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自我修行,讓職場之旅一帆風順
每個人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例如自卑、自負、自私等。這就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積極主動地自我修行,改變某心理缺陷,如此一來,職場之行才會一帆風順。一、克服自卑,發現自我心理故事
小芳是個農村的孩子,她學習努力認真又非常聰明,後來終於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大學畢業後她就留在了北京,在一家非常有名的外企工作。家鄉的父老鄉親都為她高興,為她驕傲,她回老家時誰看見都要誇她幾句。其實他們都不知道小芳心裏很痛苦,她常常有一種想辭職的衝動。因為在公司裏,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在他們麵前,小芳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特別是在那些女同事麵前她尤其感到自卑,她覺得自己人沒有別人漂亮,打扮沒有別人時尚,工作能力沒有別人強,家庭背景沒有別人好,那種深深的自卑幾乎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每天進入公司時,心情都是沉甸甸的,終於有一天她因患抑鬱症住進了醫院。專家解析
有一句歌詞是這樣寫的: “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就算沒有人為我鼓掌,至少我還可以勇敢地自我欣賞。”的確,我們應該學會自我欣賞、學會為自己鼓掌,學會稱讚自己,不要沉浸在自卑的世界裏走不出來,要有自我欣賞的勇氣。會自我欣賞的人,才有可能被別人欣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要因為看到自己身上的一點缺陷就否定自己,一直自卑,我們要學會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陷,看到自己身上與眾不同的地方。
眾所周知,自卑是沒有出路的,隻有自信才能讓人走向成功。因為自卑的人常常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因此不願和別人來往,他們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沒有競爭意識,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看事情總是看不好的那一麵,對任何事都心灰意冷。自卑的人還常常低估自己,即使他們很優秀,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很失敗,而且他們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如果別人對他們的評價較低,他們就會相信別人的評價。此外,自卑的人喜歡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越比越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越覺得灰心,自卑感越深。
而且,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們常常用消極的眼光看問題,對自己曾經的失敗和不幸總是記得清清楚楚,並且總是想著它們,然後認為自己真的沒有優點。同時,他們常常喜歡猜疑,對自己信心不足。比如他們會想“領導對我越來越不信任了”;還總是把前途看得很暗淡,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會失敗,正因為他們沒有健康的心態,所以處處應驗自己的話,他們的自卑,使自己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
每當有了問題時,他們就自責和自怨自艾。“這件事情要不是因為我的錯誤就不會是這樣嚴重的後果”。意誌消沉,總覺得生活一片黑暗,沒有一件好事,自己身上沒有一處讓人滿意,甚至覺得活著是一種痛苦。
消除自卑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學會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哪怕隻找到一個優點,你在心裏不斷重複肯定這個優點,慢慢地你就覺得自己身上也有值得讚美的地方,你並不是一無是處的。
1.告訴自己我真的很不錯
每天早晨站在鏡子麵前,對自己說: “我真的很不錯!”每當自己表現不錯時,就告訴自己: “我真的很不錯!”通過這樣反複的暗示,讓自我欣賞成為你的一種習慣進入你的潛意識。
2.學會積極地肯定自我
當自己做得不如別人時,就對自己說: “我會努力的,以後我會做得和他一樣好,甚至比他還要好。”如果失敗了,就學會安慰自己:“我已經盡力了,沒有什麼可自責的,而且,這次的失敗給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二、扔掉自負,認識自我心理故事
小雲在一家電腦公司做動畫設計。她人長得漂亮,活潑可愛,在工作上的表現也非常出色。因此,從上司到同事沒有不誇她不喜歡她的。特別是一些男同事工作之餘常常找她聊天,願意圍著她轉。
然而,在大家的寵愛和羨慕中,小雲的表現格外自負。看到她目空一切的樣子,大家對她的好感也急劇下降。時間長了,大家都不再支持和寵愛她,她也漸漸感覺到自己被同事孤立了。後來,她選擇了辭職。專家解析
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常常把自己看得過高,好高騖遠,不切實際,這是人成功路上的大障礙。它讓我們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不能虛心地向別人學習,讓我們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最終迷失方向。萊辛說過:“自負是安撫愚人的一種麻醉劑。”讓我們都不要做愚人吧。
而從上麵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自負的人最終都會被別人拋棄的。一般說來,如果一個人在各方麵都表現得非常優秀,常常受到周圍人的稱讚和賞識,並且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沒有受到過什麼重大的挫折,這樣的人就容易產生“一覽眾山小”的自負心理。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別人,看自己隻能看到優點,看別人隻能看到缺點,就會產生自負心理。自負的人很難聽進別人對他的批評,即使別人指出他的不足和缺點,他也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繼續我行我素,長期下去,會讓人覺得他太自以為是、自不量力、自命清高了,這樣的人是惹人反感的。總之,自負的人很難和別人融洽相處。
因為他們總是自命清高,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因此也很少去關心別人,與他人關係疏遠。自負的人思考問題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顧及別人,即使有求於人,對人也不熱情,好像別人理所當然應該為他服務,結果落得個門庭冷落。
再者,他們總是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總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在明知別人正確時,也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或接受別人的觀點,總愛抬高自己貶低別人,把別人看得一無是處。與此同時,自負的人有很強的自尊心,當別人取得一些成績時,他們的妒忌之心就油然而生,不由自主地去打擊別人,排斥別人,當別人失敗時,幸災樂禍,不向別人提供任何幫助。同時,在別人成功時,這種人常用“酸葡萄心理”來維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在職場中,自負對上班族的進步和成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那麼該如何消除自負心理呢?
