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白領麗人,莫真讓自己成為“弱勢群體”(1 / 3)

第八章 白領麗人,莫真讓自己成為“弱勢群體”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門,走上了工作崗位,但家庭和工作的雙重負擔,以及女性體質、心理等方麵的特點似乎注定了她們是“弱勢群體”。事實是,女人如果能夠掌握職場生存法則,一樣可以成為白領強人,一、是什麼妨礙艾人取勝心理故事

小丹在一家外企上班,原來隻是一名業務員,因為工作認真,成績突出,不久就被提拔為項目經理。升職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件好事,對小丹也一樣,她對這份工作充滿了期待,也滿懷信心地想做好這個經理,在這個位置上做出一番成績。

但是,之後不久小丹開始變得憂鬱起來,對於已取得的成功已經不再感到振奮,而是變得擔心,擔心自己有沒有能力勝任這個項目經理。她甚至覺得自己之所以得到這個位置,純屬僥幸。結果小丹越來越擔心,壓力也越來越大,她害怕下屬昔日的同事,她覺得自己能力不行,因此就拒絕和他們接觸;因為擔心領導覺得自己不能勝任,常常拒絕接受領導交代的重要任務。久而久之,上下級關係出現了問題,小丹也因此越發緊張,更不敢放開去幹了。

幾個月之後,小丹在項目經理這個位置上沒有取得任何成就。在巨大的壓力下,她越來越懷疑自己,越來越不自信,不久便離開了經理的位置,回到原來的職位,這樣,小丹才感到解脫。專家解析

女性常常掙紮在渴望獲得成功和害怕取得成功的複雜矛盾之中。她們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突破不了自身的局限。一般而言,女性在事業上很難做到徹底地成就自己,對自已取得成績總是充滿懷疑,就算已經站到了成功的終點上,她們也覺得自己取得成績不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而是一種僥幸,對已經取得的成績變得擔心、憂慮,內心開始焦慮不安。

的確,很多女性不能像男士一樣對已取得的成功充滿興奮,成功帶給她們更多的是恐懼。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不迪厄稱之為“自願的屈從”的心理樊籠。女性習慣於在機會來臨時選擇踏步,不敢向前邁步,其結果是將自己隔在成功的大門之外。

調查研究表明,大約90%左右的男性在取得成功後感到身心愉悅,有一種很強的滿足感。而女性隻有10%左右在獲得成功後能有滿足感,成功之後的女性感到更多的是壓力,而且比男性更容易遭到非議。因此,很多女性害怕成功,確切地說是不知道該怎樣迎接成功和成功以後的日子。而她們的這種心理又反過來阻礙她們去取得成功。

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女性最重要的是想辦法突破自身的局限。著名心理醫師白玲說: “調整心態,衡量自己的承受能力和程度,放鬆呼吸,我們所要做的隻是在自己的生命軸線上排列出需求的序列,盡可能去爭取和協調所有的支持的力量。”

1.敢於成功

既然已經取得了成功,就說明你已經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不要想著這種成功是僥幸取得的,其實,僥幸取得成功也是付出努力的結果,隻是這種成功結果恰逢時運,提前到來了。因此也可說所有的成功背後隱藏的都是辛苦和汗水。

2.調整心態

對於已經取得的成功,首先要做的是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和獲得成功以後的滿足。既然已經成功,就要敢於麵對這種成功,不要恐懼這種成功,不要認為成功是不屬於自己的,否則隻能使自己陷入一種困境。

3.突破自我

很多職業女性有一種職業的自卑感,這些女性更多的是想從男人那裏獲得成功。大多的時候是被動地等待成功,因此,女性自身要有突破自我的勇氣,這樣才能擺脫女性的附屬地位,取得成功。二、如何與異性同事相處心理故事

從外語學院畢業後,小靜進了一家外資公司。與她同一個辦公室上班的是一個男士,他對小靜很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可時間一長,小靜就感到有些隱憂。她發現同事關心她,是對她有某種難以啟齒的需要。他是個有妻子的中年人,再說小靜也不愛他,頂多是感激罷了。

