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2 / 3)

。  黃鶴樓位於鄂州以西,峭立江中,高三層九丈二尺,加銅頂七尺,共成九九之數。俯瞰江漢,極目千裏。飛簷吊腳,鬥拱雕梁,無不精致,充滿靈氣,是為鄂州一大勝景。[注]  薛曉茹興致勃勃為大家介紹黃鶴樓的來曆:“這裏原為辛氏開設的酒樓,曾經有一位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黃鶴,並令黃鶴從畫中走出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複來,取笛吹奏,喚出黃鶴跨坐其上飛仙而去。這座黃鶴樓便名聲大噪,經營至今曆經百年成為名勝。”  薛曉茹一提起話頭,雲夢澤便吟出崔顥的名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些天雲夢澤在蕭尋和蘇曠的督促下惡補了此地方誌傳說,甚至將曆來到過黃鶴樓的名人留下的詩文都背得滾瓜爛熟。如今雲夢澤可以說是對鄂州和黃鶴樓了如指掌,與薛曉茹侃侃而談對答如流,顯得見識極為廣博,別說是讓薛曉茹佩服仰慕,就連洪正德也不得不承認雲夢澤除了武功高強更是才華橫溢倜儻風流,讓人刮目相看。  薛曉茹麵對文武雙全英俊瀟灑的雲夢澤又怎會不動心?  [注]南宋時鄂州即今湖北武漢市武昌。黃鶴樓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之巔,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自古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曆代名士都先後到這裏遊樂,吟詩作賦。而唐時詩《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一直被認為是千古佳作,至今傳誦。黃鶴樓始建於公元223年,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10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80年代曾經另擇址重建,據說風采依舊。我沒有去過黃鶴樓,在寫此文時來不及深入查詳細資料,至於南宋紹興年間黃鶴樓是否如此興旺沒有具體考證。就先不顧史實,編到故事當中,還請了解曆史的讀者們不要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