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想“不”字說出口,醞釀在心頭
恭維話、讚美的話人人都喜歡聽。因為聽著順耳,心裏舒服。即使說不在點子上,對方最多付之一笑,不會跟你較真。
說“不”可就不一樣了。說“不”非常講究技巧和策略。不加思考,隨隨便便的“No”隻會使對方不怏。因為“No”代表著你反對他,否定他,不承認他。對方要是一個心胸狹窄、報複心又強的人,那麼,我隻有對你深表同情——你慘了。
要想順利的把“不”字說出口,使對方滿意,不為自己招來麻煩,還真得學上一兩招。
以情動人
在辦公室裏,同事間借錢是屢見不鮮的事。要是你碰到一個平時關係不怎麼好,口碑也不怎麼好的同事,向你張開“虎口”時,你該怎麼辦?
“沒有!”你從此可能多了一個敵人。
“找別人吧!”你以後就有事沒事多往身後看幾眼,當心被人放冷槍。
“哎喲,老兄,真看得起我,我很想借你,不過我也沒錢啊。咱們關係這麼好,我也不怕家醜外揚了。每次工資下來,全被那口子悉數沒收,隻給生活費。你看!”你翻衣袋(當心翻出大鈔)。
這種時候,聲情並茂的哭窮是對付借錢的好辦法。你那副楚楚可憐的樣子定會讓對方找到一種平衡和滿足感。
“唉,這小子比我還窮。更慘還是個‘氣管炎’!”說不定他在心裏還對你深表同情。
當你站在對方所持觀點的依據上,坦誠布公,解除對方的疑慮,使他產生安全感和滿足感,你的“不”字就可說出來了。
誘敵深入
有的時候,對方向你提出要求,要求是很荒唐很不切實際的,但是他自己卻沒有發覺。如果你單純的表示拒絕,就有可能傷了對方的自尊心。
那該怎麼辦呢?
其實很簡單。你來做一次導演,從他提出的要求或觀點出發,推導一個荒謬的根本不可能產生的結果。誘導他,讓他認識到原來自己是多麼的可笑。
著名的裝簧設計師荻羅就非常精於此道。有一次他接待了一位客戶,這位客戶堅持用一種與自己房間根本不協調的花布做窗簾,並且說它如何漂亮。
要是碰到別人,一會苦口婆心,口幹舌燥的去勸說客戶放棄自己的想法。精明的荻羅就不。他悶聲不響的把那種布掛到窗子上。那客戶一看,唉呀,真難看!
荻羅沒有說一個字,對方就自己請示換一種布,並聽從荻羅提出的意見。
含糊其辭
明明白白的“No”難以說出口,那何不來點“模糊學”,使對方糊裏糊塗、心甘情願的就被你拒絕了。
有一家公司招聘設計師。招聘主任用這樣的方法來拒絕不佳的應征者。
“哎喲,真是對不起,可能太累了,你這幅設計圖我不大看得懂。你能回去再給我畫一副我比較看得懂的,好嗎?”
這種回答,在肯定了對方的水平的同時,巧妙的拒絕了他,讓他滿懷希望的離去。說不定第二天帶著一副合格的設計圖回來了呢。
黃雀在後
將對方的要求一口回絕,有可能讓對方下不了台,覺得沒有麵子。那麼我們可先肯定對方的一部分要求,給對方一些鼓勵,讓他放棄被拒絕的戒心,再出語說“No”。這種拒絕的方式,對方一般都會欣然接受。
老太太瑪麗亞是個非常熱情的人。一天她對女鄰居珊發生了邀請。
“晚上到我家來玩,好嗎?蘇珊。”老太太殷勤地說。
“行啊,你家那噴香的餡餅,我也好久沒嚐到了,不過我丈夫今天剛回來。”
蘇珊的丈夫新婚不久就因公務赴國外,至今快二個月了。隨便想一下,老太太自然明白什麼意思,也就樂意被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