小靜拒絕了他的幾次明顯暗示,他從此就很冷落小靜,工作上也常挑剔小靜。還有幾名女同事,有的同他關係很不正常,但受重用;有的同他公事公辦,就總遭排擠。小靜很清楚自己的處境,再拒絕他,這個部門就很難幹下去了;如果迎合他,肯定能得到很多好處。這不免讓小靜陷入困惑之中,既不想丟掉這份工作,又不想賣身投靠,真不知道該怎麼與這位異性同事相處?專家解析

如今的職場世界裏,在一個女人的辦公桌對麵或者裝配生產線的另一端,有一個和她一同工作的男性,或者一個女性及至一群女性在一個男性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的確如此,辦公室不是和尚廟,也不會是尼姑庵。但千萬不要小看辦公室裏的異性關係。這對每一個辦公室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旦處理不好,往輕處說,會敗壞個人的名聲、影響同事間的關係,往重處說,搞到你身敗名裂。尤其是女人在與男同事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既不能輕佻,又不能太過嚴肅,這樣男人會對你表示尊重,也會成為你的朋友。

事實上,在職場生活中,男女的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學問。一般而言,與同事相處,相對來說要比與上司相處容易得多,畢竟大家都處於同一等級上,辦公室人多嘴雜,要想處理好與同事之間的關係,我們還是要花費一番心思的。

那麼,白領女性應該怎麼與同事相處呢?

1.工作沒有性別

做任何工作都不應將性別擺在第一位,工作做得好壞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與其強調性別,不如強調某項專門技藝,當你的某項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時,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敬。

2.平等接觸

渴望那些男同事同情自己,或者看到英俊帥氣的男性就不知不覺地崇敬起來,並把重要的工作委派給他。這是很多女性不知不覺就會做出的事情,但正因為此,處理不好常常會影響工作和人際關係。 3.大方,不輕浮 同異性工作交往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大方,不輕浮。其中包括行為和言語兩方麵。例如不要穿超短裙和太露的衣服,不在男同事麵前玩弄頭發,不觸摸男性的衣服,不用頭發垂打男人的麵頰等。以尊重對方是異性工作夥伴的態度來處理辦公室中的一些事務,將會使某些複雜的事物變得簡單。

4.正確麵對男性同事的關懷

多數男性在與女性同事相處時,會時不時地予以關懷。聰明的女性會對男性的關懷照單全收,然後報以感激,但會不卑不亢地表示自己隻有加倍努力工作,才能回報對方的關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男同事自重,不生非分之想。三、總喜歡造謠生事心理故事

溫瑞娜今年34歲,在政府機關工作。她的性格開朗,過於熱情,在單位人稱“宇宙廣播站”,天上的、地下的、國內的、國外的、單位的、家庭的,沒有她不說的事。一次,單位的一位女同事無意中與她說討厭單位的某某領導。她沒有多久就傳播說這位女同事受到了某某領導的性騷擾,領導是色狼。鬧的全單位人心惶惶的,關係都很緊張。

又一次,一位男同事耷拉個臉子來上班,大家都忙著工作,她湊上去打聽。那位男同事數落了妻子和嶽母的一大堆不是。溫瑞娜聽了以後,傳播說是因為男同事妻子有了外遇,氣得男同事與她幾天不說話,竟然鬧得他的妻子跑到單位來找溫瑞娜質問。

還有一次,她聽同事說某某領導被上級紀檢部門找去談話。她把話傳播出去,說領導有了嚴重的問題,要被判刑了……專家解析

“長舌婦”在心理學上是指愛打聽、傳播和幹預別人的隱私、秘密的壞習慣。在職場生活中,有些女人總是以探聽別人的隱私而洋洋自得,以傳播別人的隱私而沾沾自喜。比如,偷聽別人私下談話,偷看他人的日記,胡亂猜測人家不願公開的事情,甚至私拆別人的信件,等等。

