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陳易(字韓霜)拍著這位勇敢者的肩膀,大呼,這世上果然還是有明白人的。

且不說這位“明白人”後來無端遭遇的種種,當日那些沒明白的,過不上幾年,也都明白了。

塚宰雅安是很嚴格,對人嚴格,更嚴於律己。審慎正直,兩袖清風。

初時多數官員與雅安不和,也有人嘲笑過“毛頭小子焉能當大事”。等到以勤懇出名的秋官幾次拜訪塚宰之後,麵色鐵青地出來,眾人還道“又得罪人了”。誰料大司寇和塚宰並未有新的矛盾出來,反倒是秋官們更加恐怖地工作,幾乎夙夜不寐地整理新律。

好事者耐不住好奇,尋著理由拜訪了塚宰一次,看到堆滿了兩屋子的卷冊,他差點暈倒。好不容易磕磕巴巴地開口問了,塚宰頭也不抬地回答,“有事快說,無事退下,明日子時之前這些卷宗便要上呈。”

“這些,是上次上朝後積累的事?”

“今早送來的。”塚宰皺眉,“她真是越來越過分。你還在這裏做什麼?!沒事就回自己崗位去!”

好事者走出大門的時候,腿還有些打顫。

那麼多的東西,一天能處理完嗎?

怪不得上朝的時候塚宰總是神色清冷,語帶鋒芒,這麼多事情換成誰都得不耐煩,也難怪某些理事不清的官員會被塚宰罵得狗血噴頭。

時日推移,良莠不齊的朝臣又被整理過幾回,剩下的多是以實績立足的官員。朝堂中,對塚宰的不滿也漸漸消退,反滋生出其他的情緒來——比如欽佩,比如敬慕,比如崇拜。

漸漸地,塚宰多了很多追隨者,不管是明裏還是暗裏。

對此,劉王依舊淺笑如昔,不予置評。

這時候,劉王三不五時行蹤不明已經不是秘密,一月一次上朝也是公開的事情。

無數人扼腕,為何當日自己瞎了眼,以為劉王是勤勤懇懇的人——這位王的確才幹非凡,逐漸將柳國帶上興盛的道路,可是,她這樣提點方法就把事情全扔給臣下的,也太過了吧?台甫和塚宰之所以繁忙得不得空閑,大半都是這位“甩手掌櫃式”的王造成的。

每每看到新任官員為劉王一句“孤信任眾卿”感動得恨不能粉身碎骨以報,老官員就集體側目,有種看到了傻瓜的感覺,恨不得上前飽以老拳,通通揍扁。

當然,這憤怒中不免夾雜著對於昔日同樣傻瓜的自己的不滿,以及一些暗爽——柳國居然還有這麼多比自己還要傻的人。

於是,在一種莫名的心思下,眾多官員極為注意維護劉王的美好形象,甚至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好好的王宮不待跑到城鎮裏,這叫做“深入民間”。

在賭場裏贏得太多,出門就被打手跟上,索性夥同一起溜出去的大司徒玉衡將賭場挑了,這叫做“深入險地、清除毒瘤”。

(自此之後,所有的賭場都禁止黑發黑眼的少女進入。尚隆和利廣聽說的時候,笑得打跌。)

溜出了宮還不安穩些,跑到茶樓裏賣藝,這叫做“與民同樂”。

賣藝就賣藝吧,偏偏還遇到不長眼的好色之徒直說要“買”她回家,許以錦衣玉食,那人還大言不慚地說能讓她過得比劉女王還好。理所當然地,這位“富豪”迅速破產,且被查出不法交易,等他被人拿到官衙,得知審訊自己的居然是大司寇,差點嚇得尿褲子,之後,當他看到大司寇向“琴師”行禮口稱“主上”的時候,他口吐白沫暈了過去。哦,這叫做“忍辱負重、寬厚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