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現實主義的寫作方法生命力最強嗎
我想現實主義肯定是指一種具體的寫作方法(或方式),絕非是說“源於現實反映現實”就是現實主義,否則一切作品豈不都是現實主義作品了因為任何一部作品都必曲曲折折地牽涉著生活現實,任何一位作家都是從現實生活中獲取創作的靈感和激情的。隻要細細品味就會明白,不管是卡夫卡還是博爾赫斯,也不管是科幻小說還是曆史小說,都不可能不是“源於現實反映現實”①的。甚至說到曆史,都是隻有現實史,因為往事不可能原原本本地複製,人們隻可能根據現實的需要和現有的認識高度來理解和評價曆史。所以現實主義顯然是單指一種具體的寫作方法了。
這種寫作方法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把形式和內容分開來對待的,認為內容就是內容是第一位的,形式單是形式位在其次,最多讚成內容與形式的和諧(但這仍然是分開來對待的結果)。總之最關鍵的一點——它認為內容是裝在形式裏麵的,雖然應該裝得恰當。這就讓人想起容器,它可以裝任何液體,隻要保護得好,這容器當然永遠可用。現實主義是一種容器,可以把所有的故事裝於其中講給我們大家聽,故事在不斷地發生著,它便永遠有的可裝,盡管有矮罐高瓶長腳杯也仍然全是為著裝酒裝油裝水用,用完了可以再用還可以再用,隻要其中液體常新,便不為抄襲,確鑿是創造,液體愈加甘甜醇香,故事愈加感人深刻,便是無愧的創造。這就是現實主義寫作方法長命的原因吧。
而以“形式即內容”為特征的一些現代流派,看似倒是短命,一派派一種種一代代更迭迅速,有些形式隻被用過一次至幾次便告收場,誰膽敢再用誰就有抄襲之嫌人家一眼就認出你賣的是哪路拳腳,因而黯然而無創造之光榮了。這有時弄得現代派們很是傷心窩火。細想其實不必。形式即內容,形式即非容器,它毋寧說是雕塑,它是實心的是死膛的,它不能裝酒裝水裝故事,它什麼都不能裝,它除了是它自己之外沒別的用場可派,它的形式就是內容,你用它的形式豈不就是抄襲它的內容嗎所以一般它不講故事,講故事也不在於故事而在於講。我想《李自成》換一種講法也還是可以的,而且用這種方法還可以講無數的故事。而《去年在馬裏昂巴》你就沒辦法給它換個形式,要換就隻好等到“明年在馬裏昂巴”,而且你用這種形式所能講的故事也是非常非常有限的。既做了“形式即內容”的一派,就必須要在形式上不斷地創新,否則內容也一同淪為老朽,這不值得傷心窩火,對創造者來說這正是一派大好天地。正如把內容做首位的一派也必須在內容上時時更新一樣。
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答自己問(5)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