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一碗水端平(1 / 2)

要問邊子白最讓公孫鞅佩服的才能,並不是他過目不忘的恐怖記憶力;也不是手段百出的計謀;更不是毫無底線的做事風格;而是永遠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

如果公孫鞅俯身下問,邊子白多半對告訴他原因。

概括起來就一句話:一無所有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害怕。

別看邊子白用手段給自己掙了不少錢,不過時代的局限性,他的名望和勢力根本就無法保護這些東西。說白了,邊子白現在的身份,恐怕連身邊人都無法保護。隨時隨地都能受到頂層的威脅,最容易出意外的就是太子訓這個人。

一旦太子登基,對於邊子白來說,恐怕是一個糟糕不過的事了,因為到時候他隨時隨地可能成為階下囚,因為他是衛公提拔起來的,沒有任何政治根基的外國人,更不用說明哲保身了。他如今唯一能做的補救措施的就是積累名望,等到太子等級之後,雖對他不滿,卻不能動他的地步。最差也要有安全離開衛國的自保能力。

但在此之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裝出自信,睿智,甚至無所不能的詭異,讓人在想要和他為敵之前,心中猶豫。

似乎這天底下什麼事都難不住他,沒有他邊子白辦不成的事。

這讓出身一般貴族,還是沒落貴族的公孫鞅,有種謎一樣的向往。

可隨即,邊子白捂著腦袋感覺不對勁,連連說:“不妥,不妥!”

征辟南卓,操作起來沒有難度。但是有一點或許邊子白必須要警覺,衛公的態度。他老人家要是真的開始折騰起來,首當其衝的恐怕不是太子,而是他這個新晉的內史。手掌支著下巴,坐在堂前的木欄處,腳下是幾步木頭台階,邊子白愁眉苦臉起來。

公孫鞅頓感好奇,在他的印象裏,似乎沒有邊子白做不到的事。如果有,肯定別人也做不到。

畢竟是一個智力能夠和他老師比肩的妖孽,公孫鞅有理由相信,自己的那點米粒般的智慧,還是不要顯露出來的為好。

可又忍不住好奇,於是,公孫鞅輕聲輕語的問:“賢弟,是否有難處?”

有。

當然有難處。

而且大了去了。

邊子白吐槽道:“南卓這廝不論其交際的圈子,就憑借家族的力量,在未來二三十年之內,就能成為衛國朝堂之上的重要人物。假以時日,必定位列公卿。可我們似乎忘記了一個身份,他還是太子的人。不管是他故意靠近太子,還是太子刻意拉攏南氏,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太子當政不過是時間問題,這有何可擔心的呢?”公孫鞅輕鬆的笑道。

邊子白苦悶道:“可衛公的想法你能知道嗎?他一方麵確認了太子為公子訓,作為他百年之後的繼承人。可同時對次子公子岐關愛有加,經常上演父慈子孝的場麵,你不覺得好奇嗎?”

公孫鞅在心中細細一品味,頓時吃驚道:“賢弟,你是說衛公對太子不滿,另有打算?”

“打算恐怕沒有,就怕公子岐是衛公拋出來的幌子,同時也是打壓太子的手段。”邊子白想了想,繼續說:“可我觀察了太子幾次,別說衛公了,就算是我對太子恐怕也會很失望。太容易情緒化,太沒有擔當。這樣的繼承人,恐怕連衛公心裏也會擔心的啊!”

“賢弟,你讓我搞糊塗了。你是說太子表現不盡如意,君上不滿。可同時公子岐僅僅是太子磨礪的對手。左右,繼承人都是太子,我們該有什麼擔心的呢?”公孫鞅跟隨王詡學習,從經史,到觀人,說白了都是普通官員和博學之士學習的方向。

恐怕長這麼大,還沒有替衛公的家裏操心過事。

被邊子白突然問起,心頭也是一頭霧水。恐怕也沒有什麼好答案。

邊子白笑道:“很簡答的辦法,捧起公子岐,就能讓國內對太子不滿的家族有了投效的打算。屆時,如果太子順利繼位,這些投靠公子岐的家族就會倒黴。甚至在衛公的手上,就會徹底解決。”

頓了頓,繼續道:“就算是退一萬步,太子真的讓衛公失望透頂,公子岐獲得大寶,衛公僅僅用一個態度就能讓公子岐獲得一定的家族支持,何樂而不為呢?”

“太陰險了!”公孫鞅驚歎:“裏外都是衛公得到好處。”

突然,公孫鞅又納悶起來,按道理衛公手段如此高明,怎麼可能衛國越來越不堪呢?

“怕就怕衛公假戲真做,到時候無法收拾?”邊子白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擔心,更擔心的恐怕就是征辟了南卓,在衛公的心目中將他打上了‘太子黨’的印記,到時候他連哭都沒地找去,“相信官二代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負責任。更何況是世代國君出來的衛公?”

公孫鞅表示很憂傷,他似乎也被邊子白罵在其中了。他家裏別看破落了,可當官的人還是有幾個的,隻不過都不大而已。

邊子白決心道:“不行,不能這樣。我們要一碗水端平。”

“何為一碗水端平?”公孫鞅不解。

邊子白雙手撐著膝蓋,整個人都保持一種前傾的態勢,猶如狩獵發動之前的花豹,蓄勢待發,“不管有沒有機會,每一個公子,隻要身邊有派係支持,有勢力作後盾的,都要征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