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證實,人類食用花粉可以增強體力和耐久力。花粉成了體育界的寵兒,許多國家的運動員食用花粉,使成績顯著提高。國外有資料表明,運動員服用花粉後背肌有力,握力提高,肺活量增加。並能有效地消除疲勞,在全身代謝,酶活性及身體素質等方麵都有明顯改善,而且訓練欲望,運動量和做功量都有提高,心理和生理的疲勞閾值也有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需要提供一種即能快速釋放能量而又不致使消化道負擔過重的食物,這些食物還要含有肌肉在收縮過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常量和微量元素,酶以及對運動後能量恢複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天然食品花粉正是這樣的理想食物。
蘆筍
蘆筍,屬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因嫩莖長出地麵形似小竹筍而得名。蘆筍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和小亞細亞一帶,我國東北、華北一帶也有野生蘆筍分布。春天抽生嫩莖,形似石刁(箭頭),之後又長成像柏樹一樣的葉子,故又名石刁柏。我國又稱其為“龍須菜”、“螞蟻杆”“狼尾巴根”等。蘆筍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傳入我國已有一百餘年曆史。蘆筍根係發達,具有保土固沙功能,莖葉茂盛,葉似文竹,可美化庭園,作鮮切花配葉,是良好的觀賞植物,也是兼有觀賞和藥用價值的十大蔬菜之一。
蘆筍對多種疾病都具有防治作用。天門冬酰胺對人體有許多特殊的生理作用,其水解生成天門冬氨酸,可以改善機體代謝,消除疲勞,增強體力,並對高血壓、心髒病、水腫、腎炎等均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此外,蘆筍中的錳能改善脂肪代謝,降低膽固醇;鉻可以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鉬能阻斷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的合成。
蘆筍對所有類型的癌症幾乎都有療效。其所含豐富的組蛋白能使細胞正常生長,並具有防止癌細胞擴散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時時刻刻在產生自由基(超氧陰離子和氫氧自由基),有害自由基的積累,特別是親電子自由基是導致癌症發生的主要因素,而硒能消除體內產生的各種有害自由基,抑製致癌物的活力。此外,天門冬酰胺酶已被公認具有防治癌症和白血病的功能。
據測定,蘆筍嫩莖中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鈣、鐵、碘等營養成分均高出其他蔬菜和水果的數倍至數十倍。
蘆筍屬於名貴蔬菜,在歐美與對蝦、鴿肉、香菇齊名。因含有甲基甲酮和胺類,蘆筍略有苦味,在烹調前宜先切成段,用水浸泡30分鍾。可炒、煮、燉、蒸或涼拌、醬漬,亦可製成罐頭、麵包、餅幹和飲料等。如糖醋蘆筍、蘆筍雞湯、蘆筍燒扇貝、扒蘆筍海參以及涼拌蘆筍等,都是美食佳饌。
選購以嫩莖新鮮、質地細密、頂端緊湊、色澤純正為標準,不必追求粗壯。白蘆筍主要用於生產罐頭,鮮食則以綠蘆筍為佳。經測定,除糖分含量之外,無論蛋白質、維生素、鈣、鐵等都是綠蘆筍高於白蘆筍。
菠菜
說起菠菜,我們都不陌生,誰也沒有少吃。但是,您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它的生長習性、藥用價值又如何?
菠菜,又稱菠棱,自宋代《證類本草》起,曆代本草均收入菜部,作為藥用。據《唐會要》載:“太宗時,尼波羅國獻波棱菜,火熱熟之,能益食味。”可見在唐太宗時菠菜就已傳入我國,尼波羅國即尼泊爾。一說由波斯即伊朗傳入。故菠菜又叫“波斯草”。《劉禹錫嘉話錄》中說,菠菜是由頗陵國的一個和尚,千裏迢迢將種子帶到我國的。因此,人們就把這種菜稱做菠棱菜了。
來自異國的菠菜在我國“落戶”後,很快傳遍大江南北,經過我國勞動人民多年的引種栽培,在品種、品質上都有很大的發展和提高。由於它適應性強,具有耐寒,生長周期短的特點,因此,我國南北各地都有種植,且春秋兩季均可栽培,是四季皆可食用的菜中佳品。
菠菜不但耐寒,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同時,還有一定的醫療作用。菠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和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及鈣、磷、鐵等物質,據說500克菠菜含有相當於500克牛奶或一個半雞蛋的蛋白質。
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菠菜“利五髒,通腸胃熱,解酒毒,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根尤良”,“凡人久病大便澀滯不通及痔漏之人,宜常食菠棱、葵菜之類”。如此看來,菠菜的藥用價值還真不可低估,其營養價值也早就引起了古人的關注。
《帝京歲時記勝》載:“菠棱,於風帳下過冬,經春則為鮮赤根菜,老而碧葉尖細,則為火焰赤根菜。同金鉤蝦米,以麵包合,烙而食之,乃仲春之時品也。”說明在清代對菠菜的栽培、吃法已經十分講究了。
