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把握你的心態 / 1(1 / 3)

第一章〓把握你的心態 / 1

心態是我們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們成功,也能使我們失敗。同一件事由具有兩種不同心態的人去做,其結果則必然相反,心態決定人的命運。不要因為我們的心態而使我們自己成為一個失敗者。要知道,成功永遠屬於那些抱有積極心態並付諸行動的人。

心態成就一切

習慣抱怨工作的人,不容易獲得真正的成功。其實,要看一個人工作得好壞,隻看他工作時的精神和態度就可基本清楚。如果某人總感到所做的工作困難重重,勞碌辛苦,沒有任何趣味,那麼他絕不會做出偉大的成就。

一個人對工作所具有的態度,和他本人的性情、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的部分表現。而一生的職業,就是他誌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個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了解那個人。

如果一個人輕視自己的工作,做得很粗陋,那麼他絕不會尊敬自己。如果一個人認為他的工作辛苦、煩悶,那麼他的工作絕不會做好,這一工作也無法發揮他的特長。在社會上,有許多人不重視自己的工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創造事業的要素,發展人格的工具,而視為衣食住行的供給者,認為工作是生活的代價,是不可避免的勞碌,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人就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產生了勇氣、堅毅和高尚的品格。常常抱怨工作的人,終其一生,也不會有真正的成功。抱怨和推諉,其實是懦弱的自白。

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允許你對自己的工作表示厭惡,厭惡自己的工作,是最壞的事情。如果你為環境所迫,而做著一些乏味的工作,你也應當設法從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樂趣來。要懂得,凡是應當做而又必須做的事情,總要找出事情的樂趣,這是我們對於工作應抱的態度。有了這種態度,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能有很好的成效。

如果一個人鄙視、厭惡自己的工作,那麼他必遭失敗。引導成功者的磁石,不是對工作的鄙視與厭惡,而是真摯、樂觀的態度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不管你的工作是怎樣地微不足道,你都當付之以藝術家的精神,都當有十二分的熱忱。這樣,你就可以從平庸卑微的境況中解脫出來,不再有勞碌辛苦的感覺,你就能使你的工作有了樂趣,厭惡的感覺也自然會煙消雲散。

一個人工作時,如果能以火般的熱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不論所做的工作怎樣,都不會覺得工作勞苦。如果我們能以滿腔熱情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為最精明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態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過是個平庸的工匠。所以,在各行各業都有發展才能、提升職位的機會。在整個社會中,實在沒有哪一個工作是可以藐視的。

一個人的終身形象,就是他親手製成的雕像,是美麗還是醜惡,可愛還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人的一舉一動,無論是寫一封信,說一句話,或是形成一個思想,都在說明雕像的美或醜,可愛或可憎。

不論做何事,務須竭盡全力,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決定一個人日後事業的成敗。如果一個人領悟了通過全力工作來免除工作中的辛勞的秘訣,那麼他也就掌握了達到成功的鑰匙。倘若能處處以主動、努力的精神來工作,那麼即便在最平庸的職業中,也能增加他的權威和財富。

不要使生活太呆板,做事也不要太機械,要把生活藝術化,這樣,在工作上自然會感到有興趣,會盡力去工作。

任何人都應該抱這樣一種心態:做一件事,不論遇到什麼困難,也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地步。在工作中,要表現自己的特長,發展自己的潛能,不可因工作的不重要而自我藐視。

做人應有好心態

一個人要想成功,沒有良好的心態是不行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以下六種心態是人們成功的前提,必須好好把握。

一、理解心態

一般來說,人際關係上的失敗,大部分要歸因於“誤解”。

對於特定的“事實”或環境,我們往往希望別人跟我們做出一樣的反應和結論。大多數情況下,別人的反應不是要為難我們,也不是因為頭腦太頑固或者心懷叵測,而是因為他對情況的“了解”和解釋與我們不同。

