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定義為:“物流渠道中的專業化物流中間人,以簽訂契約的方式,在一定時期內,為其他公司提供所有的或某些方麵的物流業務服務。”物流經營方不參與商品的買賣,隻是提供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流通過程中專門的物流服務,諸如商品運輸、存儲配送以及增值性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服務分為3個層次:基本業務(運輸、倉儲、配送、裝卸搬運)、附加值業務(訂單處理、貨物驗收、倉庫再包裝、倉庫再加工、代理貨物保險、送貨代收款、貨物回收與替代)和高級物流服務(庫存分析報告、庫存控製、建立分銷中心、設計供應鏈)。
6) 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一個供應鏈集成商,它調集和管理組織可以通過整個供應鏈的資源、能力和技術,以提供一個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第四方物流不僅控製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務,而且對整個物流過程提出策劃方案,並通過電子商務將這個過程集成起來。因此,第四方物流成功的關鍵在於為顧客提供最佳的增值服務,即迅速、高效、低成本和人性化服務等。發展第四方物流需要平衡第三方物流的能力、技術以及貿易暢通,為客戶提供功能性一體化服務並擴大營運自主性。第四方物流的特點之一就是提供了一個綜合性供應鏈解決方法,以有效低適應需方多樣化和複雜的需求,集中所有資源為客戶完美地解決問題,如供應鏈再造、功能轉化、業務流程再造等。特點之二就是通過整個供應鏈來獲得價值,即利潤增長、營運成本降低、工作成本降低和提高資產利用率等。第四方物流的提出引起物流業界的爭議,但作為設想還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1.1.3.2企業物流的分類
1) 企業供應物流。指為生產企業、流通企業或消費者購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過程,即商品生產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間的物流。對生產企業而言,供應物流需將原材料配送給工廠,它的主要客戶是工廠,它處理的對象主要是生產商品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由於原材料與零部件的數量之間有固定的比例關係,因此,供應物流的功能就是強調原材料的配套儲存、分揀、及時配送、加工和預處理等。對於流通領域而言,供應物流是指為商品配置而進行的交易活動中,從買方角度出發的交易行為中所發生的物流。由於供應物流占用大量的企業流動資金,因此,對其嚴格管理使其合理化對於企業的成本至關重要。
供應物流不僅要保證供應的目標,而且還要以最低成本和最少消耗來組織供應物流活動,滿足限定的條件,因此,難度很大。現代物流學是基於非短缺商品市場這樣一個宏觀環境來研究物流活動的,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供應數量的保證是容易做到的,而企業競爭的關鍵則在於如何降低這一物流過程的成本。為此,企業供應物流就必須解決有效的供應網絡、供應方式和零庫存等問題。
供應物流的重心是采購,企業生產或經營活動所需的貨物都通過采購獲得,它是企業物流管理的起點。有效的貨物或服務的采購中,“按需采購”是前提又是原則,即盡量做到以最小的費用、最低的價格購進企業所需的最合適的各類貨物。采購工作是組織商品生產和流通的主要保證,能及時反饋市場信息,是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建立現代企業采購物流管理係統應該遵循“強化管理,理順職能;明確職責,規範業務;杜絕腐敗,降低成本;高效運作,增加收益”的原則,特別是注意采購管理係統的采購與預算關係,供應商開發與管理,采購物流管理,采購績效評估,采購信息,采購製度(采購工作標準、運作程序、作業流程),采購戰略規劃等。
2) 企業生產物流。指從工廠的原材料購進入庫起,直到工廠產品庫的產品發送為止的全過程。生產物流是製造產品的企業所特有的,它需要與生產流程同步。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等按照工藝流程在各個加工點之間不停地移動、流轉,形成了生產物流。因此,生產物流合理化對工廠的生產秩序和生產成本有很大的影響。目前,製造型企業的物流係統有兩種:一種是為製造活動提供支持的物流,它的功能要求與供應物流相同;另一種則是為製造商的產品分銷提供支持的物流。國內外的應用實例都表明,大製造商自己直接建立分銷網絡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其市場覆蓋麵廣、分銷能力強,市場信息的收集與傳遞需要及時,因此,要求在區域市場上運輸和配送商品的能力很強,需求預測及訂單處理功能應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