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無處不在的習慣/1(1 / 3)

第一章〓無處不在的習慣/1

在現實生活中,習慣無處不在。塗寫的習慣、握手的習慣、簽名的習慣、佩戴飾物的習慣。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習慣,我們不但可以看到習慣的好壞,更能看到習慣背後的心性。習慣就是一麵鏡子,既能照出一個人的麵貌,也能折射出一個人的習性。

習慣動作有習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由於長久的積累自然而然地會產生並形成一些具有某種特定意義的習慣。因為這些習慣是在自然而然當中不自覺地形成的,具有很強的穩定性,所以很難一下子就改正過來。

比如,習慣兩腳自然站立,兩手插在衣服口袋裏,並不時地伸出手來然後又插進去,這種人多是比較小心和謹慎的,凡事想的要比做的多,但由於想得太多,瞻前顧後,行動起來往往畏首畏尾,反而不能大刀闊斧,所以最後的結果反倒多半不會讓人太滿意。在工作、學習和生活當中,這樣的人大多缺少靈活性,為了避免風險,多用一些老套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的人害怕失敗,是因為他們沒有承受失敗的良好心理素質,在挫折、打擊和困難麵前,他們常常是灰心喪氣、怨天尤人,而不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

兩腳並攏或是自然直立,把雙手背在背後,這是一種充分表現出自信心理的姿態。習慣於做這種動作的人,一般來說都具有某一特定的自我優越感,更準確地說是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知識水平,能夠擔當起領導別人的責任而不是被人領導。

與人交往中,在很多時候,除了用語言以外,我們還習慣於用“搖頭”和“點頭”來表示自己對某一事物的看法,是肯定還是否定。經常習慣於做這樣動作的人,雖然很會表現自己,卻也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因為這種表示有些時候會被人誤以為你是沒有真正地用心去聽他人的談話而采用的方法,所以需要注意。一般來說,經常搖頭或是點頭的人,他們的自我意識都是很強的。某一件事情,一旦打算要做,就會非常積極地投入其中,並盡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

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對於某一個問題陷入困境當中,想不到好的解決辦法,在突然之間有了靈感,忽然拍腦袋的習慣。再有就是做錯了某一件事以後,有所醒悟,並對此表示非常後悔,也有拍腦袋的習慣。雖然同樣是拍打腦袋,但部位卻有不同,有的是拍打後腦勺,有的是拍打前額。拍打後腦勺多是處於思考狀態,這種動作的最大目的就是為了放鬆自己,以想到更好的應對辦法;而拍打前額,則多表示事情不管是好還是壞,至少已經有了一個結果。

有些人心裏想的,嘴上說的,手上做的經常會很不一致,比如對於某一件東西,其實他是十分想得到的,但當別人想給予他時,他卻進行拒絕。口上拒絕著,手卻在底下接受了。這種人多比較圓滑和世故,並且能非常老練而又聰明地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使自己與他人保持和睦。他們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輕易地得罪人的,即使得罪了,也會想方設法地彌補,使之有挽回的餘地。

另外,習慣觸摸自己頭發的人,其個性多是十分鮮明而又突出的,他們對是非善惡總是分得特別清楚,並且不肯有一點遷就和馬虎。他們具有一定的膽識和魄力,喜歡標新立異,去做一些比較刺激而別人不敢做的冒險的事。這種人會不時地取笑和捉弄他人一番。他們一般來講都有比較良好和穩定的人際關係,為人處世比較慷慨和大方,不會斤斤計較,所以很容易贏得人心。這種人多比較有心,能夠通過生活中的某一個細節來尋找和製造機會以發展和完善自己。

習慣用腿或腳尖使整個腿部顫動,有時還用腳尖或者以腳掌拍打地麵,這樣的人多很會懂得自我欣賞,有一些自戀情結。但他們比較封閉和保守,在與人交往中會有所保留,並且不太容易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在與人交談的時候,總是習慣打手勢做動作,以對所說的話起解釋、強調和說明、補充的作用,如攤開兩手、拍打手心等。這樣的人,一般來說自信心都很強,具有果斷的決策力,凡事說做就做,有一股雷厲風行的灑脫勁兒,很有氣勢。他們多屬於比較外向的人,在什麼時候都極力想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核心人物。

