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能言善辯,讓你在職場中左右逢源
言語技巧的重要性是每個上班族都能夠意識到的。有時候,通過說話就能夠判斷出你的職業能力;有時口才決定你是升遷還是降職,會直接影響你的職業生涯。好口才會讓你在職場中左右逢源。開口就要打動人心心理故事
小劉是北京一家圖書公司的銷售部經理,一次到哈爾濱去見幾個非常重要的客戶。剛下火車,他就對前來接他的客戶抱怨說: “哦,老天,我不敢想象你們是怎麼在這個城市生存的。這鬼天氣,簡直要把人凍成冰棒了。”他的客戶,一位哈爾濱人,頓時感到非常受挫,剛才的熱情霎時變成哈爾濱的天氣。但是,客戶很有禮貌,附和著他,抱怨哈爾濱的天氣。接下來,小劉談到銷售,說他們公司新出版的書多麼出色,多麼新穎,但已不能引起客戶的興趣了。專家解析
為什麼一句話之後,客戶的態度就變得如此冷淡了呢?這是因為小劉根本沒有認識到開場白的重要性。他和客戶見麵的第一句話就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所以,後來的談判不成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試想,如果小劉下飛機後對客戶說的第一句話是: “哦,這邊天氣實在是太冷了,我真佩服你們有這麼強的意誌力。”可能接下來的事情會是另一番樣子了。
的確,在職場生活中,不管是與客戶還是與領導,抑或是同事,談話的開場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能夠說第一句話時準確地把握住對方的心理,把話說到他的心坎裏,那麼,就意味著你與對方的談話已經成功了一半。
有些人長得很漂亮,打扮得也是光鮮靚麗,但是一開口說話,就讓人厭惡,立刻就想從他身邊走開。可是,有的人開口說話時不是這樣,聽完他講的第一句話,還會迫不及待地等他說下去。造成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原因何在?是因為後者一開口就抓住了對方或好奇或親近心理,短短的幾句話就吸引住了對方,讓對方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你接下來所要講的話上。
第一句話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夠一開口就留給別人一個好印象,讓他覺得你不錯,有十分想和你交談下去的願望,如此,也就意味著你這次的談話開局順利。反之,如果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意識到了,但沒有注意說話的技巧,也許一說話就注定了你的失敗。
一句好的開場白常常可以開始一場成功的談話。那麼,如何才能抓住對方的心理,為接下來的對話開個好頭呢?可以參考心理學家提供給我們的以下幾條建議。
1.有的放矢
在與對方交談的時候,對方有時候揣摩不透你真正的意圖,你最好能夠一開始就說明你的目的,這樣一方麵消除了對方的疑慮,另一方麵又顯示你的坦誠,對方會在不自覺間對你產生信任。
2.引起好奇
我們知道,人們對平庸的說辭大都不屑,如果你能夠發人之未見,用別人意想不到的見解引出話題,那麼聽者的好奇心就會膨脹起來,他們會急不可耐地聽下去。
3。適時幽默
開口說話之前,如果發現聽眾的心理非常緊張,可以適時地幽默一把,讓他們緊張的心理變得輕鬆。如此,他們不僅會對接下來的話題有興趣,還會覺得你整個人很隨和,容易讓人親近。
4.隨機應變
開場白的套路有很多種,但並不都是通用的。因為你要麵對的聽者並不是固定的某一種類型,他們有著各種不同的心理,你需要根據眼前聽者心理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開場白。話要學會繞著說心理故事
