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寶寶心裏苦(1 / 3)

在國相子思眼裏一直有熊孩子氣質的苟變,終於在送孫伯靈這個被國相府寄予厚望的孩子拜師之後,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尤其是,這個好消息不屬於孫伯靈,而是屬於苟變,這大概是破天荒的事,這讓國相子思頗有安慰的欣喜。

苟變被任命上軍司馬不算什麼好消息。從一個戴罪立功的小吏,一下子步入衛國中上層官僚體係中的中大夫,簡直就是一飛衝天之勢。

可實際情況並不容樂觀,在國相子思看來,這是大宗伯南豐故意拉個墊背的倒黴蛋,苟變就算是走了狗屎運,一下子從閑賦在家的待罪官員,被提拔成為中大夫。但這並不能讓子思有哪怕絲毫欣喜的感覺,因為在子思看來,苟變作為一條鹹魚,能力德望都受到質疑,本來就不足以服眾,麵對彪悍的趙軍,戰場戰勝是不可能的,失敗才是理所當然的結果。等到上軍大敗之日,也就是他再一次被踢回家的日子。並且承擔上軍失敗的所有罪責,而大宗伯南豐卻隻要承擔識人不明的過錯,就算是糊弄過去了。

也就隻有苟變的那個勢利的阿翁,才會欣喜若狂,還真以為苟家要崛起了。

可這一次,不一樣,苟變竟然被王詡認可了。甚至為了表示重視,王詡還親口告訴苟變,他將在苟變求學的過程之中,適當的會有所提點。

雖說過程有點不為人道,但結果讓子思有種瞠目結舌的難以置信,王詡這老家夥……沒辦法,多從撅了國相大人的麵子,子思心裏的怨氣也不小。更何況,子氏族人都沒有讓王詡點頭收入門牆,可苟變,竟然有此等運氣。

子思拿出龜殼給苟變算了一卦。

作為《易》的鐵杆擁護者,子思每逢大事都要給自己或者周圍的人占卜一回,結果不論,可子思卻每每都有所悟。他人生最得意的事就是,當年公子頹敗走齊國,他在是否跟隨一個失敗者,還是選擇當時的衛公之間徘徊,然後用占卜決定了自己的人生。而且還選擇對了。也就是自私自娛自樂,如果邊子白站在他麵前,會很肯定的告訴子思,是非題蒙對的可能性是一半,太容易蒙了。

這也是時代特色,要是明清時期,算命的都是市井的小人物,讀書人的身份是不屑做這行業的人。而在先秦時期,隻有家教好,家族底蘊足夠的出身,才會學到《易》,學了不用,豈不浪費。所以,很多貴族都會給自己算命。也不算是真正的算命,而是卜算一下凶吉。

不僅僅是如此,國家大事上也都會用到占卜,執政府管轄的官僚製中,就有不少專門負責占卜的官吏。掌管卜筮的最高長官就是太卜。

國家祭祀,需要占卜。

要打仗了,出征前也要占卜。

就算是婚喪嫁娶,也要占卜……這個時代,是將占卜融入到了民族骨子裏的基因。

但至少怎麼說,占卜總要比野蠻的薩滿教的血祭要高級不知道多少。有理論基礎,有文化傳承,不管在什麼方麵,都能全方位碾壓薩滿教。《連山》、《歸藏》、《周易》作為流傳有序的理論基礎,貴族們篤行不疑。

子思看著掉在桌麵上的烏龜殼,有點傻眼,從卦象上看:有命無咎,疇離祉。

意思就是,奉行天命,替天行道。開通閉塞,沒有災禍。大家相互依附都可以獲得福分。

鬼神麵前,不可嬉笑。就算是苟變這樣的人,也是一臉凝重,他可沒有子思這樣的本事,捧起兩片烏龜殼,摔在桌子上就能看出命運前塵……雖然,子思大佬似乎從來沒有算準過。但要是苟變在子思卜卦的時候,表露出輕慢,子思絕對不能容忍。甚至會把驚動了神靈,怪罪到苟變的頭上。苟變裝出一副緊張又期待的表情,輕聲問:“仲父,情況如何?”

苟變是子蒙的弟子,稱呼子思仲父(伯父的意思)自然一點問題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