在抽煙的時候習慣吐煙圈的人,其人占有和支配欲比較強,凡事喜歡我行我素,不被管製。他們大多性格比較外向,愛與人交往,並且仗義和慷慨,凡事不會太計較,隻要能說得過去就可以了。所以這樣的人多易得人心,在他周圍總是團結著一些人。抽煙時愛吐煙圈,其性格在整體上大致如此,另外還可通過他吐煙圈的形狀看出其對某一事物狀況的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如果煙圈是朝上吐的,說明他的態度是積極的,充滿了自信;反之,如果是向下吐的,是表示態度比較消極,沒有多大的自信。

與人打交道,習慣攤開雙手,這在很多時候是表示無奈,很為難的一種動作,旨在告訴對方“我也沒有辦法,你讓我怎麼辦呢”的意思,同時可能還伴有聳肩的姿勢,這從某一個側麵說明了這是一個比較真誠、坦率的人,當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可以直言相告,而不是虛偽地掩飾。

當一個人用手摸後頸時,在很多時候是出現了懊惱、悔恨或是害羞的心理情緒,這種人的性格多是比較內向的,遇到某些事情時,常會以一些動作來掩飾自己的情緒。

在與人交談交往中,習慣自然地解開外衣的紐扣,或者幹脆把外衣脫掉,從這一動作就可以看出這個人在很多時候是非常真誠和友善的,說明他對交談、交往的對象並沒有持太多虛偽客套的禮節,因為在一定的場合,這樣的動作很可能會被誤以為是對對方不尊重不禮貌的行為,而他沒有過多地注重這些,顯然是並沒有把對方當做外人。至於那些一會兒把紐扣扣上,一會兒又解開的人,給人的感覺似乎就不太舒服。而這樣的人多較意誌不堅定,容易給人留下一種優柔寡斷,遲疑不決的印象。

習慣動作顯出來的習性,是無聲的語言,它向人們展示了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和內心世界,所以,絕不可以讓習慣變成了嬌慣。

隨手塗寫的癖好

在現實生活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在極其無聊的時候,喜歡在一張紙上或是其他物體上隨便地塗塗寫寫。

有心理學家指出,這種無意識地亂塗亂寫形成了一定的習慣後,往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性格來。因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正是通過塗寫這個習慣動作顯露出來的。比如:

習慣畫三角形的人,其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多比較強。在絕大多數的時候能夠保持頭腦清醒,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判斷力和決斷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發脾氣。

習慣畫圓形的人,辦事多有一定的規劃和設計,喜歡按照事先的準備行事。他們多有很強的創造力和很豐富的想象力。

喜歡畫多層折線的人,其分析能力比較強,而且思維敏捷,反應速度快。

因為單式折線代表內心不安,所以喜歡畫單式折線的人在很多時候都處在一種相對緊張的狀態之中,情緒不穩定,時好時壞,讓人難以捉摸。

習慣畫連續性環形圖案的人,多能夠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為別人著想。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而且適應能力很強,無論什麼樣的環境都能很快地融入其中。他們對現狀感到滿足。

習慣在小格子中畫上交錯混亂線條的人,有一定的恒心和毅力,做什麼事情都有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

習慣畫波浪形曲線的人,個性隨和,而且富於彈性,適應能力很強,善於自我安慰,遇事願意往好的方麵想。

習慣在一個方格內胡亂塗畫不規則線條的人,說明他的情緒低落,心理壓力很重,但不會產生悲觀厭世的想法,對人生還抱有很大的希望,並會尋找辦法,解脫自己,朝積極向上的方向努力。

喜歡畫不規則曲線和圓形圖形的人,心胸多比較開闊,心態也比較平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但有點玩世不恭。

習慣畫不定型但棱角分明圖形的人,多競爭意識比較強,爭強好勝,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勝人一籌,而事實上,他們也在不斷地為此而努力,並且可以做出巨大的犧牲。

喜歡畫尖角的圖案或紊亂的平行線的人,表明他的內心總是被憤怒和沮喪充斥著。

習慣在格子中間畫人像的人,朋友很多,但敵人也不少。

喜歡寫字句的人,多是知識分子,想象力比較豐富,但常生活在想象當中,有點不切合實際。

習慣畫眼睛的人,其性格中多疑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這一類型的人有比較濃厚的懷舊心理。

