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陪客,南卓感覺很沒有存在感。
但他不氣餒,反正他已經習慣了靜靜的看著邊子白裝逼,嘚瑟……
可這一次,他覺得邊子白似乎嘚瑟的過頭了,哄一哄魏侯差不多了,反正大家聽著都覺得很高興。南卓並沒有覺得邊子白的辦法有多好,他是衛國人,既沒有奪取衛國國君之位的野心;也沒有叱詫風雲,輔佐一代君王稱霸中原的才華。
反正,做一個快樂的公子哥,挺好。
以至於他對衛國之外的很多消息都不感興趣,畢竟山川地理這些東西,聽聽也就罷了,也不能掙錢,沒多大的用處。所以,南卓根本就無法感受到魏國君臣之間的興奮。
再說了,魏國就算是把趙國滅了,關他一個衛國的臣子什麼事?
反正魏國繼續強大,強大到誰也限製不了的時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算是好事。就算是忠實小弟的衛國也是如此,畢竟吞並了趙國,就會想著將燕國也打下來,打下了燕國就開始對齊國有想法,最後衛國恐怕也逃不了。
但這該是多少年之後的事?
五十年?
還是一百年?
南卓根本就沒有興趣去這麼琢磨,那時候他還活著就是個問題。再說了,不管是誰統治了濮水一帶,可南氏隻要不去主動犯錯,南氏還是戚邑的封君,這一點他深信不疑。不同於其他諸侯,衛國的戰略似乎有種像是貓星人的路數,除非是遇到實在看不過眼的對手,比如說趙國,搶錢,搶糧,搶女人……這還是一個諸侯該有的氣度嗎?簡直和強盜有什麼區別?換一個對手,想要吞並衛國的話,基本上衛國就會爽快的躺下,然後露出肚皮,表情享受地等著撫摸……既然防抗無用,還不如享受當下。說不定因為表現的態度好,可以獲得新主子更多的好處。唯一在滅國之戰之中黯然神傷的,恐怕就隻能是衛國的國君一個人了。
畢竟一旦被滅國,國君就算是不想死,有時候也必須得死。這是一個貴族該有的氣節和節操,不管有沒有,反正總會有人要求他有,而且還是必須要有。
至於衛國的士大夫階層,誰也不好意思讓衛國的士大夫們吃虧,因為下不去手,太配合了。
這也是為什麼趙國見天來衛國搶東西,卻激發了衛國的反抗情緒。就算是一頭羊,遇到見天從身上薅羊毛的主,也會用仇視的眼神懟死他。何況,衛國還是一個人口百萬的諸侯呢?
找了個由頭,邊子白和南卓離開了王帳,來到了外麵,南卓語氣懇求道:“子白,我們是來要援軍的,不是來……當然,你掰扯的魏侯很高興,但是賢弟,我們是不是該向魏國要援軍了?”
南卓語氣有點揶揄,但至少也表達了他的立場。衛國需要魏國的武力支持,但是邊子白黑不提百不提的,盡說一些對戚邑毫無助益的事,讓他著急了。當然,南卓也很佩服邊子白睜著眼睛瞎掰的本事,就一頓飯的功夫,魏國的君臣都被他設想的一個遠大戰略撩撥了起來,還見鬼的竟然都信了。
邊子白急忙告罪道:“差點忘了,馬上,馬上就說這個事。”
南卓這才鬆了一口氣,隨著邊子白再一次進入王帳。其實,他也很有興趣聽邊子白吹牛逼下去,趙國要是真的如此要滅掉,難道就沒人看出來嗎?
而王帳內,魏擊和王鍾等人竊竊私語,討論的問題當然是對趙戰略的得失。
一下子吞並了趙國三分之二的領土,獲得趙國軍略之中最為重要的代郡穀地。加上雲中郡和雁門郡,加上晉陽穀地,實力至少上漲三分。別小看這三分的實力,在對齊國作戰的時候,這三分的實力將是絕對實力,足以壓垮齊國的主力軍隊。
但是對於魏擊君臣來說,吃獨食恐怕難以成功,齊國和燕國都受到趙國長年的關照,基本上趙國國庫裏要是沒錢了,就去齊國的地盤晃一圈,要是牛羊不足了,就去燕國。平日裏這兩個諸侯對趙國也是恨得咬牙切齒。可一旦他們發現趙國要被魏國滅了,恐怕再也恨不起來了,因為他們將直接和魏國在邊境上接壤,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個比趙國更加強大的鄰居。用寢食難安來形容恐怕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