其實,我們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錯誤或缺點,甚至不承認自己幹得不對勁。我們不願意看到我們不希望出現的情況。這種心態使我們看不到真相,所以才無法采取適當的行動。有人說過,每天使自己承認一件痛苦的事實,是一項有益的訓練。具成功型個性的人不僅不欺騙他人,也對自己很誠實。我們所說的“真誠”,就是以對自我的理解和誠實為基礎的。用“合理的謊言”欺騙自己的人,沒有一個能說得上是真誠。

相信別人是真誠的而不是故意心懷敵意的,即使事實並非如此,也有助於緩和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使人與人更深刻地互相了解。

二、有勇氣的心態

有了目標,了解了情況還不夠,你還必須有行動的勇氣,因為隻有通過行動才能把目標、希望和信念轉化為現實。

有人說,忠誠是雖有證據也拒不相信某事。而勇氣則是不計後果地去做某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可以絕對肯定或有保證。一個成功者和一個失敗者之間的區別,不在於能力大小或想法好壞,而在於是否有勇氣信賴自己的想法,在適當的程度上敢於冒險和行動。

也許你在行動時隨時都可能犯錯誤,你所做的決定也難免失誤,但是絕不能因此而放棄自己追求的目標。你必須有勇氣承擔犯錯誤、失敗、受屈辱的風險。走錯一步總比在一生中原地不動要好一些。因為人向前走就可以獲得矯正前進的方向的機會。

三、寬容心態

成功型個性總是對別人有興趣、關心別人的。他們體諒別人的困難和要求。

一個人對別人寬容時,他也必然對自己寬容。學會不在你心中譴責別人,不要因為他們的錯誤而責怪和憎惡他們。你覺得別人更有價值的時候,你就能生成更佳的、更合適的自我意象。

對別人的寬容之所以是成功型個性的體現,是因為那意味著這個人正視現實。人是重要的。人不能永遠被當做動物或機器,或者當做達到個人目的的犧牲品,希特勒就這麼幹過,其他的獨裁暴君也這麼幹過,不管是在事業上或是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

四、尊重心態

生活中的陷阱和深淵中,最可怕的就是自己不尊重自己,這種毛病又是最難克服的。因為它是由我們自己親手設計和挖掘的深淵。

而一向尊重自己的人不會對他人抱有敵意;他不需要去證明什麼,因為他可以把事實看得很透徹;他也沒有要別人證明自己的要求。

“尊重”意味著對價值的欣賞。欣賞你自己的價值並不等於自我中心主義,因為人們需要自我尊重。

自我尊重的最大秘密是:開始多欣賞別人,對任何人都要尊敬,你和別人打交道時要留心訓練自己把別人當做有價值的人來對待,這樣,你會發現,你的自尊心也加強了。因為真正的自尊並不產生於你所成就的大業,你所擁有的財富或是你所得到的榮譽,而是對你自己的欣賞。不過,當認識到這一點時,必須得出結論,說其他的人也可以根據同樣的理由得到尊重。

五、自信心態

自信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我們開始從事某種活動時,很可能缺乏信心,因為我們無法從過去的經驗中知道我們會成功。學習騎自行車,在公開場合演說或者進行外科手術都是如此。成功孕育著成功,這個說法完全正確。一次小的成功可以成為巨大成功的基石。

另一個重要技巧,是養成記住過去的成功而忘卻失敗的習慣。

我們不僅記住失敗,而且帶著感情色彩把失敗深深印在心裏,吸取受挫折的經驗重新振作起來。

過去你失敗過多少次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記取、強化和專注成功的嚐試。查爾斯·凱特林說過,任何一個年輕人如果想要成為科學家,都必須準備在獲得一次成功之前失敗九十九次,而且不因為這些失敗而損傷自我。

回憶過去勇敢的時刻是恢複自信有效的方法;而有很多人卻因為一兩次失敗而埋葬了美好的回憶。如果我們係統地重溫記憶中勇敢的時刻,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比想象的要勇敢得多。歐弗豪爾塞博士說,生動地回憶我們過去的成功和勇敢的時刻,是自信心動搖時極其有益的訓練。

