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自己也就是抬舉皇後,這是最穩妥的,誰也說不出怪話來。
燕寧這番思量,太後乾隆並未察覺,母子倆笑完,才攙扶著進殿,路過眾宮眷時,二人竟不約而同地頓了頓。
乾隆是看見了紫薇,有些瘦弱,但氣色不錯,看來和爾康的日子過得還可以,臉上有些難過傷慮卻沒有後悔,想到紫薇如何對待自己這個皇阿瑪,心中不由一冷;再瞟過晴兒,想起有關福家的報告,心裏又是一笑,倒是小瞧了這位晴格格!
太後是看見了晴兒,尤其當晴兒露出想來攙扶卻不敢的猶豫之色時,她就想到後來查出的那些事,找皇帝送棉被……不禁又是傷懷又是生氣,為什麼這個一手帶大的姑娘,竟存了與自己作對的念頭?為什麼要辜負自己的一番心意?為什麼會摻和進後妃諱事中?真是枉費自己苦心教導!
母子二人,又不約而同在心中歎了一口氣,這才雙雙進殿,坐下。
除夕之夜
宮女太監們服侍著幾人除下了鬥篷,吉時已到,由皇後帶領所有宮眷,向太後皇帝行禮。
儀式完成,太後就忙招呼著讓皇後坐下,又吩咐桂嬤嬤加一個手爐放到皇後懷中,嘴裏還念叨著“不要凍到我的乖孫!
其中的關懷在意,讓坤寧宮一眾欣喜,其他人嫉羨無比。。
然後是各宮嬪妃,還有阿哥格格們,分批依次向太後、乾隆、皇後叩拜奉禮。
輪到永琪,連著永璂和燕寧,三個人行過大禮,念出一串吉祥話:“恭祝老佛爺、皇阿瑪、皇額娘在新年裏,一帆風順、二氣雍和、三星拱戶、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報喜、九九歸元、十全十美、百世流芳、千秋華年、萬事如意!”
隻聽得三個人神情大悅,喜笑顏開。。
接著是年禮,小太監們抬過來一個大盤子,上麵用紅綢蓋著,看不到是何物,隻能從形狀中猜測,是個圓柱子的什麼東西。
永琪和永璂帶著神秘的笑意,“刷——”地掀起紅綢,露出一個,鐵桶?
乾隆、太後、皇後都瞪大眼睛,殿內眾嬪妃阿哥格格也議論紛紛。
永琪永璂和燕寧十分淡定,站在這鐵桶之後,朗聲道:“恭祝我朝在皇阿瑪的治理下,海晏河清皇業固,鐵桶江山萬萬年!”
聞言,眾人仔細瞧去,這才看到那鐵桶外表,竟然有凹凹凸凸的起伏,與大清疆域十分相似,此外還刻著“鐵桶江山”四個字。。
眾人恍然,原來這鐵桶,竟是拍馬屁的道具!。
乾隆高興極了,哈哈大笑;太後也十分欣喜,皇帝江山穩固,她這個太後才更有底氣;皇後更不必說,三人連聲叫好。
小輩獻禮基本是按著宮院或者序齒來,永琪他們結束後,很快就到了晴兒和紫薇,二人年齡相仿,又都嫁到福家,自然也是一起出來。。
她倆站在當中,瞬間有些氣氛失調,一種無法言喻的尷尬彌漫開來。
兩個格格也察覺了,有些無措,永琪心有不忍,笑著問她們:“晴兒,紫薇,你們的賀詞是什麼?”
二人提起心神,盈盈拜倒,口誦一首祝禱詩:
“蛇躍金龍慶新春,
年年有餘萬象新。
大道功成安天下,
吉勝皇朝定乾坤!”
說完,翠娥和金瑣合捧著一個托盤過來,上麵也蓋著紅綢。
晴兒和紫薇揭開,拿起盤中物事,攥住頂邊一抖,展開,頓時光華大耀。
眾人定神一看,原來是一麵長約六尺的滿幅織錦,很巧,內容也是大清疆域。
邊廓以米珠串聯,各州各府的區劃都繡著銀絲,內中織著不同顏色的絲線以為分別;京城位置閃閃發光,仔細一看是用金線織鋪;還有長城河流,竟然綴以碎玉,顯得格外突出;輿圖左上方繡著四個字“大清疆域”,其下有四排小字,正是剛才念誦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