喜歡塗寫對稱圖形的人,做事多比較小心謹慎,而且遵循一定的計劃和規則。

習慣於畫有角、兩度空間的四方形、三角形、五邊形等幾何圖形的人,他們多具有十分嚴密的邏輯性,而且是善於思考的。他們的組織能力相當強,但有時也會讓人產生錯覺,認為他們太過於執著自己的信念。他們對那些想改變自己或否定自己意見、看法的人簡直無法容忍。他們在為人處世等方麵多少有一些保守,但在麵對各種事物時多能夠做到胸有成竹,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怎樣做。

喜歡畫三度空間的正方體、三棱錐、球體等幾何圖形的人,他們多比較深沉和穩重,比較現實和實際,性格彈性很大,在大多數時候能夠做到收發自如。在麵對不同的情況時,他們能夠及時地調整自己。他們善於將比較抽象的東西變成具體化、通俗易懂的內容。他們多有很好的經濟頭腦,是一塊做生意的好料子。

習慣畫飛機、輪船和火車的人,從所畫的圖形表麵上理解,他們像是旅行愛好者,希望把各旅遊景點全部看完,可實際上,他們這是在發泄自己的憤怒和挫折感。他們時常會失去希望,而陷入迷茫之中,並且在挫折和困難麵前,表現得很消極,自信心並不強,對自己也不抱什麼希望,而總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習慣畫各種不同麵孔的人,多是借畫畫的過程發泄自己內心的某種情緒。喜歡畫一張笑臉的人多是知足常樂者;皺著眉頭的則恰恰相反,可能是永遠也不會感到滿足;苦瓜臉或是扭曲變形的臉,多代表他們的內心是非常痛苦和混亂不堪的;大眼睛則代表他們的生活態度非常樂觀;一臉茫然,用一個平凡的點代表眼睛,或是一條直線代表嘴巴,則表示心裏有疏離感。

不斷地畫同一個圖形的人,多有很強的獲得欲望。一般來說,這一類型的人的希望變成現實的機會都比較大,因為他們有股不屈不撓的精神,一旦確定了目標,就不會輕易地改變。他們在遭遇挫折的時候可能也會失望,但絕對不會放棄,他們會用最快的速度調整自己的心情,再去爭取。他們有野心也有幹勁,在什麼時候都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

習慣畫花草樹木以及田園景象的人,多是性情溫和而又非常敏感的人。他們對形狀和顏色往往具有比其他人都突出的鑒賞力。這一類型的人多在文學、藝術等方麵具有相當的才華和成就。他們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向往安靜平和的生活。

不斷地寫著自己的名字,練習各種新鮮的字體,這一類型的人自我表現欲望是相當強烈的,可能會為此做出一些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來。他們會經常感到迷茫和無助,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他們不斷地重複寫自己的名字,是一種潛意識的不斷的自我肯定,目的是想克服困擾自己的某種情緒。

無聊的時候,隨手塗鴉的習慣雖然很難引起常人的注意,但仔細揣摸,卻很容易覺察出其中的奧妙。

與人說話的慣例

一個習慣談論自己,包括曾有的經曆、自我的個性、對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態度和意見的人,一般來說,這樣的人多比較外向,感情色彩鮮明而且強烈,主觀意識較濃厚,愛表現和公開自己,多少有點虛榮。

與此相反,如果一個人不習慣談論自己,包括曾有的經曆、自我的性格、對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態度和意見等等,則表明這個人的性格比較內向,感情色彩不鮮明也不強烈,主觀意識比較淡薄,不太愛表現和公開自己,一般具有保守和自卑的心理。另外這種人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如果一個人在敘述某一件事情的時候,隻是單純地在敘述,不加入過多的自我感情色彩,而是將自己置身事外,則表明這個人比較客觀、理智,情感比較沉著和穩定,不會有過激行為。

相反,一個人在敘述某一件事的時候,自我感情非常豐富,特別注意個別細節,則說明這個人感情比較細膩,會一觸即發。

如果一個人在說話時習慣於進行因果和邏輯關係的推理,給予一定的判斷和評價,說明這個人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客觀和注重實際,自信心和主觀意識比較強,常會將自己的思想觀點強加於他人身上。

如果一個人的談話屬於概括型的,非常簡單,但又準確到位,注重結果而不太關心某個細節過程,平時關心的也是宏觀的大問題,則顯示出這個人具有一定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才能,獨立性較強。

