌補這虧空的款子,就像填無底洞一樣,前任把賬目交割清楚了,隨即溜之大吉,後任也就不認可這種借貸了,苦的隻是錢莊,平白借出了一筆錢,卻無法收回。如此情形,胡雪岩當了多年的夥計,見過的實在是太多了。

有些本小利微的錢莊,在威逼下幫著官吏彌補了虧空,最終卻落得個倒閉的下場。胡雪岩要開錢莊這件事兒,當時四下皆知,各方無賴之輩,都是紅著眼睛想要來撈上一把、吃口白食。不過胡雪岩做得很漂亮,跟各個衙門關係良好,再加上有知府王有齡給他撐腰,所以,“吃白食”的還不敢隨便開口訛詐。現在這個江寧知府,難道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暈頭轉向了,竟敢向胡雪岩伸手?

胡雪岩於是婉言推辭:“高師爺,敝號是新張甫始,本小利薄,不敢高攀,恐難如願,讓您老失望了。”高師爺於是搖頭道:“我要找個彌補虧空的錢莊,江寧有的是,老朽還以為胡老板久居錢業,精明過人,因此才不遠千裏前來結緣交友,沒想到胡老板拒人於外,蒙昧難教,實在是可惜啊。”一邊說,一遍就要起身走人。胡雪岩聽他話中有話,於是趕緊做出十分恭謙的樣子,誠懇挽救,並說:“晚輩無知,衝撞老前輩,實在不應該,還請您老不吝賜教,給小子指點迷津。”

高師爺這才回嗔作喜道:“生意人當八麵玲瓏,一點就透,送-門的財,倘若放過了,財神爺生了氣,終生都不照看你。”隨即說明了來意。原來河南藩司身為一省糧餉最高官吏,執掌著河南全省的銀錢度支,由於遭逢戰亂年代,朝廷於是命令河南地方每年籌措餉銀70萬兩,直接輸送軍前糧台以供使用。這種方式稱為“協餉”。協餉通常存放於信譽良好的錢莊備用,而且不算利息,以便隨時供軍隊取用。錢莊都非常期盼能得到協餉存銀,一方麵用來充實錢莊的本錢,另一方麵可以款來獲得優厚的利潤。

果然,胡雪岩是一點就透,藩司打算用河南協餉作為好處,請求阜康彌補自己的虧空,回報就是以後河南省的協餉必定存入阜康。胡雪岩用不著細算,直覺告訴自己,70萬對2萬,其中的好處是不言自明,假如長期來往,那就更是非常劃算的交易了。當下胡雪岩立刻做出一副大夢方覺的樣子,感激地對高師爺一揖到底,連聲道歉說:“小的有眼無珠,幾乎誤解了高老前輩,實在多有得罪,實在慚愧!”

高師爺很是得意,並倚老賣老地說:“年輕人經驗不足,在所難免。吃得虧,人上人,日後就懂得了。”胡雪岩立刻命人擺設上等魚翅席,不斷給高師爺斟酒,大灌迷魂湯,讓高師爺樂不可支,興致空前。宴畢,胡雪岩把封好的2萬兩銀票交給了高師爺,讓其轉給知府,同時又私下裏送了1000兩的銀票給高師爺。

這一番忙碌過後,胡雪岩又頗為擔憂,害怕2萬銀子有去無回,白白打了水漂兒。幸好不到半月,河南協餉的70萬兩銀子,果真就給劃到阜康錢莊。胡雪岩於是幡然覺悟,對此感慨叢生。

不管是商場還是官場,如果要想辦成一件事情,就必須要找對人。隻有找對了人才能辦對了事。因此,找對“人梯”是辦好事情最關鍵的一步,歸根結底,仍然是要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胡雪岩之所以成功,相當大程度上是人際關係的成功,換句話說,生意場上的成敗由人際關係的好壞來決定。胡雪岩獲得了成功,也就說明了他在人際關係上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