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南洋(1 / 2)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馬尼拉,西班牙殖民者在亞洲的軍事基地,也是亞洲最大、最繁華的貿易港口,其位於呂宋島天然的良港馬尼拉灣東岸,建於巴石河兩岸。

1571年,海上殖民強國西班牙從馬尼拉登陸,入侵並占領了呂宋島,然後在馬尼拉城中心的巴石河南岸建立了城堡和炮台。自那時起,這裏便成了西班牙殖民統治當局的首府。

西班牙殖民者在1530年代征服南美洲的秘魯,為西班牙提供了大量白銀。有了這些白銀,西班牙就能直接購買東方的奢侈品,擺脫了對葡萄牙中間人的依賴。由於中國政府不允許西班牙在中國海岸建立永久性居民點,西班牙被迫到其他地方尋找合適的港口。

當西班牙在1571年奪得呂宋島的馬尼拉時,它已經是一個繁榮的港口了。馬尼拉已經有了牢固確立的中國商人和東南亞商人的商業社團。這些以馬尼拉為基地的商人經營印度尼西亞東部群島的產品,已經變得很富有了,但他們也經常與日本、越南和泰國做生意。

從16世紀到18世紀,從呂宋島的馬尼拉到新西班牙(今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之間,商船從未停止航行。1573年,馬尼拉的第一艘蓋倫帆船裝載著中國絲綢,緞紋織物、瓷器和東南亞的香料,駛往阿卡普爾科;返回馬尼拉時運來西班牙人取自美洲的白銀。此後200多年間,馬尼拉都是亞洲產品換成新世界白銀的商業周轉中心。

隻不過,相對於西班牙殖民者的大肆掠奪,馬尼拉的中國商人卻是厄運不斷。16世紀晚期,福建華人與呂宋島間的貿易得到迅速發展,大批華人前往呂宋島定居,到明萬曆年間,廣東海盜林鳳在呂宋與西班牙殖民者開釁。激起西入對華僑的仇視。

西班牙強盜不僅要對前來交易的中國海商征以重稅,而且特別規定,到呂宋的中國商船每艘隻能載兩百人,而返程的時候則必須加倍運回商人,“必倍以四百”。這等於是一種變相的驅逐。

西班牙殖民者又製訂製度,要求中國商人運入的貨物必須由總督委派的官員整批估價,然後分配給西班牙商人,中國人不得私下交易。希望借此從數量和價格兩端限製中國商品的輸入。

最後,西班牙人還拚命限製中國商人在呂宋等島的經商範圍。他們把中國商人集中在馬尼拉的一個小區——澗內,中國商人在澗內平時不能外出,更不能在外麵過夜,常常因極小的事故而被拘鎖並科以罰金,甚至可能由於未保持住所清潔而遭到罰款。

這些還遠遠不夠。於是在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舉起了屠刀。萬曆到崇禎年間,西班牙殖民者兩次屠殺馬尼拉華僑,雖然惴惴不安,但都是有驚無險。

“海外爭鬥,未知禍首;又中國四民,商賈最賤,豈以賤民,興動兵革?又商賈中棄家遊海,父兄親戚,共所不齒,棄之無所可惜……”

大屠殺發生在海外,也查不到罪魁禍首。士民工商,商人最賤,怎能為自棄於王化的賤民而打仗?華商棄家於不顧,跑到海外,父兄親戚都為之羞愧,放棄他們,無傷大雅。

好一派狗屁之言!

明亡於萬曆,鐵板釘釘!

1603年第一次大屠殺以後,西班牙殖民強盜發現馬尼拉沒有理發師、沒有裁縫、沒有鞋匠、沒

有廚師、沒有農民和牧民,沒有糧食吃,沒有鞋子穿,即使出極高的價錢也買不到。強盜們自己供認,“華僑乃所有行業的從業人手,是以合理的工價從事勞動的優秀勞動者,沒有華僑,馬尼拉是不可能維持得下去的。

對於西班牙殖民政府來說,華商每年所納進口稅達五萬二千比索,中國的紡織品在墨西哥所納的進口稅比馬尼拉還要多。因此.華商不到,菲律賓和墨西哥的殖民政府都經受不起這麼大的稅收損失。至於一切和征收關稅和執照費有關的人物,撈的更多,那就更不用說了。總之,離開華商華僑,西班牙強盜就活不下去。

菲律賓經濟一片蕭條,殖民當局掌握技術的勞動力嚴重不足,因而不得不采取措施,鼓勵華商前來菲律賓貿易。一些西班牙人紛紛將幸存華人留在家中,給予“庇護”,以供家庭服務和從事手工藝製作,為自己增殖財富。曆史從正反兩麵又一次證明,沒有中國商品的供應,沒有華僑的服務,西班牙人就無法在菲律賓生活下去。他們發現,沒有華商,菲律賓的統治維持不下去的,於是不侵不放鬆對華商的限製,又有大批中國商船駛往馬尼拉,“澗內”日益繁榮起來。

崇禎十二年(1639年),在呂宋島的華商又增至一萬多人,全島總數達二萬五千至三萬人。西班牙人對華商實行殘酷的剝削和蹂躪,不僅征收苛重的稅收,還強迫華商服繁重的勞役,許多華商被活活折磨死。中國商人實在忍無可忍,奮起反抗,西班人立即調集大軍加以圍剿,再次用大炮將華人居住地“澗內”轟平,使昔日繁榮的“澗內”頃刻化為灰燼。接著在呂宋島全境進行大屠殺,有的把華商騙到一個大院內進行集體槍殺,有的采用突然襲擊的手段,將毫無準備的華商殺害,甚至連老人、小孩也不能幸免。這次大屠殺延續了三個多月,罹難華商達二萬四千餘人。明廷曾派鄭芝龍率部眾進攻呂宋,結果因沒有軍餉可發而就此停滯。是真是假,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