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不”撼動對方的內心(1 / 1)

征服人心並不是單純的迎合,有時候,勇敢說不,善於說不,讓對方的心在“不”中乖乖誠服。

一般說來,要讚美別人,就必須迎合對方。因為讚美首先就是對別人的肯定,是與批評、反對和厭惡相對立的。如果把對讚美的理解隻停留在這一水平上,可以說是不全麵的,因而也不能把讚美稱之為一門藝術。

讚美需要技巧,單純的迎合,並不一定能達到讚美的效果。相反,還有可能被人說解為有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的嫌疑。

寇準是宋朝的名臣,在一次朝中宴會上,不小心把湯灑到了胡須上,坐在旁邊的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一位大臣慌忙伸手幫他摸擦。但這人卻遭到了寇準的叱責。因為寇準認為他的行為有失自己的身份。溜須一詞也由此而來。本來一番好意,換來的卻是被人輕視。看來,缺乏技巧的讚美,就好比沒了翅膀的馬,是飛不起來的。

讚美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就是要我們在具體的情況下靈活多變,采取相對應的方法。如果順著迎合對方,並不能收到好的效果,那麼何不轉換一下思維,逆對方之意而行呢?

敢於說“不”,善於說“不”,在讚美別人時,可能產生奇效。有的時候,對方的觀點,行為並不正確,他卻因為某種原因覺察不到。你對他的這種觀點或行為勇敢地說“不”,如果他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話,他一定會很感激你的。因為這也是對他的一種讚美,對他人格的讚美。他的行為,肯定了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他能夠認識承認並改正自己的不足。在這一層意義上,可以看出說“不”其實是讚美的孿生兄弟。隻是它們表現的技巧有所差別,達到的效果卻是一樣。

因此,如果從被讚美者的心理反映上來看,隻要使對方達到了一種心理滿足,產生了良好效果的行為,都可以稱之為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