幹涉癖是企圖用一種錯誤的方式來獲取他人的肯定、接納、讚賞,然而,這種行為習慣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幹涉別人的私事常常使得別人處於尷尬、害怕的境地,這樣必然導致對方的仇視、不信任,不願接近她,討厭她甚至唾棄她。

俗話說得好: “沉默是金。”很多的時候,尤其是在職場中,都是“禍從口出”。所以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要“三思而後行”,把住自己的“嘴”,絕不做長舌婦。再接著說溫某,後來,溫瑞娜來看心理醫生,醫生告訴她患的是典型的“幹涉癖”心理病。

幹涉癖形成的最大原因,首先就是空虛無聊,沒有理想,沒有追求,閑著無事可幹,於是就靠打聽、傳播和幹預別人的私事和隱私來獲得病態的心理滿足;其次是缺乏道德修養。幹涉癖的後果是十分惡劣的,不僅對他人不利,更重要的是敗壞社會風氣,使得人人自危,工作沒有安全感,生活沒有幸福感。

所以,對於那些患有“幹涉癖”的女性,關鍵是要讓其認識到自己這種做法的危害性,多想想“惡言出口難收回”的危害。要知道,有的時候,沉默是金。

那麼怎麼樣來戒除這種“幹涉癖”呢?

1.提高自身素質

古語說:害人之心不可有。琢磨別人或許可以暫時有利於自己,但從長遠來看,害處是無法估量的。所以,要從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開始,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戒除“長舌婦”心理。

2。豐富自己的業餘愛好

尋求正常的心理滿足是消除幹涉行為的有效方法。當人們豐富了自己的生活,有了目標和追求時,自然就沒有閑心去幹涉別人。所以在空閑的時間裏,不妨多培養一些興趣和愛好,來充實自己的業餘生活。

3.減少自己的好奇心

要學會以平常之心對待自己遇到的各種小道消息,不要像從沒有見過世麵的人一樣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如果能降低自己這方麵的好奇心,那麼對關於領導同事、鄰裏親朋的小道消息也就沒有興趣了。四、當家庭事業兩難兼顧時心理故事

30歲的白女士,是一家公司銷售部的經理。

她說: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來到公司沒多久就升為經理,常常有一種成就感。當了經理後,我每天過著數字化的生活:上午九點要準時向上麵彙報昨天的銷售數字;隨後跟代理商談合同數字;下午要在電腦前總結今天各個部門的銷售數字;晚上要根據銷售數字做出銷售報表。

每天除了數字還是數字,我覺得自己都變成了一個數字符號。每次到家隻感到累,我顧不上照顧孩子和丈夫。丈夫對我很不滿,好幾次說要和我離婚,我以為他在說氣話,就沒理他,直到有一天,他把離婚協議書放在我麵前,我才知道他是認真的。

我感到自己很委屈,現在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多不容易啊,我最愛的人怎麼不理解我、不體諒我呢?我現在不敢回家,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去麵對丈夫的‘休書’,我不想離婚。”專家解析

如今的女性,承擔著社會和家庭的雙重角色。在單位,她們是叱吒職場的“白骨精”;但是在家裏傳統觀念又要求她們個個都是賢妻良母。可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而女性也往往不能夠演繹好這兩重角色,家庭和事業很難兼顧。

可是在今天的社會,對於女性來說,家庭和事業缺一不可。因為家庭和事業就如同是她們的左膀右臂,都一樣重要。於是,隨之而來的是許多的矛盾和無奈,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壓力,壓得很多女性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

女性承擔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因此也受到了更多的壓力和困擾。據意大利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意大利約有三分之一的女性無法很好地協調家庭和事業的關係。數據顯示,近30年裏,意大利平均每個家庭生育的孩子低於兩個。特別是第二個孩子的出生率越來越小,這在其他任何同類國家都未曾出現過,這也說明意大利正處於低出生率的危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