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能明星_企業界的哈佛(1 / 3)

第三章全能明星:企業界的哈佛

通用電氣自創辦之日起,曆經了十來位總裁。他們或是長於經營管理,或是精於技術革新,或是知人善任,無不以其獨特的風範和人格魅力深深影響著並推進著通用正確前行。正是在這些明星企業家的帶領下,通用才一步步走向今天,可謂是企業界的哈佛。

愛迪生開創美國工業實驗室新時代

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俄亥俄州的米蘭市,1854年全家遷移到密歇根州,找了一幢寬大的房子住了下來。愛迪生7歲時,在家裏的地下室建起了一個化學實驗室,擺弄著試管燒杯,儼然一個小小化學家。愛迪生不僅喜歡科學,而且喜歡賺錢。他很早就懂得了賺錢的道理。12歲那年,愛迪生爬上火車,沿途叫賣糖果和報紙,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後來愛迪生走上了電報報務員的崗位,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事情的發生純屬偶然。愛迪生15歲那年的一天,他發現鐵軌上有一個小男孩正在玩耍,一列疾馳而來的火車眼看就要軋到那個孩子了。愛迪生一個箭步上前,救出了那個男孩。常言道,善有善報。那孩子的父親是鐵路站站長,很有本事,懂得如何收發電報,這在當時是一門新技術。為了感激愛迪生的救子之恩,孩子的父親決定免費教愛迪生學習收發電報技術。愛迪生心靈手巧,不久就掌握了這門新型的技術,為他日後能在新型的行業——電報業中找份好差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868年,愛迪生懷抱著希望,隻身來到國際大都市紐約,口袋裏空空如也。愛迪生在一家名為黃金與股票電報公司的企業謀到一份差事。有一天,一架電報機突然壞了,股票信息既進不來也出不去,急得經理團團轉。愛迪生自告奮勇前去搶修。愛迪生擺弄了幾下,居然就把它修理好了,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經理對這個毛頭小夥子刮目相看,於是提拔他為公司的技術監工,並給他加薪,每月300美元。

愛迪生有著一顆強烈的好奇心,平時喜好搞些發明創造,還真出了不少成果,其中包括“萬能”股票行情收報機。愛迪生嚐到了發明的甜頭,便一發不可收拾。愛迪生出售自己的發明,賺了很多的錢。有一次,愛迪生出售他的技術發明,本指望換來幾百美元就滿足了,結果別人給了他4萬美元的轉讓費。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愛迪生小心翼翼地捏著支票到銀行去兌現,出納員翻來複去地仔細核對支票,發現這張支票缺乏足夠的證明,因而遲遲不肯辦理兌現手續。愛迪生心中大呼上當受騙了。可是最後出納員還是給愛迪生取出了4萬美元的現金。愛迪生用力拽著一大袋子花花綠綠的美鈔,回到住地。整個晚上,愛迪生守著這筆有生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財富,輾轉反側,徹夜不眠。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愛迪生就直奔銀行,把錢存入了銀行。等拿到了存折,愛迪生心裏踏實多了。愛迪生苦苦地進行原始積累,用自己的積蓄開了一家小型製造廠,並銷售電報機。但是後來愛迪生對製造機器產生了厭倦,想一心一意地搞發明創造。

1876年,在美國曆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代。那年是美國建國100周年。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此時正是回顧美國過去100年光榮曆史的大好時機,他們充滿著驕傲和自豪。對另一些人來說,此時正是打開夢想的幸福時刻。為紀念百年國慶,美國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包括在費城舉辦百年博覽會。在百年博覽會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種各樣的新奇電氣產品,這預示著一個新時代——電氣時代即將來臨。愛迪生自然不會錯過參觀博覽會的機會。觀看了那些電氣產品後,他內心激動不已。就在這年,愛迪生輾轉來到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在附近創辦了一個實驗室。

起初,愛迪生是單槍匹馬地搞發明。他切身體會到孤軍奮戰,發明效率不高。於是,愛迪生決定改變發明方式,他雇傭了一批人,集體從事發明創造,發明效率果然大有提高。在門羅實驗室,愛迪生做出了他一生中堪稱最偉大的發明——白熾燈。1876年到1886年,各種新奇的發明源源不斷地從愛迪生的門羅公園實驗室誕生,如碳粒電話傳送器、留聲機、愛迪生發電機、愛迪生白熾燈等。

