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別把領導當皇帝(2 / 2)

麵對這個沒人敢說“不”字的人物,聰明的下屬們巧用心機,讓他自動放棄了自己不切實際的需要。屬下的行為,使豐臣秀吉明白了屬下的一片苦心。這份苦心又是對豐臣秀吉無聲的讚美,讚美他擁有的權力和地位。他有支配下屬生死的地位,他們不擇手段的來滿足自己的願意。想到這些,豐臣秀吉自然會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那些下屬拒絕的行為,也達到了讚美的效果。

所以,當你的上司向你提出了你不可能做到的要求,隻要你做出竭盡全力為他的要求忙碌的樣子,領導一般都會發現自己的要求過份了,而主動放棄他。雖然你拒絕了上司的要求,便同樣會博得他的好感。

自相矛盾

對領導說不,不僅要有勇氣,更要用智慧,有勇無謀的拒絕非但達不到目的,還有可能為自己招來災禍。

鼓德懷是一個非常直爽的人。他用兵如神,“百團大戰”殺得小日本丟盔棄甲,出兵朝鮮更是讓美國佬威風掃地。但在政治上則顯得過於單純。

五十年代末的大躍進把剛出苦海的中國人又拖進了災難中。各地大放衛星,浮誇海誇成風。彭德懷看在眼裏,急在心頭。單純直爽的他剛從湖南考查回來的他便馬上給毛澤東上了萬言書,激烈的抨擊人民公社和大躍進的弊病,向毛澤東的現行政策說“不”。

不過他這種方法太過直接太過激烈,此時的毛澤東已聽不進諍諫了。看完萬言書便開始對彭德懷發難了。

與此相反的是,一個十二歲的孩童向中國曆史上最暴戾的皇帝秦始皇說“不”,卻獲得了賞識。曆史傳說小小甘羅十二歲拜上卿,秦始皇對他的評價是“孺子之智,大於其身”。這些都或許源自一次他跟秦始皇關於“公雞下蛋”的辯論。

秦始皇聽信方士公雞蛋能長生的的話,便命令甘羅的爺爺前去尋找。

“爺爺,您有什麼心事嗎?”甘羅看到愁眉不展的爺爺在房間裏走來走去,便上前問道。

“唉,皇上聽信了方士的話,要吃公雞蛋以求長生。現在命令我去找,要是三天之內找不到,就得受罰。”

甘羅一聽,也著急起來。不過他靈機一動,有了主意。“爺爺,你不用再為此事操心,三天後我替你上朝去,我有辦法應付皇上。”聽了甘羅的話,一向信任他的爺爺也就放下心來。

期限已到,甘羅不慌不忙地隨著一班大人走進宮殿。

秦始皇認識他,暗想一個小孩跑進宮殿來簡是無禮,便生氣的問:“你來幹什麼?是不是你爺爺找不到雞蛋不敢來了?”

“啟稟陛下,我爺爺來不了啦。”甘羅冷靜地說,“他在家生孩子呢,所以隻有我替他來上朝了。”

“胡說!”一句話把秦始皇逗樂了,“你這孩子,男人怎麼會生孩子?”

“既然公雞能下蛋,為什麼男人就不會生孩子呢?”甘羅反問道。

秦始皇一聽,自然知道自己錯了。同時也看出了甘羅不簡單,便對他破格錄用。

小甘羅把利用歸謬法使秦始皇發了自己的觀點自相矛盾,他再狠也是一個明理人,當然不會拒絕甘羅的“No”。要是當初彭老總能夠學學甘羅,想個什麼主意讓毛澤東看到那些“衛星”與事實的矛盾之處,可能不僅他自己不會受累,中國的那些曆史都得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