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瑢被過繼到了乾隆他弟弟果親王弘瞻名下,雖然果親王有自己的嫡子,不過他年前剛犯了點事兒,本來是要革爵的,乾隆正苦於沒有地方安置永瑢,便把他打發了過去。
乾隆坐在龍椅上把玩著自己桌子上的硯台,一臉深沉地點點頭,沉聲道:“朕最為崇敬之人就是皇瑪法,推行改革也多走的皇瑪法的老路子,寬鬆有餘,卻終究不比先皇考那樣在大臣中有威名。”
康熙晚年的時候,積弊良多,已經到了擾亂朝綱,為害社稷的地步,隻不過那時候的康熙已經沒有精力去懲治這一切了,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糊弄過去。
乾隆當年很有把握自己不會步康熙的後塵,他滿心以為自己有本事控製住下麵貪得無厭的大臣,結果到了如今靜下心來細細思量,禁不住起了一身的冷汗。
雍正當年抄家出了名,國庫豐盈,永遠不缺銀子花。到了乾隆這裏,三下江南就給敗壞得差不多了,他想法子抄了四大家族,也沒有填補上這麼大的窟窿。
康熙最終選擇雍正當繼承人,除了個人偏好的考慮以外,還因為他執政後期弊端太嚴重了,需要一個敢於擔當罵名的人來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皇額娘曾經同朕說起過,子毓性情冷硬剛直,同皇考相近。”乾隆輕輕把手中的奏折翻過一頁,書頁偏折的聲音略顯刺耳,“朕自知無法同皇瑪法相提並論,隻能寄希望於子毓可與皇考比肩。”
乾隆一直以來都以自己當初被養在康熙身邊為榮耀,時不時就拿出來炫耀一番,尤其喜歡別人誇他跟康熙不相上下,相比起來就很忽略他自己的親爹,頗有些看不上的意思。
雍正執政的時候,頂著多少大臣的口誅筆伐把火耗歸公,轉眼到了乾隆時期,直接就把他爹費了老鼻子勁兒才推行的改革給廢掉了,不知道便宜了多少官員。
從這裏就能夠看出來乾隆跟雍正的執政理念大相逕庭,從兒子口中能聽到對爹說好話的機會真心不多。
傅恒就忍不住腹誹一聲,以前怎麼也不見您老這樣推崇先帝,別是為了推林琳上位,您生搬硬套現找的說辭吧?
不過他也沒有時間多想,這次是第一次從乾隆的嘴巴裏聽到他屬意的繼承人是林琳,傅恒趕忙作出誠惶誠恐的表情神態來,一頭栽倒在地上。
乾隆裝模作樣歎息了一聲:“隻歎滿朝文武,就隻有寥寥幾人能夠明白朕的良苦用心。”說罷用一種滿含期待的目光看著傅恒。
沒看到小舅子的細眯眼,乾隆這才反應過來人家已經跪地上了,沒辦法跟自己進行眼神的交流。
他頗有些媚眼拋給瞎子看的尷尬,咳嗽了一聲,幹脆把話明說了:“朕會在今年之內退位。”
這個地雷砸下來,傅恒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死,誰都以為乾隆還能當上十幾年二十幾年的皇帝,老爺子身體健康著呢,這才多大啊,怎麼就開始考慮退位了?
乾隆也是有苦說不出,皇太極和雍正猝死,太是不管事兒了,好好在圓明園養老享清福,沒準還能多活幾年。
再者,無論怎麼詭辯,林琳確實來路不正,剛繼位的時候難免人心浮動,要有幾場風波才能正式平定下來,乾隆想著到時候自己起碼能夠幫一把,省得到死了還掛念著這個事情。
“當年太祖一廢太子,命令群臣自選自己看好的皇子,朕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乾隆一句話說了出來,絲毫不介意傅恒一下子有點發抖,自顧自繼續說道,“愛卿覺得呢?”
我覺得吧,你是不是腦子壞了?傅恒很難說服自己當了幾十年皇帝的人能夠這樣無恥,這是明明白白拿他當槍使,想讓他抓緊聯絡些大臣站到林琳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