周日下午,韓曉正準備去商場購物,一個同事卻按響了門鈴。雖然有事要做,但韓曉也不能拒人門外。結果呢,那位同事在和韓曉聊了足足一個小時之後,還沒有要離開的意思。眼看著時間越來越晚,韓曉很是著急。無奈之下,韓曉心生一計,對這位朋友說: “我們家附近的一家大型商場正在搞促銷活動,我一直說去看看呢,但卻沒有時間,這不,今天已經是最後一天了,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看,說不定能淘出你喜歡的寶貝兒呢!”這時,同事看了看表,恍然大悟地說: “不了,都已經耽誤這麼長時間了,下次有時間我再來拜訪。”專家解析
試想:如果韓曉直截了當地告訴同事說自己還有工作要做。同事在感到尷尬的同時,可能也會在心底有些惱怒地告訴自己說以後絕對不能再來了。這樣一來,雙方之間的感情必將受到影響。其實,誰都會遇到一些這類無奈的事情。這時,你需要做的不是懊惱和憤怒,更不應該實話實說,而應該講究一點說話技巧,讓對方“自覺”,這樣才會不傷人自尊。
含蓄有時能幫助我們避免尷尬。巧妙地運用委婉含蓄的語言,看起來似乎說得輕描淡寫,但實際上卻說出了關鍵問題的所在。丘吉爾說過的一句話最讓人難忘: “英國在許多戰役中都是注定要被打敗的,除了最後一仗。”這既表明了英國的力量,也表明了委婉含蓄的力量。
在人際交往中,常常需要含蓄委婉的交談。例如,使用遊移其詞的手法,會給人以風趣之感。例如,有人談及某人相貌醜陋時,不會直接說“長得醜”,而用“長得困難點”、 “長得有些對不起觀眾”這樣的話來代替;談到對某人、某事有不滿情緒時,說他對此人此事“不感冒”等等。這都是在委婉含蓄地表達。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聰明的職場中人一定要學會委婉含蓄的說話技巧,懂得“兜圈子”。有意繞開中心話題和基本意圖,采用外圍戰術,從相關的事物談起常常能夠收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采取“兜圈子”的說話方式呢?
1.顧及情麵,不便直說時
人是講究顏麵的,當需要顧及對方情麵的時候,有些話不妨繞著說。比如婆媳之間、戀人之間、兩親家之間等,均係剛剛建立起來的情感關係,還很脆弱,交往中雙方都比較謹慎、敏感,言語中稍有差錯,都會產生誤解,造成矛盾。
2.出於禮儀,需要繞著說時
出於禮儀,人們在交際中會十分注意話語的貼切、得體。私人場合、知己朋友,說話可以直來直去,即使說錯了,也並無大礙。在公共場合的交際中;以及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對待外賓,說話時就要特別講究方式,講究分寸。為了不失禮儀,說話是需要委婉,含蓄的。
3.當對方難以承受某種意思時
某個意思,直接挑明,估計對方一時難以接受,一旦對方明確表示不同意,再要改變態度,就困難多了。在這種情況下,說服對方,就可把基本觀點、結論性的話先藏在一邊,而從有關的事物、道理、情感談起。待到情理通暢,再稍加點撥,自然能化難為易,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適時地幽默一把心理故事
永傑在一家外企做會計。公司的貿易業務很忙,節奏也很緊張,往往是上午對方的貨剛發出來,中午賬單就傳真過來了。隨後就是快寄過來的發票、運單等。朋友的桌子上總是堆滿了各種討債單。討債單太多了,都是千篇一律地要錢,他常常不知該先付誰的好。經理也一樣,總是大概看一眼就扔在桌上,說: “你看著辦吧。”但有一次他馬上說: “付給他。”僅有的一次。
那是一張從馬來西亞傳真過來的賬單。除了列明貨物標的價格、金額外,賬單大麵積的空白處寫著一個大大的“sos”,旁邊還畫了一個頭像。頭像正在滴著眼淚,簡單的線條,很是生動。這張不同尋常的賬單一下子引起朋友的注意,引起了經理的重視,他看了看便說: “人家都流淚了,以最快的方式付給他。”專家解析
上麵的故事中,經理和這位朋友都明白,這個討債人未必在真的流淚,但他卻一下子以最快的速度討回大額貨款。因為他多用了一點心思,把簡單的“給我錢”換成了一個富含人情味的小幽默、花絮。僅此一點,就從千篇一律中脫穎而出。
職場生活中,尤其是與同事相處時,偶爾卸下嚴肅的“麵具”,恢複輕鬆自在的特質,適時地幽默一把,就可以使談話氣氛變得輕鬆、和諧起來,同時也給別人留下一個甜美、隨和的印象。