蘇東坡曾經吟道:“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鐵甲。”生動描繪了菠菜耐寒的特點,讀來亦耐人尋味。
卷心菜
卷心菜是一種高產、廉價而又具有廣泛醫療價值的蔬菜。它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維生素E、胡蘿卜素以及人體不可缺少的多種氨基酸,如色氨酸、甲基蛋氨酸、賴氨酸、酪氨酸以及鉀、鈉、鈣、鐵等無機鹽。
科學家們經過長期試驗研究發現卷心菜具有如下的特殊療效:
卷心菜內所含鉀鹽比鈉鹽多,所以經常食用可以阻止體內液體的滯留。
卷心菜外部綠葉和早期綠色卷心白菜內含有正常造血和代謝過程所需要的葉酸,所以血液病患者宜多吃生卷心菜和菜汁。
卷心菜內含有丙醇二酸,它可以阻止糖類向脂肪的轉化,抑製膽固醇在體內的沉積,對硬化病症有一定療效。
卷心菜內所含糖的比例隻占2%~5%,主要是葡萄糖,幾乎不存在澱粉,所以它對糖尿病患者控製飲食是很有益處的。
卷心菜內含有許多不易消化的聚糖、果膠、纖維素等,且加工好的菜汁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和丙烯基芥子揮發油,所以它可以抑製細菌、真菌、原蟲的生長繁殖。果膠和纖維素還能結合糖類,使之排除速度加快,所以它對動脈粥樣硬化、心髒局部缺血、膽結石患者很有益處。
卷心菜汁可加快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胃腸內膜的抵抗力,加速潰瘍處的愈合,清除炎症,所以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很適用。
卷心菜汁還可以治療肝髒、膽囊和膽管炎等慢性病,每天早、中餐後各服2杯,晚餐後服1杯為好。30~40天為1個療程,據臨床觀察效果很好。
卷心菜還可以作為一種療效保健食品,所含的果膠、纖維素在各種微生物、寄生物作用下可結合並中和胃腸中有害毒素、重金屬鹽等,所以它可以作為從事有害作業人員的療效食品。
卷心菜含熱值低,每千克為300卡,然而卻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其他一些有價值的成分,所以適於肥胖症、動脈粥樣硬化的人食用。
酸製卷心菜還可以用於治療便秘、脹氣,以及手術後胃酸低的病人,長期臥床患者,活動量少的人起增進食欲與促進消化的作用。
蝸牛
蝸牛作為一種美味佳肴逐漸被現代人所認識,現已成為國際市場走俏的野味之一。由於蝸牛肉肥質嫩,含有豐富的營養,屬於高蛋白、低脂肪,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國際上對蝸牛肉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蝸牛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在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等地區的少數民族中有吃蝸牛的習慣,他們把蝸牛肉作為一種滋補壯身的佳品,並用蝸牛來治療某些疾病。用蝸牛肉烹調各種藥膳在我國許多古籍上早有記載。在西歐,尤其在法國,吃蝸牛肉作為一種傳統的習慣,許多有名的飯店、賓館,把蝸牛肉作為上等名菜來招待貴賓朋友。或用來歡度重大節日。法式大菜——蝸牛菜是世界上四大名菜之一。
據現代科學測定:蝸牛的營養價值極高,在100克褐雲瑪瑙螺的幹肉中含蛋白質60.42克,脂肪3.85克,粗纖維4.5克,無氮浸出物18.9克,灰分9.6克,以及鈣、磷、鐵、生物堿、酚類、鞣酸、內酯、香豆精、有機酸和維生素等,還含有大量的硒、硼、鋅等微量元素。
1k克鮮雞蛋中含蛋白質125克,而同量的鮮活法國蝸牛中含蛋白質139.5~180克,大大超過雞蛋中蛋白質的含量,並且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如賴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分別為雞蛋的1.3倍和2.3倍。由此可見,蝸牛肉確實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級食品。許多科學家和食品專家、營養學者指出,蝸牛將是一種很好的宇宙航天食品。現在國內外已用蝸牛肉製作多種菜肴和食品,這樣可以大大地豐富人們的菜籃子和改變現有的食品結構。
蝸牛的藥用:蝸牛用於治病,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曆史,在許多古籍中早有記載。如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對蝸牛的形態、生活習性以及藥用價值,藥性等記載最為詳細。蝸牛肉和殼均具清熱解毒、消腫平喘、軟堅理疝的作用。蝸牛的采集和加工方法一般也很簡單。在夏、秋兩季捕捉活蝸牛,靜養、洗滌,用開水燙死、曬幹,放在瓶內儲存。使用時稍加炮製,幹品搗碎,鮮品焙幹,研末即可使用。蝸牛性寒、味鹹,入大腸、肺、肝、腎經。功效:去痰,清熱解毒、利尿。主治腫毒痔病、喉痛、咽腫、哮喘、脫水、小兒臍風、流鼻血、耳聾、疳積、脫肛、疝氣、瘡腫等症。在我國廣東、廣西等地的一些群眾,常用蝸牛加工成藥,治療小兒夜尿、尿頻、多流涎水、紅白痢疾、瘡癰等疾病。也可作為產婦、老人、兒童及體弱多病者的營養滋補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