六、承認自我

隻有一個人在某種程度上承認自我時,他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世界上最不幸、最痛苦的莫過於盡力要使自己和別人相信自己不是本來這副樣子。一個人最終拋棄了虛偽和矯飾、主動表現出本來麵目時,他得到的輕鬆與滿足是無可比擬的。

定位決定人生

一個人的心態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這種評價有一個通俗的說法——定位。在心中你給自己定位什麼,你就可成為什麼,因為定位能決定人生,定位能改變人生。

一個乞丐站在地鐵出口賣鉛筆,一名商人路過,向乞丐杯子裏投了幾枚硬幣,匆匆而去。過了一會兒商人回來取鉛筆,說:對不起,我忘了拿鉛筆,因為你我畢竟都是商人。幾年後,這位商人參加一次高級酒會,遇見了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謝,並告知說:他就是當初賣鉛筆的乞丐。生活的改變,得益於商人的那句話:你我都是商人。故事告訴我們:他定位在乞丐,他就是乞丐;當他定位在商人,他就成了商人。

定位概念最初由美國營銷專家裏斯和屈特於1969年提出,即商品和品牌要在潛在的消費者心中占有位置,企業經營才會成功,隨後定位外延擴大到大至國家、企業,小至個人、項目等,均存在定位的問題,事關成敗興衰。

汽車大王福特自幼幫父親在農場幹活,12歲,他就在頭腦中構想能夠用在路上行走的機器代替牲口和人力,而父親和周圍的人都要他在農場做助手,真如此,世間便少了偉大的工業家,而福特堅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名機械師。於是他用一年完成了別人要三年才能完成的機械師訓練,隨後他花兩年多時間研究蒸汽機原理,試圖實現他的目標,未獲成功;隨後他又投入到汽油機研究上來,每天都夢想製造一部汽車。他的創意被大發明家愛迪生賞識,邀請他到底特律公司擔任工程師。經過十年努力,福特29歲時,成功地製造了第一部汽車引擎。今日美國,許多家庭都有一部以上的汽車,底特律是美國最大工業城市之一,成為福特的財富之都。福特的成功,不能不歸功於他定位的正確和不懈的努力。

反過來說,就算你給自己定位了,如果定的不切實際,或者沒有一種健康的心態,也不會取得成功。

某省有位大學生,大學期間各門功課成績優良,畢業後被分配在一個偏遠閉塞的小鎮上。從夢想的伊甸園,進入平庸、繁瑣的現實,他覺得像從天堂掉進了地獄。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研究生考試上,並將這看成他生活的唯一出路。但是,由於諸多的煩惱困擾,他名落孫山了。為了自己的前途,憑借著強大的意誌一次又一次捧起書本,卻因極度的煩惱而毫無成效。第三次失敗之後,他停止了努力。悲哀、苦惱、絕望將他緊緊地包圍,他開始天天喝酒買醉,不再上班,他的精神已經徹底地崩潰了。短短的四年,竟成了一生的終結。

從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大學生的種種遭遇,都因煩惱而起。煩惱雖然是一種情緒,但卻具有強大的破壞力,一但沾染上它,壓力也就悄然而至了。這樣惡劣的情緒,會讓我們放棄努力。它就會像指揮木偶一樣指揮著我們,使我們生活在痛苦之中。人在煩惱時,可使意誌變得脆弱,判斷力、理解力降低,甚至理智和自製力喪失,造成正常行為不再。煩惱不僅使我們的心靈飽受煎熬,還會摧毀我們的肌體。

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應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

其實,明確了自己的定位,消除自身的煩惱,也是極易做到的事,何談被壓垮呢?