如果一個人談話非常注重過程中的某個具體細節問題,對局部的關心要多於對整體的關注,則表明這個人適合於從事某項比較具體的工作。這一類型的人支配他人的欲望不是特別強烈,可能會順從於他人的領導。

一個人談論的內容多傾向於生活中的瑣事,表明他是屬於安樂型的人,注重享受生活的舒適和安逸。

一個人如果經常談論國家大事,表明他的視野和目光比較開闊,而不是局限在某一個小圈子裏。

一個人如果習慣暢想將來,則表明他是一個愛幻想的人,這種人有的能將幻想付諸行動,有的卻不能。前者注重計劃和發展,實實在在地去做,很可能會取得一番成就。但後者隻是停留在口頭說說而已,最終多會一事無成。

在談話時,比較注重自然現象,那麼這個人的生活一定很有規律,為人處世也非常小心和謹慎。

經常談論各種現象和人際關係的人,可能自己在這一方麵頗有心得。

不習慣對人指手畫腳,進行評論的人,偶爾在不得已的時候發表自己的看法,當麵與背後的言辭也多會基本保持一致,這說明這個人是非常正直和真誠的。

對他人的評價表麵一套,背地一套,當麵奉承表揚,背後謾罵、詆毀,表明這個人是極度虛偽的。

有人不斷地指責他人的缺點和過失,目的是通過對比來證明和表現自己。

一般來說,與人談話時切忌把話題扯得很遠,或者不斷地轉變話題,這樣就會讓人覺得你在敷衍了事,而且缺少必要的寬容、尊重、體諒和忍耐。

握手透露的信息

握手,是現代社會人與人交往中的一種習慣性禮節。雖然隻是簡單的動作,但這其中卻也有很大的學問。有專家研究表明,握手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很多信息。

握手時的力量很大,甚至讓對方有疼痛的感覺,這種人多是逞強而又自負的。但這種握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說明了握手者的內心比較真誠和煽情。同時,他們的性格也是坦率而又堅強的。

握手時顯得不甚積極主動,手臂呈彎曲狀態,並往自身貼近,這種人多是小心謹慎,封閉保守的。

握手時隻是輕輕地一接觸,握得不緊也沒有力量,這種人多屬於內向型人,他們時常悲觀,情緒低落。

握手時顯得遲疑,多是在對方伸出手以後,自己猶豫一會兒,才慢慢地把手遞過去。排除一些特殊的情況以外,在握手時有這種表現的人,性格多內向,且缺少判斷力,不夠果斷。

不把握手當成表示友好的一種習慣,而把它看成是例行的公事,這表明此種人做事草率,缺乏足夠的誠意,並不值得深交。

一個人握著另外一個人的手,握了很長的時間還沒有收回,這是一種測驗支配力的方法。如果其中一個人先把手抽出、收回,說明他沒有另外一個人有耐力。相反,另外一個人若先抽出、收回手,則說明他的耐心不夠。總之,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勝算的把握就大一些。

雖然在與人接觸時,把對方的手握得很緊,但隻握一下就馬上拿開了。這樣的人在與人交往中多能夠很好地處理各種關係,與每個人都好像很友善,可以做到遊刃有餘。但這可能隻是一種外表的假象,其實在內心裏他們是非常多疑的,他們不會輕易地相信任何一個人,即使別人是非常真誠和友好的,他們也會加倍地提防、小心。

在握手時,非常緊張,掌心有些潮濕的人,在外表上,他們的表現冷淡、漠然,非常平靜,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非常的不平靜。隻是他們懂得用各種方法,比如說語言、姿勢等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避免暴露一些缺點和弱點。他們看起來是一副非常堅強的樣子,所以在他人眼裏,他們就是一個強人。在比較危難的時候,人們可能會把他們當成是一顆救星,但實際上,他們也非常慌亂,甚至比他人還要嚴重。

握手時顯得沒有一點力氣,好像隻是為了應付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而被迫去做的。他們在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十分堅強,甚至是很軟弱的。他們做事缺乏果斷、利落的幹勁和魄力,而顯得猶豫不決。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引起他人的注意,可實際上,其他人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將他們忘記。

