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想從花店打聽事情,買了這些,但是漣在不喜歡。”
“不喜歡就不要送百合啊。”
“她不是不喜歡百合,是不喜歡所有的花。”
溪川沒再出聲,湊近一朵花聞了聞。不喜歡花的明櫻,卻在花香裏脫穎而出,她站在巨大的發光球體舞台上隨之升高,滿身傷痕卻異常耀眼,台下綿延成銀白色的月光海洋,那種穿透宇宙的歌聲好像依然縈繞耳畔。
的確,非常鮮活的,不是眼下臉色蒼白毫無知覺的明櫻,不適合百合花,不適合所有的花。
“我想我已經知道了明櫻‘自殺’的直接原因。”
溪川的這句話讓軒轅猛然起身。
“她包裏的藥,除了抑製心髒病的,還有一種,你知道是治療什麼的嗎?”溪川回頭看向軒轅,沒等他回答繼續說下去,“抑鬱症。”
屋內靜了十幾秒。
溪川歎道:“明櫻患上抑鬱症我一點也不奇怪。”
讓人立刻就明白“脫胎換骨”前半句“遠離欲望”的意味。
——為什麼身邊的人總在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遠離欲望?
——為什麼站在最高舞台上的你總是露出憂愁的神情?
——為什麼本該笑得最開懷的時候你卻惶惶不安?
因為榮光、名利,都不是永恒的,它們終有一天會舍你而去,可是它們,卻已經是你僅剩的可以從中獲得生存勇氣的東西了。
“怡諾思緩釋膠囊。鹽酸文拉法辛的副作用,她自己也許都不知道,是會讓人失去方向感。用藥期間不宜駕駛車輛、操作機械或高空作業。說明書上會寫,但我覺得以她的性格不會耐心把那個看到底。”
明明在自己視野裏是保持著高速向前行駛,而實際上,已經從之前的哪個地點開始,沒有岔口的直路,你莫名其妙地,遠遠地偏離了正常車道。
之前的一切都很順利,明櫻也許從沒有想過為討還公道所意外犧牲的無辜人會這麼多。
接二連三的死亡。
“隻想要唯一的那個人償還血債,不想其他無辜者受到牽連。”這像一隻嶙峋的手直接地無情地抓向了她的心髒。
可這隻是明櫻的思路。是她的自責讓她鑽了牛角尖。
換成旁人,也許不會這樣看待這些人這些事。
“我在想,如果沒有岑時和時笙蓧的死,明櫻也許不會患上抑鬱症,也不會出意外。可以說一切悲劇都是從時笙蓧事件開始的。可是,連時笙蓧事件我都覺得蹊蹺。”
軒轅等她繼續分析。
“這個事件最初並不是被主流媒體報道出來,而是先從網上造勢的,讓無論是百裏娛樂還是YXC這些對主流媒體有控製力的公司都無計可施,隻能任由它像瘟疫一樣蔓延。”
軒轅靜下心仔細反思這事件,發現正如溪川所言:“而且網上的流傳從一開始就把時笙蓧的死歸咎於漣在,如果不是刻意為之,誰能將兩者聯係起來呢?任何初次聽說時笙蓧的事的人,應該也隻能想到‘底層藝人生活艱辛壓力大’這個層麵。”
“沒錯,這次風波無疑是有個始作俑者。時笙蓧死了,固然可惜,但她終究是個沒有什麼名氣的新人,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她狂熱粉絲的可能性不大。我覺得這人要麼是現實生活對時笙蓧愛到極點的人,比如她的家人。”
“要麼是對漣在恨到極點的人。”
說這句話的時候,軒轅的脊梁掠過一陣涼意,很迅速地反應過來:“網絡陰謀的徹查就交給我吧,我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技術方麵完全難不倒軒轅。幾乎立刻就水落石出了。
其實更是因為心裏早有特定的嫌疑人。
百裏玲。
用了一種不沾血的方式把明櫻推向了絕路。
找到了罪魁禍首,軒轅和溪川卻覺得內心更加沉重。父母被她害死立誓要複仇的明櫻,最後還是在她製造的“積毀銷骨”中毫無知覺地走向了死亡。
不甘心,卻也沒有別的辦法。
無法代替明櫻複仇。
無法替明櫻複仇。
就這麼讓她逍遙法外了嗎?
這時的溪川才有了那種強烈的願望,想緊緊地抓住明櫻不放手,無論付出什麼,都想換回她生命的延續。
想到這裏,突然憶起:“如果你和明櫻的孩子沒有死去就好了。”
“孩子嗎?是明櫻的沒錯,但不是我的。”
“什麼?”
軒轅歪過頭看著她驚訝得快要奪眶而出的眼:“怎麼會是我的呢?我碰都沒碰過她。引產時近四個月了吧,往前推算四個月,我人在香港還沒畢業吧?”
溪川半張著嘴發了呆。
四個月前,軒轅不在身邊。
四個月前,還是SEAL的成員,日程很緊而且和溪川形影不離,幾乎從來沒有夜不歸宿,雖然外界傳聞她生活放蕩,但溪川最了解她和自己一樣循規蹈矩。
不是想不到答案。
曾經親口承認過“我和Whisky的關係就像你和夏新旬”。
但這答案雖然合理但幾乎沒有可行性。
身為迷醉成員的Whisky一樣過著集體生活,和明櫻見麵的機會都少之甚少。何況雙方都是娛樂記者樂於跟蹤的對象,如果偷偷幽會被跟拍,即使公司對外封鎖消息,身為同組合的自己也應該會知情。
究竟是誰的孩子?
雖然再追究這件事對已經徘徊在死亡線上的明櫻是極為不尊重,但強烈的好奇心迫使自己不得不絞盡腦汁回憶揣測。
一生都沒有得到多少幸福的女孩,誰是她最愛的人?
是誰給過她完完整整的愛情?
過了一星期,軒轅接到明櫻律師主動打來的電話。
“季小姐交代過如果她發生意外就和您辦理一些手續。我現在有點不太確定失蹤算不算意外,她自從2月29號和我商量過確權事宜後就突然和我失去了聯係。她聯係過你嗎?”
“什麼……噢……她的確交代了一些事情,我忘了,我重新確認一下再聯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