馬克思曾經說過: “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和道德優越感的表現。”在與人交談時,如果能夠適時地運用幽默這種力量,則常常可以變拒絕為接納,變陌生為親切。一個人,若能懂得揣摸別人的心理,適時地幽默一把,那麼,與之相處的人一定會感到很愉快,盡管她或他未必很漂亮或很瀟灑。
幽默能夠巧妙地化解人際間的許多尷尬或衝突,使人怨怒難生,幽默可以帶給別人快樂,因此人們說: “笑是兩人間最短的距離。”和諧融洽的氣氛常伴幽默而生。 1.擴大知識麵 幽默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它必須建立在豐富知識的基礎上。一個人隻有有審時度勢的能力和廣博的知識,才能做到談資豐富,妙言成趣,從而做出恰當的比喻。因此,要培養幽默感必須廣泛涉獵,充實自我。
2.培養深刻的洞察力
機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幽默的一個重要方麵。隻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質,以恰當的比喻,詼諧的語言,才能使人們產生輕鬆的感覺。當然在幽默的同時,還應注意,重大的原則總是不能馬虎的,不同問題要不同對待,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夠為人類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養料。
3.日常生活的不斷積累
多讀、多看、多聽、多學,占有的幽默資料就多了,可以模仿、借鑒、參考的素材就多。所以,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多練習使用幽默的語言,幽默就會成為你自己所擁有的財富。但是要記住,不能為了幽默而幽默,強求幽默效果,反而可能會弄巧成拙。學會昕弦外之音心理故事
曉林是一名家居用品銷售員,常常聽到客戶說這麼一句“我再考慮一下”,久而久之,她發現這句話其實包含多層意思。可能是客戶真的想要認真地考慮一下到底是買還是不買;也可能是他們認為價格方麵不太合理;還有可能是認為眼前的商品對自己來說並沒有太大的使用價值;再有可能是怕傷彼此雙方的麵子,委婉地提出拒絕……專家解析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人這樣抱怨: “我簡直是對牛彈琴,不管我用多少暗示,他就是不明白我的意思。”的確如此,在人際交談中,有很多朋友總是不明白對方的意思,不懂對方的暗示。換言之,也就是聽不懂對方的“弦外之音”,搞不清對方的心理。
對於“話裏有話”的話,如果不仔細琢磨,就很難弄清楚對方真正想要說什麼,這就容易形成誤解。例如,有些人看見商品的價格昂貴,質量卻一般時就會說: “你們的商品不錯嘛,質優價廉。”但是語氣中卻流露出不屑,此時,銷售員如果把這句話理解成是客戶對自己商品的讚美,就大錯特錯了。
還有的人,他的一句話中似乎包含著多種意思,究竟哪一種才是他想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呢?這就要求你有一定的判別能力,能夠從中領悟到對方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這樣才會了解對方的內心,贏得對方的好感,進而使他對你產生信賴。事實上,對於認真心細、領悟力強的人而言,聽懂弦外之音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例如,與領導接觸多了,你會發現領導的話很值得揣摩。例如,剛到公司不久,領導找你談話: “你到公司還沒多久,工作成績不錯,以後有什麼打算呢?”這句話中就含有領導的特殊意圖,他可能就是在考察你的工作心態。你若坦率地說出自己的理想誌向,他會以為你過於幼稚、缺乏城府;你大談自己的事業理想,他可能會認為你隻是把公司當成一種跳板。所以,一定要“三思而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