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於“連一個名譽的家庭都沒有”,她“從小在我娘的自卑下長大”,但同時亦很自傲於渾身的錦繡才學。所以看無字信能看出一篇詩文,令眾人驚歎;做菜能做出一番名堂,使大家折服;作個詩也要先抑後揚,令全場讚佩……她無時無刻不在展示自己的才華,當然展示完了必會謙虛一番。
在宮中的生活,表麵上看,是紫薇處處替小燕子周全,往深裏一想,紫薇並沒有從源頭上教育和幫助過小燕子,她的作用一向都是在小燕子搞砸之後救場,譬如出遊前的背詩一節。如此,一方麵可表明自己被小燕子連累的無奈和委屈,一方麵能顯示自己淵博的知識和水平;另一方麵還反襯了小燕子的無能。隻要有小燕子在,宮中的焦點都是這個瘋瘋癲癲不學無術沒章沒法毫無規矩的還珠格格,而不是紫薇這個“私生女”。
原著裏,因為陰錯陽差,是小燕子被封為還珠格格,紫薇隻看到祭天酬神的盛大,看到乾隆寵愛的風光,不曾體會到名為“義女”實為“私生女”的尷尬。小燕子沒心沒肺,她有乾隆的寵愛賞賜就夠了,畢竟她不是夏雨荷的女兒,更不會想到“義女”代表未曾承認夏雨荷。到後來真相大白,紫薇就直接被冊封為“明珠格格”,完全沒有提到“義女”一說,所以,這個“私生女”的心結,紫薇掩藏的很好,好像她就是乾隆名正言順的女兒。
直到第二部裏,太後剛回宮,首先一個下馬威,“你娘那些毛病,可別跟著學!”這是第一次,紫薇在成了格格之後,還被明晃晃地打臉,她不得不意識到自己立身不正。原來在濟南,夏雨荷被親戚們看不起而與大家斷了往來,如今紫薇進宮封了格格,還是被自己親奶奶看不起!於是,“紫薇如同挨了一捧,感到屈辱極了。”
但紫薇頗有成算,知道進退,忍辱應是。再後來的狀況都有小燕子做擋箭牌,不管發生什麼她都是被逼的那個,當著乾隆太後皇後三大巨頭的麵,明明謊話說的極溜,一點破綻也無,連小燕子這樣的“慣犯”都驚訝感歎,“你撒起謊來,比我還鎮靜,簡直是那個‘藍色變青色,青色變紅色’!”可紫薇仍然一副百般無奈的樣子,“撒謊做戲這一套,她實在不會”,“沒辦法配合你演戲!”
到了香妃蝶遁一節,紫薇邊流著“真情的眼淚”邊解釋:“我們看著香妃娘娘飛走,誰都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她去!我真的覺得好抱歉,我沒有留住她!……她化為蝴蝶飛走,是不是因為她屬於人間的時辰已經到了,不得不走?”看看,情感牌道理牌雙管齊下;後來乾隆私下問她,心裏還認定“尤其紫薇,是個最誠實最坦白的姑娘,更不會胡言亂語,那麼,一切都是真的了?他不得不有些相信了。”
偏偏是這個最誠實坦白不會胡言亂語的好姑娘好女兒,言之鑿鑿地告訴他,香妃生而帶香,很玄;服毒複生,很玄;蝴蝶繞身,很玄;蝶舞吸味,很玄……所以,香妃就是個傳奇,化作蝴蝶飛走了!
在小燕子的襯托下,紫薇的形象永遠是正麵的,就算有錯,也是種種無奈情有可原。她用“忍”、“柔”、“慧”、“聰”做武器,讓所有人都說她的好話,在太後那裏,她也比小燕子更早得到認同。
到了第三部,小燕子碰上知畫,根本贏不了,節節敗退,紫薇這樣的聰明人,和晴兒搶贏了爾康,在太後麵前獲得承認,就連最剛硬的皇後都說她好,但她居然一直沒有給予小燕子任何建設性意見和實質性幫助,眼看著知畫登堂入室,小燕子流產傷心,日日以淚洗麵,最後隻得遠走雲南。
這樣看的話,紫薇內心深處一直是怨怪小燕子的吧?雖沒有害過她,但也沒有真情實意地幫過她。說實在的,這不算人品問題,但紫薇厲害之處在於,她幫助別人其實並非完全出於善心,嗯……總結一下,三個“有利於”——有利於遮掩原身缺陷、有利於提升自身形象、有利於獲取他人憐惜。到最後,大家竟然都覺得她不計前嫌,心胸寬大到了“聖母”的地步,可見紫薇自身形象塑造得多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