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總是有一種人,他真正的才能被忽略了,但是一些並不被他看中的能力卻被無限放大。比如說像是現在:
“發麵也是邊子白首創的?”
“那是!”
“可是碾子碾出來的麥粉很是粗劣,難道還有其他技巧?”
“這就需要磨盤的輔助了,隻要很輕鬆的將碾碎的麥粉加入磨盤之中,就能輕易的將麥粉磨成精麵,一女子一日能磨一石麵,然後精麵加水之後,再加入酵母之後就能製作成發麵了。”
“當然,具體操作需要詢問庖廚。”
……
大饅頭很好吃,這是啃習慣了窩窩頭和能當板磚用的幹餅子的先秦貴族們最為期待的問題。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雖然是一個非常讓人期待的享受過程。但是所耗費的人力卻是非常巨大的。就算是大貴族們,也經常因為飲食不當,而出現一些因為食物過於粗糙而造成的腸胃病。
在座的,都非常欣喜,因為衛公姬頹已經很明確的表示,隻要諸位貴客需要,衛國可以將製作的秘方就送大家一份。
這些事,對於衛公來說,他恐怕連說都說不清楚。但是丁祇就不一樣了,他是宦官,關注問題的方向不一樣。
他能夠很清楚的表述,發麵對於食物製作的好處:“諸位貴客,有所不知。發麵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節約食物。”
魯公很驚訝,他已經吃了好幾個大饅頭,每一個都比拳頭大。就說鬆軟的口感讓他癡迷,但他也對自己的飯量產生了懷疑。難道自己在到了衛國之後被詛咒了,變成了一個行走在人間的飯桶?這個疑問不僅僅他有,連帶著宋公,魏侯等人都有。
因為,他們發現自己都很能吃。
“丁祇,賣什麼關子,還不快說!”
別人恐怕真不太好訓斥丁祇,畢竟他是姬頹的大總管,伺候了姬頹一輩子。最關鍵是的是他的身份,宦官。這是一個非常避諱的身份,似乎隻有主人能夠表示不滿。
而姬頹也是不讓丁祇這家夥在如此重要的場合,讓人嫌棄。畢竟賣關子也要看人,在座的不少都是國君,平日裏誰敢這麼無禮?
丁祇躬身道:“發麵是將麵團用酵母發酵之後然後通過蒸來製作的食物。這麼大的一個饅頭,如果是生麵團的話,隻要雞子大小的一團生麵就可以了。蒸了之後就變成諸位貴客看到的這麼大,而這種食物很容易吸收,且能養胃。”
“哦,還有如此功效?”
將原本死麵發酵之後變大,別看吃得多,但是真正的量還不如一個死麵製作的餅子。但是人吃了之後會很容易吸收,並不會因為吃的少而容易餓。
這倒是事實。
傳統製作的死麵餅子,如同石頭一樣堅硬,需要用湯來泡著吃。當然,有錢人吃不慣的話,就會選擇吃稻米。稻米的口感就要比麥子糜子好很多。尤其是比麥子,稻米很鬆軟。但是稻米加工也是一樁費時費力的工作,舂米就是一個緩慢且費力的工作。其實中原也有人種植水稻,隻是種植麵積不多而已。之前就流傳了一個成周人想要種稻子,東周人不放水的笑話。
宮廷之中,犯罪的宮女就有用舂米來作為懲罰的慣例。
國君,國相,公子,這些都是站在社會頂級的大貴族,他們不會在乎食物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來製作,這並不是他們回去關心的問題。但是能夠又好吃,又節約糧食,這絕對是一個對所有人都有很大吸引力的技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