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的食補(1 / 1)

肝的食補

《黃帝內經》認為“肝者,罷極之本”。罷極為極限之意。這裏講的是肝主筋,筋主持運動,肝髒是極限運動的根本保證,當極限運動以後,肝髒又為體力的迅速恢複提供物質能量。《黃帝內經》說:“食氣人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又說:“髒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可見肝髒的精氣,能布散到筋,發揮其濡養作用。此外,肝主疏泄,主藏血,對人身氣機的升降出入及血液的貯藏、血量的調節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補肝食物主要如下:

海螵蛸

本品性溫,味成、澀,入肝、腎經。能通血脈、活經絡、補肝血、祛寒濕,並能止血、止帶、固精、製酸。適用於婦女子宮出血和吐血、鼻衄、便血、赤白帶下,以及胃痛吐酸水和胃潰瘍等症,亦可治腹中血塊、疝氣腹痛及陰部腫痛。

現代研究,本品含有鈣質和膠質,是良好的製酸劑和止血劑。

臨床用於女子傷肝、血枯經閉,用本品和茜草為末,以雀卵為主,用鮑魚湯送服。

若年久胃脘痛,用本品配高良薑、香附、五靈脂、丹參、白芍、當歸等同用。用量3~9克。內有熱邪及表症者不宜用。

鵪鶉

鵪鶉又稱鶉鳥、鶉、宛鶉。

性味歸經:鵪鶉肉性平,味甘,入脾、肝、腎、胃經。其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磷、鐵、激素等。

功效:補益脾胃,補肝益腎。用於食欲缺乏、四肢無力、泄瀉以及筋骨痠軟、五心煩熱、遺精等症的調補與治療。《本草綱目》載:“補五髒,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熱結。”

葡萄

葡萄又名草龍珠、山葫蘆,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實。

性味歸經: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腎經。其成分含有糖類、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煙酸和多種無機鹽。葡萄營養豐富,含糖量為15%~30%,酒石酸、草酸、檸檬酸、蘋果酸等為0.5%~1.4%,蛋白質為0.15%~0.9%,無機鹽為0.3%~0.9%,還含有各種單葡萄糖苷和雙葡萄糖苷,以及鈣、鎂、鉀、鐵、磷、胡蘿卜素等,還含有十多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而且,葡萄中所含的多種糖分中,大部分是易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葡萄糖。

功效:補氣血,強筋骨,滋腎液,益肝陰,養胃耐饑,通淋利水,止渴安胎。適用於氣血虛弱、肺陰不足、心悸盜汗、淋症、水腫、煩熱口渴、筋骨濕痹等症。

注意禁忌:據報道,國外研究發現葡萄、葡萄汁、葡萄幹和葡萄酒都有抵抗病毒的作用。虛弱患者最宜食用葡萄,它含有很多糖分,而且主要是葡萄糖,易為人體直接吸收,具有很好的營養價值。但由於含糖分多,多食會令人腹脹、煩悶;另外,便秘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