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別把領導當皇帝
領導與下屬,一般就是命令與服從的關係。但如果是自己能力所不能達到的,有損自己利益的,或是領導沒有發現危害性的要求,做下屬的就要勇於說“不”。如果碰到的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上司,你何不學學魏征,說“不”比一味的順從,恭維奉承更能贏得上司的尊重、好感和信任。
欲擒故縱
上司拒絕下屬容易,下屬拒絕上司就很難。因為拒絕有可能使上司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戰,威嚴受到質疑。當上司提出要求,而我們又沒有直接拒絕的話,我們可以委婉地陳述一些理由,否定支持他要求成立的依據,明理的上司自然會放棄自己的要求。
某公司的經理召開了一個確定新商標的討論會,這個新商標由經理一手製作。本已經決定了。現在開了個,隻是走一下形式,以示民主。
“先生們,今天就新商標的事向大家征詢意見,請大家勇躍發言。我這裏選了一個,大家請看。”經理說著從桌子抓起一張紙揚了揚,說:“這個旭日商標,大家應該沒有什麼異議吧。邁克爾先生,你認為如何?”
“很好!”營業部主任邁克爾笑著答道。
經理接著又問了其他幾個部的主任,大家都表示讚同。
“經理先生,我想談一點自己的看法。”有一個年輕人站了起來說。他是出口部的職員,叫史密斯,因出口部經理正在國外談生意便由他替上。
“這個商標很不錯,充分了重視了我們的貿易夥伴日本,但是卻忽視了亞洲最大的我們正努力開拓的中國市場。由於中國的特殊的曆史關係,中國人怎麼能夠容忍一個像日本國徽似的商標在國內出現呢?所以,這個商標考慮得不太周到。你認為呢?經理先生。”
經理愣了一下,沉思片刻以後,微笑著說:“這個商標有欠妥的地方,商標得重新設計,就交給你們出口部負責吧,你們比較了解國際市場。”
在這一次說“不”中,史密斯利用了迂回戰術,欲擒故縱。先稱讚商標做得好,下了經理心理戒備的武裝,接著巧妙的擺出確鑿的事實,權衡這個商標的利弊,不動聲色的否定了它。
這樣,既充分維護了經理的自尊心,又從大局出發,指出該商標的害處,使經理心甘情願的接受手下的意見,放棄自己的觀點。
不攻自破
豐臣秀吉,是日本慕府時代權傾朝野的攝政大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沒有人敢對他說個“不”字。
有一次,豐臣秀吉突然命令下屬準備一下,次日隨他上山采蘑菇。
這可讓他的一幫部下急壞了。如今已過了采蘑菇的時節,山上的蘑菇早沒了。但是采不到,老虎一發威,可不是鬧著玩的。
下屬們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他們到附近村落裏緊急收購了一批蘑菇,並把它插到了豐臣秀吉要來的地方。第二天一大早,豐臣秀吉便帶著下屬們來采蘑菇了。
“啊呀!這蘑菇真好,沒想到現在還有這麼好的蘑菇!”豐臣秀吉讚歎道。
“其實這蘑菇是他們怕大王您采不到而降罪,昨晚連夜插上去的。”其中一個下屬乘機“告密”。
豐臣秀吉點了點頭,歎了一口氣說:“農民出身的我,怎麼會看不出其中的蹊蹺。大家為了我而辛苦了一夜,這份苦心,我又怎麼會怪罪呢?為了感謝大家,這些蘑菇就分給你們去品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