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養寇自重(2 / 2)

商鞅,也絕不會出自己真正推崇的治國之道。

道理相同。

賈詡兩次獻計,也正是為了更進一步試探關羽。

身為主公,僅僅擁有胸懷以及善納忠言仍舊不夠,還應該有分辨能力。

曆史上的袁紹,手下謀士眾多。

然而,袁紹自己優柔寡斷,沒辦法從眾多謀士建議中,選擇出最正確的謀略。

這種君主,若手下人才不多之候,也許還能蒸蒸日上。

若手下人才過多,這些人才又有不同建議,反而可能讓君主陷入兩難境地。

這個時候,就需要君主自己擁有極強分辨能力。

賈詡先是獻計,讓關羽仰仗朝中公卿,好被召回朝中任官以後,能夠與十常侍周旋。

這種策略,固然能夠保關羽一時安穩,卻也並非長久之計。

稍有不慎,關羽都會身首異處。

假如關羽毫不猶豫采納這條計策,就明關羽勇武有餘而智謀不足,早晚死於人之手。

讓賈詡欣慰的是,關羽看出了這條計策的隱患,毫不猶豫拒絕了。

第二條計策,養望於野,靜候下大變。

這條計策乃中庸之道,既可以脫離爭鬥泥潭,也能在鄉野養望,靜待下大變。

若關羽采納這條計策,明關羽有野心,卻沒有足夠魄力。

這種人在亂世可為諸侯,卻很難有太大成就,也並非賈詡真正需要的雄主。

故此,看到關羽先後否定這兩條計策,賈詡眼睛才會如此明亮。

特別是後來。

關羽居然直接請教,如何能夠繼續留在雲中掌兵,更讓賈詡心中大喜。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關羽如果養望於野,靜候下大變。

就算未來真有變化,關羽也沒有足夠資本在亂世中崛起。

假如關羽在雲中掌兵,能夠擁有一郡之地,待下紛亂之時,就可大有作為。

賈詡大笑數聲,而後斂容。

“方才那隻是中策。”

“既然將軍不想采納,詡還有上策,就怕將軍不敢采納。”

看著賈詡正襟危坐的模樣,關羽卻是笑道:“先生莫要激我,又何策略隻管道來。”

賈詡捋了捋胡須,醞釀半晌才緩緩出四個字:“養寇自重。”

“刺啦!”

聽到這四個字,關羽猛然抬起腦袋。

他舉止失措,雙手由於太過用力,居然不心撕爛了衣袖。

養寇自重。

賈詡出這四個字,可謂大逆不道。

不過,這也是最好的計策。

子雖寵信十常侍,卻也並非十常侍玩物,也要為下著想。

如果鮮卑仍然蠢蠢欲動,哪怕十常侍再如何進諫,子也不會將關羽調回京師。

相反,子還會給關羽很大權力,令其守護大漢北疆。

不過如此一來,未免顯得野心勃勃,給人以不忠不義的印象。

“先生,此言何意?”

關羽丹鳳眼微微眯起。

他現在也有些疑惑,賈詡究竟是真為自己獻策,還是想要試探自己是否有野心。

如今,下尚且沒有大亂。

就算再有野心之人,也不敢將野心展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