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莫休,戟不閑,刀槍朝暮連。
南征北戰楯難攜,除甲赤膊上陣前。
矢射敵睛,生吞敵眼。
紅湯繞長戈,熱血潑袍殷。
不回首,不看天。
隻顧推鋒刃朝前,賊首築京觀,方凱旋。
…
…
1332年,嶽飛吸收韓世忠麾下6萬殘軍,加之自己的嶽家軍五萬,共11萬大軍。
澗河兩岸
金宋,當時華夏強勢一時的兩國大軍對勢開來。
一聲令下,兩軍衝鋒……
秦檜駐立後方,注視著人海茫茫,濃煙滾滾,喊殺震天,斷臂殘肢,血染澗河……心生悲痛……
此次兩軍第一次交鋒,互為勝負,待到深夜,雙方才鳴金收兵。
此次大戰也是嶽飛與兀術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交鋒。
金營大帳內,完顏兀術幹勁一碗酒水,擦拭著臉頰上的血跡,深感嶽飛果然神將,這一路恭送,雖然與韓世忠也交手數次,但也未有今日如此慘烈,對方人數尚不占優勢。
這第一輪交手,就這般勢均力敵,讓驕橫的完顏兀術冷靜得坐下來,思考下一步大軍如何作為。
而嶽飛此時也在感歎兀術的強悍,曾初露鋒芒以後,嶽飛的成長之路所向披靡,一路順順當當,可畏逢時崛起,早前命運沒讓他對勢上完顏宗望,但這次遇上了其弟完顏兀術,也許這就是命運。
第二日
兀術改變戰術,發揮己方兵力優勢,親自率領精銳的“鐵浮圖”和“拐子馬”30000餘騎,準備以此突襲嶽家軍的大本營,進而消滅嶽家軍的主力。
“鐵浮圖”是兀術的特種騎兵,人馬都披上厚重的鎧甲,以三騎為一隊,作為正麵衝鋒隊。
每向前進,就用障礙物堵塞後路,隻許進,不許退,絕對的敢死隊打法。
“拐子馬”指的是左右翼騎兵,作戰時,配合“鐵浮圖”從兩麵包抄。
這種騎兵隊伍都是從女真人精挑細選組成的隊伍。
打起仗來,勇猛異常,像圍牆鐵幕一般,很難對付。
開始宋軍屢受其虧,照成不小的傷亡,嶽飛將令,全軍撤退五十裏,待商議對策,再做決戰。
本就受了兀術一肚子窩囊氣,又被調任曾幾何時是一個小兵足嶽飛的帳下的大將韓世忠,做出極力反對的舉動。
奈何嶽飛不顧顏麵,軍紀指揮統一。
一聲“不尊將令者斬。”
讓韓世忠老將也是顏麵掃地。
秦檜與嶽飛一同帳內商議,對於這種打法,後世有過很多記載,秦檜認為“鐵浮圖”和“拐子馬”雖然厲害,兀術利用他的優點,但宋軍還是可以尋出它的弱點。
便出言提醒道:
“嶽將軍,人馬都穿重甲,但總有遮蔽不到的地方……”
嶽飛聽此,轉首鄙夷的望了一眼秦檜,但稍做思量,目露精光,心有所想。
“鐵浮圖”和“拐子馬”雖然厲害,但還是可以利用它的弱點,找出對付的辦法來。
回憶戰場種種,嶽飛發現“鐵浮圖”的馬腿安不上鐵甲,隻要馬腿被砍斷,騎在馬身上的士兵就要跌下。
因此,嶽飛在秦檜的提醒下,命令全軍主動向金軍發起猛功。
嶽飛這一次機智地指揮將士手持馬紮刀,長斧和金軍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