愛迪生創建工業實驗室,在美國科技和工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標誌著科技研究方式從個體向集體的轉變,標誌著美國工業實驗室的出現。

愛迪生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教育,屬於自學成才,但是他很重用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才。不過,愛迪生有時喜歡拿他們開玩笑,以顯示自己更加高明。有一次,愛迪生叫手下的一名數學家計算一隻燈泡的體積。這個數學家熬了一個通宵,絞盡了腦汁,到第二天早上還沒有結果。愛迪生便在那位數學家的麵前小露了一手:他盛了一大杯水,往燈泡裏一倒,然後再把燈泡裏的水倒進量杯,答案就出來了。

在1892年以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愛迪生主要投身於製造白熾燈和開發電力係統的企業經營活動之中。1892年,愛迪生放棄了企業經營,在西奧蘭治建立一個新的實驗室,全身心地從事發明創造。他後來還對留聲機、照相機、蓄電池、電影放映機進行了重大的技術改進。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愛迪生為美國政府效力,解決戰時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根據聲音測定潛水艇的位置、提高水雷的殺傷力等。愛迪生為戰時的美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比如開發出了若幹化學品和合成材料的製造工藝。過去這些東西都是從德國進口,戰爭爆發後,進口渠道被切斷了,美國被迫自力更生。

愛迪生一生創造了1000多項發明,碩果累累,功勳卓著。但是不要忘記,在愛迪生成功的背後,有著無數的挫折和艱辛。為了表彰愛迪生將美好的事物帶給了人間,世界各國的個人和團體紛紛授予他各種獎勵和榮譽。愛迪生最得意的一項獎賞是他榮獲了美國政府頒發的國會榮譽獎章,這是一個美國公民為國家服務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1931年10月18日,愛迪生在新澤西去世,享年84歲。

兩強聯合,通用電氣誕生

1892年4月15日,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與湯姆森—豪斯頓公司合並,成立通用電氣公司,此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成立於1889年,它是由愛迪生照明公司、愛迪生電燈公司、愛迪生機器製造廠以及斯普拉格電氣鐵路和電動機公司等多家企業合並而成的。亨利.維拉德是此次合並的撮合者。維拉德是一名傑出的鐵路金融家,曾支持過愛迪生早期的發展。合並完成後,維拉德把全部精力撲在這家公司上。他開始對生產設備進行集中化管理,並建立了一個全國性的銷售組織,將機器生產集中在斯克內克塔迪的大工廠裏,將電燈和燈泡製造集中在新澤西州的工廠。他的一個副手則負責銷售,建立了一個擁有7個地區辦事處的銷售組織。每個辦事處由一名地區經理領導,監督並協調推銷員和工程師的工作。推銷員和工程師負責推銷產品、簽訂合同、安裝機器以及售後服務和修理工作。兩年後,維拉德開始和湯姆森—豪斯頓電氣公司進行合並的談判。

湯姆森—豪斯頓公司成立於1883年,是以查爾斯.A.科芬為首的電氣公司。湯姆森—豪斯頓公司是當時弧光燈行業的最大企業,在資產額和產值上僅次於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位居第二,而其銷售力量則是該行業中最具效率的。公司董事長科芬在公司成立4年後,建成了一個全國性的銷售網絡。湯姆森—豪斯頓公司除了繼續經營弧光燈業務之外,還進行其他電氣產品的生產,如白熾燈係列、直流電動機產品係列、電車電動機以及交流發電機和變壓器。科芬主要通過兩種手段擴張電氣事業:一是內部資本積累擴充;二是主要通過股票交易購進別的企業。科芬為推銷公司的產品係列,建立了完善的銷售部門。在公司的總部波士頓,科芬為每一種產品係列設置一名經理,負責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並開發新的市場。實踐證明,這種企業組織結構是行之有效的。不久,公司為各個分支辦事處也設立了負責各種產品銷售的經理。

