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亮,胡孟剛一覺醒來,聽得屋外隱隱有擊劍之聲。胡孟剛心知是俞劍平師徒晨起練武,便披衣下床。恰有家人過來侍候,淨麵漱口已罷;胡孟剛遂緩步離屋,循聲找去。由客廳往東,進了一道竹攔牆的八角門,隻見裏麵非常寬敞,是十幾丈寬、三十幾丈深的一座院落。東南兩麵,俱是虎紋石的短牆;北麵一連五間,是罩棚式的廳房;前簷一色細竹格扇,滿可打開;在門兩旁擺著兩架兵器;這正是俞氏師徒練武的箭園。
在這一邊,是二弟子左夢雲和四弟子楊玉虎,兩人手持長劍,鬥在一處。那一邊,是大弟子程嶽和六弟子江紹傑過招;一個喂招,一個練習。老英雄俞劍平倒背著手,立在二弟子、四弟子那邊,從旁指點。果然名師門下無弱徒,楊玉虎和左夢雲各不相讓,戰了個棋逢對手。胡孟剛哈哈一笑道:“真砍麼?你們老師可有好刀傷藥!”眾弟子聞聲收招,過來請安。俞劍平道:“你起這麼早做什麼?”胡孟剛道:“找你討鏢旗,我好趁早趕路。”俞劍平微笑道:“二弟你真性急,隨我來吧!”四個弟子也全穿上長衫,跟在後麵,徑奔北麵這座敞廳。
胡孟剛進廳一看,果然這廳也是練武的所在,裏麵沒有什麼陳設。在這迎麵上,供著伏羲氏的神像,左邊是達摩老祖(凡開鏢局的,都供達摩老祖),右邊是嶽武穆。胡孟剛曉得俞劍平專練太極門的武功,所以把畫八卦的伏羲氏供奉在當中。這三尊神像都供著全份的五牲。在達摩老祖聖像前,有著二尺寬、一尺半高的一個木架,擺在香爐後麵;架上用一塊黃綾包袱蒙著,看不出架上插的是什麼。(葉批:供奉達摩,值得研究。)
俞鏢頭吩咐大弟子程嶽,把三寸佛燭點著;自己親在三尊神像前,肅立拈香,然後向上叩頭頂禮。四個弟子也隨著叩頭。胡孟剛隻向當中叩拜了祖師,站在一旁。俞劍平身向達摩老祖像前下跪,對大弟子說:“把鏢旗請下來。”黑鷹程嶽把木架上的黃包袱揭下來,露出五杆鏢旗,全都卷插在架上。胡孟剛看見了,不由愕然,暗想:“我這次真是強人所難了!”心上好生不安。
程嶽請下一杆鏢旗,遞到師父手中。俞劍平跪接鏢旗,向上祝告道:“弟子俞劍平,在祖師麵前封鏢立誓,不再做鏢行生涯,不入江湖;隱居雲台,教徒授藝,實有決心,不敢變計。今為老友胡孟剛,情深誼重,再三求告弟子,助他押護官帑,前赴江寧,以全老友之名。弟子心非所願,力不能辭,隻得暫取鏢旗,重入江湖,此乃萬不得已。但願一路平安無阻,還鏢旗,全友誼;此後雖以白刃相加,決不敢再行反複。祖師慈悲,弟子告罪!”俞劍平祝罷叩頭,站了起來;隨手將鏢旗上的黃包套扯下,用手一擺,鏢旗展開;是嶄新的紅旗,青色飛火焰,當中碗大一個“俞”字,旁邊一行核桃大的字,是“江寧安平鏢局”。圍著“俞”字,用金線繡成十二金錢;黑漆旗杆,金漆旗頂,做得十分精致。
俞鏢頭本是麵向北站著,這時微向東一側身。那鏢旗一揚,胡孟剛伸手要接;俞劍平用左手作勢一攔道:“二弟不要忙,我還有話。”胡孟剛臉上一紅,把手垂下來了。
俞劍平正色道:“這次我在祖師前背誓,全為保全我們弟兄十數年來的交情。鏢旗若交二弟帶走,我不止於輕視了二弟你,我也太看輕了我安平鏢局。我既答應給二弟幫忙,我就隻可把擔子放重了。我現在要把鏢旗,交給大弟子程嶽持掌,這趟鏢就算有我一份。可是話歸前言,我不是為財,為的是朋友。二弟,話不多說,你我心照。”俞劍平又對程嶽說道:“你也走過鏢,不消用我多囑咐。我們這金錢鏢旗的榮辱成敗,全始全終,就在此一舉。沿路凡事,聽你胡二叔的調派,不許妄自托大。我把這鏢旗交給你,但願你仍把這鏢旗好好交還到我手裏,我便滿鬥焚香。走吧!”乃將鏢旗一卷,遞給了程嶽。然後挽著胡孟剛的手,麵含笑容,向外麵走。鐵牌手胡孟剛此時也不知是痛快,是別扭,心裏說不出來的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