1.接受批評是根治自負的最佳辦法
自負者的致命弱點就是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或接受別人的觀點,接受批評即是針對這一特點提出的方法。它並不是讓自負者完全服從於他人,隻是要求他們能夠接受別人的正確觀點,通過接受別人的批評,改變過去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的形象。 2.和別人平等相處 自負者把自己當成上帝,任何時候都無理地要求別人服從自己。平等相處就是要求自負者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和別人平等交往。 3.提高自我認識 要全麵地認識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以偏概全,未免失之偏頗。三、忘掉自私,完善自我心理故事
小林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他工作非常努力,每天別人都下班了,他總還要工作一會兒才離開。他的努力也取得了成效,年年都被評為工作標兵。雖然他工作很出色,可是公司裏的同事卻不喜歡他,因為覺得他很自私,什麼事都隻想他自己,一點兒都不為別人著想。
同事請教他工作上的一些問題,他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辭,如果實在推不過去的話,他也隻是簡單地說一下,非常冷淡;誰有什麼困難他也不願意幫忙,他覺得那和自己無關。有一次同事小廣因心髒病突發被送進醫院,需要預交很多醫藥費,小廣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大家都湊了錢,隻有小林不願意出錢。可是公司裏有什麼好事時,他總是想排斥別人。有一次,公司準備派個人到深圳一家公司學習先進的技術。機會難得,大家都爭取去,希望最大的就是他和小聰,他為了使自己能順利得到這次學習的機會,就到領導麵前說小聰的壞話,結果他得到了那次機會。他的自私使大家逐漸都和他疏遠了,他在辦公室裏一個朋友都沒有。專家解析
職場中,不少人都有自私心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如果一個人過於自私,看見好處就想往自己手裏搶,看見榮譽就想往自己頭上戴,看見壞處就想逃離,出了問題就想往別人身上推,任何時候都是先考慮自己,總是在個人利益上斤斤計較,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損害他人的正當權利,這樣的人無論在哪裏都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都會令別人鄙視和厭惡。這樣的人人生道路會越走越窄,最終陷入絕境。
自私是我們成長道路上必須克服的一個障礙,否則,任何的進步和成功都會成為幻象。其實自私和無私之間隻有一線之隔,跨過那條線,你就可以感受到助人為樂的快樂。有人說: “世界上最嚴寒的地方就是自私。”讓我們別給別人帶去寒冷,而給別人送去溫暖吧。
因此,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擯棄自私,這是毫無疑問的。根除自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自私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心理現象,這種極端為己的自私心理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深處,幾乎成為我們的一種本能。但隻要正確調節,你也會不斷地完善自我。 1.嚴格要求自己 平時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好也不要去拿,更不能去搶,就像蘇軾說的那樣: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不要看見別人有什麼比自己強的就分外眼紅,總想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 2.主動幫助別人 一個想要改變自私心態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幫助別人。例如,給別人讓座、借東西給他人等,多做一些這樣的好事,經常獲得別人的讚美,從幫助別人中獲得快樂,慢慢地就會改變以前的自私心態。 3.回避性訓練 回避性訓練利用了心理學上的操作性反射原理,它是以負強化為手段而進行的一種訓練方法。形象地說,決心去除自私的人,可以在手腕上縛上一根橡皮筋,隻要意識到自己有自私的念頭或行為,就用力地彈擊自己。從痛覺中意識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糾正。四、放棄忌妒,情納自我心理故事
小雪和小白是同一家公司的職員,平時她們互相幫忙,是無話不談的好姐妹。小雪比小白早來公司一年,在工作方麵的表現也不錯。所以,大家都覺得小雪會先獲得升遷。可是,小白對人親切,工作積極主動,並且常常會提出富有創造性的建議,領導很賞識她。結果,小白先升遷了。
小白升遷之後,小雪心裏很不平衡,覺得是小白搶了她的位置,因此忌妒她,而且還總是在背後說她的壞話。有一次,小雪看見小白和公司的老板一起從遠處走來,心裏就很不高興,於是她就故意悄悄地對身旁的幾位同事說: “快看,小白快成老板的小蜜了。”聽到這話的那幾位同事不但沒有附和她,反而用鄙視的眼光看著她,搞得小雪無地自容,躡躡地走開了。小雪根本就不知道,就在她說小白的壞話時,小白正盡力向老板推薦小雪,可是小雪那次說的話已經傳到了老板的耳朵裏,無奈小雪在公司裏再也待不下去,隻得辭職了。專家解析
忌妒是一朵萬惡之花。它傷害別人,更折磨自己,世間的很多不幸都是由它造成的。忌妒又是一種很普遍的屬於整個人類的感覺,我們的潛意識中或多或少地都有這種本能。你有很強的忌妒心嗎?趕快將它扼殺在萌芽狀態吧,否則它會像毒蛇一樣慢慢吞噬你的靈魂,讓你痛苦不已。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說過:一切不利影響中,最能使人壽命減少的,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如憂慮和忌妒。
從上麵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旦忌妒之火在心裏燃燒起來,就會做出可怕的事情,嚴重地傷害別人,最後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可以想象,就算小雪轉到其他公司,如果她不改變自己這種忌妒的心態,容不下別人比自己優秀的話,她仍然難以待下去。因為不管在哪個公司,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會有比自己出色的人。小雪的這種不正常的心態,會造成她和周圍的人之間的隔閡,她走不進別人中間去,別人也不會喜歡她,她心裏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平心而論,很多人都有忌妒之心,在一定的範圍內,它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同樣一件事情,別人輕輕鬆鬆就能完成,自己卻怎麼也做不好,因此出現忌妒的心理,這屬於正常,而且也不會給別人帶來困擾。可是,如果一個人的忌妒心太強,就不正常了,這樣會給自己心理造成太大的壓力,甚至會喪失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