作為公司的一把手,科芬時時刻刻都在考慮如何繼續擴大公司產品係列。有一天,愛迪生通用電氣的董事長維拉德找上門來,洽談兩家公司聯手的意向。兩人可以說是一拍即合。原來,兩家公司都希望擴充其較弱的產品係列,並且想涉足新型產品的製造。但是,有一個重大的絆腳石阻礙著公司的擴張與發展,那就是專利。在電車方麵,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擁有一套專利,而湯姆森—豪斯頓公司則擁有另一套專利。如果要製造性能良好的電車,兩套專利缺一不可。在電燈和弧光燈設備方麵,他們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摩根金融財團為此次合並籌措資金,並插手幹預合並事宜。1892年4月12日通用電氣公司正式成立。照理講,由於湯姆森—豪斯頓公司的資本額和生產能力都較小,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的董事長維拉德出任合並後的新公司的總裁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摩根金融財團決定由湯姆森—豪斯頓公司的科芬來管理新的公司。他們特別看好科芬的管理才能和營銷能力。摩根財團運用其強大的財政金融勢力,將科芬扶持到了通用電氣公司的首任總裁位置上。在此後的30年,科芬一直擔任著通用電氣公司的領導人,頗有建樹。

1892年美國最強大的兩家電氣企業合並,成立通用電氣公司,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點。第一,兩家公司分別都在白熾燈、牽引機車、弧光燈方麵占有很強的專利優勢,但是,如果要製造出高品質的電氣產品,一方必須用到另一方的專利技術,這就容易出現專利侵權問題。如果兩家合並,專利問題的解決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第二,湯姆森—豪斯頓公司和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在產品線上存在互補性。如果兩家公司合並,則產品線可以橫跨整個電氣領域,並取得優勢地位。第三,兩家公司合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競爭的壓力,這也是合並的一個動機。最後,兩家企業在資本和管理方麵具有互補性。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資本雄厚,可以為湯姆森—豪斯頓公司的大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麵,湯姆森—豪斯頓公司具有很高的管理水平,這對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的股東頗有誘惑力。

新成立的通用電氣公司,其最大資本並不體現在資金上,而是體現在人才和技術上。通用電氣公司擁有眾多天才的發明家和才能卓越的管理人員。兩家公司都貢獻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愛迪生公司貢獻的是白熾燈的基礎專利、愛迪生電力配送係統、蒸蒸日上的電力牽引業務;湯姆森—豪斯頓公司貢獻出利潤豐厚的弧光燈照明業務、交流電係統。兩家企業組合起來,銷售收入有2000萬美元,員工10000多名。

新的通用公司組建起來以後,愛迪生去處如何呢?愛迪生對新公司把自己的名字從公司的名稱中抹去感到非常失望,他想一走了之。但是他還是被挽留下來,擔任通用電氣公司的顧問和董事。愛迪生當了10年的董事,不過那隻是徒有虛名而已。他10年內僅參加過一次董事會。1894年,愛迪生賣掉了自己所有的股份,進入新建在西奧蘭治的實驗室,專心從事發明創造。

查爾斯.科芬:為英雄打造舞台

“領導眾多發明人才的科芬本人,同樣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的作品就是通用電氣公司。而他的默默無聞,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主持評選十大CEO的吉姆.柯林斯這樣評價通用的首位CEO查爾斯.科芬。

查爾斯.科芬於1892~1912年間擔任通用總裁,1913~1922年間擔任董事會主席,被譽為“世界上十位最偉大的CEO”之一。

1844年,查爾斯.科芬出生於美國緬因州的費爾菲爾德。18歲時,他遷居到馬薩諸塞州的林恩,進入叔父的鞋店。後來,他創辦了自己的鞋業製造公司。到1883年,他已在這個行業獲得了很大成功。就在同一年,林恩的一位名叫賽拉斯.巴頓的商人打算把一家位於康涅狄格州的電氣公司搬到這個城市。這家公司是由一位艱苦奮鬥的美國年輕人創辦的,公司的主要投資人是發明天才伊萊修.湯姆森。湯姆森搞技術發明是把好手,但不善經營,需要有人替他打理業務。

科芬得到了這份差事,負責領導這個新成立的公司——湯姆森.豪斯敦公司。這家電氣公司很快發展壯大,與托馬斯.愛迪生創辦的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成雙雄並立之勢。這兩家公司合並成立通用電氣公司後,由查爾斯.科芬出任首任CEO。

科芬是富有遠見的管理者,他超越了當時大行其道的鐵路公司子公司控製模式,實行中央集權,並細致規劃了中層經理的權力和責任。通過建立強有力的集權體係,有效完成了通用電氣早年合並留下的整合難題。這些被商業曆史學家阿爾弗雷德.錢德勒喻為“組織一家現代工業企業的標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