信念是一麵旗幟

信念是一切奇跡的萌發點,所有的成功,最初都是從一個小小的信念開始的。

羅傑·羅爾斯是美國紐約州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他出生在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裏環境肮髒,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在這兒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們從小逃學、打架、偷竊甚至吸毒,長大後很少能從事體麵的職業。然而,羅傑·羅爾斯是個例外,他不僅考入了大學,而且成了州長。

在就職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問他:是什麼把你推向州長寶座的?麵對三百多名記者,羅爾斯對自己的奮鬥史隻字未提,隻談到了他上小學時的校長——皮爾·保羅。

1961年,皮爾·保羅被聘為諾必塔小學的董事兼校長。當時正值美國嬉皮士流行的時代,他走進大沙頭諾必塔小學,發現這兒的窮孩子比“迷惘的一代”還要無所事事。他們不與老師合作,曠課、鬥毆,甚至砸爛教室的黑板。皮爾·保羅想了很多辦法來引導他們,可是沒有奏效的。後來他發現這些孩子都很迷信,於是在他上課的時候就多了一項內容——給學生看手相。他用這個辦法來鼓勵學生。

當羅爾斯從窗台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台時,皮爾·保羅說:“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是紐約州的州長。”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為長這麼大,隻有他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為五噸重小船的船長。這一次,皮爾·保羅先生竟說他可以成為紐約州的州長,著實出乎他的預料。他記下了這句話,並且相信了它。

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麵旗幟,羅爾斯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說話時也不再夾雜汙言穢語。他開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後的40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於成了州長。

信念是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獲得的,相信自己,相信信念,信念能讓人產生奇跡。

在逆境中微笑

一個能夠在逆境中微笑的人,要比一個一麵臨艱難困苦,勇氣就崩潰的人偉大得多。一個能夠在一切事情與他的願望相悖時微笑的人,是勝利的候選者,因為這種心態,普通人是很難有的。

憂鬱、陰沉、頹廢的人,在社會上不受人重視。沒有人願意同他待在一起;每個人見了他,都隻是看看他,然後就會離開他。

我們不喜歡憂鬱、陰沉的人,正像我們不喜歡給我們不調和印象的畫一樣。我們會本能地趨向於那些和藹可親、幽默風趣的人。我們要使人家喜歡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得和藹可親和樂於助人。

人不應該把自己降為感情的奴隸,更不應把全盤的生命計劃、重要的生命問題,都去同感情商量。無論你遭遇的事情是怎樣不順利,你都應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你自己從不幸中解脫出來。如果你背向黑暗,麵對光明,陰影就會留在後麵。

一切學問中的學問,就是怎樣去肅清我們心中的敵人——平安、快樂和成功的敵人。時時學習集中我們的心於美而不是醜,真而不是偽,和諧而不是混亂,生而不是死,健康而不是疾患——這是人生必修的一門功課。

假如你能夠絕對拒絕那些奪去你快樂的魔鬼;假如你能緊閉你的心扉,而不讓它們闖入;假如你能明白,這些魔鬼的存在,隻是你自己為它們提供了方便,那麼它們就不會再光顧你。努力培養愉快的心情。假如你本來沒有這種心情,隻要你能努力,不久就會具有這種心情了。

一位神經科專家告訴人們,他發明了一個治療憂鬱病的新方法。他勸告他的病人,在任何環境下都要笑。強迫自己,無論心中喜歡不喜歡,都要笑。“笑吧!”他對病人說,“連續著笑吧!不要停止你們的笑!最低限度,試著把你們的嘴角向上翹起。這樣不停的笑時,看你感覺怎樣!”他就用這種方法治愈了他的病人。

把憂鬱在數分鍾之內驅逐出心境,這在一個精神良好的人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但多數人的缺點就在不肯放開心扉,不讓愉快、希望、樂觀的陽光照進,相反卻緊閉心扉想以內在的能力驅除黑暗。他們不知道外麵射入的一縷陽光會立刻消除黑暗,驅出那些隻能在黑暗中生存的心魔!

在你感覺到憂鬱、失望時,你應當努力適應環境。無論遭遇怎樣,不要反複想到你的不幸,不要多想目前使你痛苦的事情。要想那些最愉快最欣喜的事情,要以寬厚親切的心情對待人,要說那些最和藹、最有趣的話,要以最大的努力來製造快樂,要喜歡你周圍的人。這樣,你很快就會經曆一個神奇的精神變化,遮蔽你心田的黑影將會逃走,而快樂的陽光將照耀你的全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