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珈被罵得一愣一愣,好半天才說,“我知道了,下回注意。”
“你要的信息劉白幫你問了,前兩個溺死的孩子也是附近村民,他們找水務局鬧過,水務局當天就派人不斷巡視水庫,看見村民下水就攆走。附近村民幾十年都在水庫遊泳,撈魚,以前也出過事兒,村民都自認倒黴,從來沒想過找公司索賠。現在好了,水務局不但不賠,還不準村民下水,那兩孩子的家庭整日都被村民罵,迫於壓力,他們放棄了找水務局索賠。”
“後來溺亡的兩個孩子的家庭也找水務局麻煩,不是索賠,而是要求水務局準許位於水庫上遊水源處的一座廟宇重新開門供信徒集會、上香,他們的訴求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水庫很快就村民圍堵,水務局沒有辦法這才報警求助。”
“這是那座廟宇的資料,由於時間太短,隻拿到建造者和主持的資料,你先看看。”陳珈用手機拍下資料發了出去,“我看看能不能找到和這兩人有關的信息。村民圍堵水庫,最終受益的卻是一間小廟,想必兩個孩子被水鬼勾魂的消息就是這兩人傳出去的。”
李誌軍認同的點點頭,補充道:“集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寺廟,可不是你想象中的小廟。若不是津周灣水庫蓄水量連年下降,去年甚至出現水庫幹涸的情形,政府也不會想到從源頭治理,大批量關停水源處的經營性場所。”經過他一番解釋,陳珈總算搞懂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有人投資修建了一座廟,因環保問題被政府強製關停。廟宇位於津周灣水庫上遊水源處,那地方由水務局管理。
當水庫接連發生離奇命案,廟宇所有者意識到這是一個讓廟宇恢複經營的好方法,他們四處散布溺亡者被水鬼勾魂的信息,讓比較迷信的村民聯合溺亡者家屬一起給水務局試壓。一旦水務局妥協,廟宇鐵定會給村民和溺亡家屬一筆不薄的酬勞。
“你呢?折騰了一夜,搞懂案情沒有?”
“兩個溺亡的小孩,一個八歲,一個五歲。先說八歲那個,和媽媽一起去遊泳,遊完之後兩人走路回家。他洗了個澡,之後說困,媽媽就讓他睡覺。大約兩個小時後,媽媽喊他起來吃飯,發現沒有動靜,仔細一看,隻見孩子臉上被好似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媽媽當即叫人開車送孩子去醫院,到了之後,醫生看了看就說孩子溺死了。”
“根據警方的記錄,我初步判斷奪走孩子生命的正是一種被稱為‘幹性溺水’的現象。這種溺水,隻需要吸入一小杯水就會因液體刺激導致喉部產生痙攣,發生急性窒息;或因冷水刺激皮膚、咽喉部及氣管粘膜,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經抑製作用,導致心跳驟停或發生原發性休克而死亡。”
“八歲男孩的母親一直看著孩子玩水,她不能接受一個活生生的還能陪她走回家的孩子會死於溺水。畢竟這種發生概率隻有百分之一的事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更何況這種死亡還不那麼廣為人知。這位母親堅信水鬼勾魂,我非常能理解,推卸責任總好過承認自己的失職。”
“第二個孩子五歲,與第一個孩子不同,她的死亡地點在水庫。這個孩子的死亡很蹊蹺,遊泳當天沒事兒,第二天才被發現死在水庫。父母一直宣稱兩人休息時,孩子正在隔壁房間熟睡。第二天一早沒有看見孩子,兩人以為孩子被小偷抱走,正打算去派出所報警,接著就聽到孩子在水庫溺亡的噩耗。”
“沒有屍檢,不能確定孩子是溺亡。但從孩子父母的供述來看,他們之中肯定有人撒謊,一個五歲大的女孩根本沒有能力自行走到水庫,隻可能被人帶到那裏。由於缺少背景調查,暫時看不出說謊的是父親還是母親。對他們而言小鬼勾魂是個不錯的借口,說謊者與被欺瞞者都願意相信這種無稽之談。”
李誌軍拿出打包好的早餐遞給陳珈,“照你這種說法,今日最有可能被屍檢的就是這個五歲的女孩。”
陳珈點點頭,他又問:“有把握嗎?”
“沒有,孩子和成人不一樣,我從來沒有機會在孩子身上動刀。”
“那就不要去了,我說你病了。”
“躲得了今日,躲不了明日,我隻要在臨津,趙棠就會想方設法找出我的真實身份。”李誌軍沉思了一會兒,大方地說,“那你去吧,我也好奇你的真實身份。”
陳珈拿指頭點了一下李誌軍的額頭,“做夢吧你!”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https://www.biqiuge8.com/book/2029/2589060.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