用雙手和別人握手的人,大多是相當熱情的,有時甚至熱情過了火,讓人覺得無法接受。他們大多不習慣於受到某種約束和限製,而喜歡自由自在,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他們有反傳統的叛逆性格,不太注重禮儀、社交等各方麵的規矩。他們在很多時候是不拘小節的,隻要能說得過去就可以了。

握手時,把別人的手推回去的人,他們大多都有較強的自我防禦心理。他們常常感到缺少安全感,所以時刻都在做著準備,在別人還沒有出擊但有這種傾向之前,自己先給予有力地回擊,占據主動。他們不會輕易地讓誰真正地了解自己,如果是這樣,會使他們的不安全感更加強烈。他們之所以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自卑心理在作亂。他們不會去接近別人,也不會允許別人輕易接近自己。

習慣於抽水機般握手方式的人,他們大多有相當充沛的精力,能同時應付幾件不同的事情。他們做事非常有魄力,說到做到,幹脆而又利落。除此以外,這一類型的人為人也較親切、隨和。

像虎頭鉗一樣緊握著對方的人,在絕大多數時候都顯得冷淡、漠然,有時甚至是殘酷。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征服別人、領導別人,但他們會巧妙地隱藏自己的這種想法,而是運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在自然而然中達到自己的目的。從這一方麵來說,他們是很善於攻於心計的。

可見,握手的習慣雖然看似平淡無奇,但通過深層次的分析,我們便能辨出握手的交情與習慣。

坐姿能體現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習慣采取什麼樣的坐姿和座位,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一般來說,要想從座位和坐姿中對一個人有一定的觀察、了解和認識,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麵:

1.他與交往的對象保持多遠的距離;

2.他坐在交往對象的什麼方位上;

3.他采取什麼樣的坐姿。

在交往中,如果有一方不斷地靠近另一方,希望縮短空間的實際距離,這從某一側麵也表示出了他想拉近彼此之間心理上的距離。如果一方與另一方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而且也沒有拉近空間實際距離的任何暗示,則表明他想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

坐在交往對象的什麼位置上,這對於觀察、了解和認識一個人也有很大的關係。彼此麵對麵地坐著,可以使雙方都處在最佳的位置觀察對方,同時也表示了對對方的尊重。但是這樣坐,很容易引起視覺上的衝突,形成對峙的局麵。所以偏離正對著的位置,稍稍往旁邊偏一下,往往會產生更強烈的親密感和共同感。

並排坐著的人,如果改成麵對麵坐著,表明彼此之間有所猜測,產生了矛盾,當然,也有可能是對某一個話題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急於想知道其全部真相。相反,如果由麵對麵坐著,改成了並排坐著,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彼此之間心理的距離正在不斷地縮小。

人們向外界傳達自己內心思想感情的方式並不僅僅是語言一種,坐姿也是一種方式。它常常在人無法準確地用語言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時,起一種補充和說明的作用,從而讓外界更好地領悟,以便了解和認識一個人。

習慣斜躺著與人講話的人,多是具有某種能力或實力的人,或者也可以說他有斜躺著說話的資本。他這樣說話有人聽,換成一般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因為這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表現。這種人因為自己所處的地位決定了他會有一種自我膨脹,居高臨下的優越感。他們即使有一定的權勢、能力和實力,在很多時候也並不一定會得到下屬真正的擁戴,這是由於他們經常對人頤指氣使,沒有起碼的尊重而造成的。

在談話中,經常挺直了腰,探著身子聽的人,不一定是對方的談話內容很有興趣,能夠吸引人,所以他會提高注意力,這種表現很有可能是一種恭順行為,是為了取悅對方。

在座位上坐下以後,習慣立即翹起二郎腿的人,若是女性,說明她很希望交往的對象能夠給予她過多的關注;若是男性,多表明他的內心有很強的對抗意識,絕對不會心甘情願地輸給對方,同時也反映出他較為自信和隨便的性格特征。

坐著的時候,習慣雙腿緊緊並攏,這樣的人膽怯、害羞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他們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往往很差,需要長時間的調節,而在沒有調節過來之前,往往對所處的環境充滿了局促和不安,表現在動作上就是一舉一動都顯得很僵硬和呆板,讓人看了不舒服也不美觀,並伴有緊張和焦慮的感情。這樣的人大多自信心不是特別的強,但一旦適應了所處的環境,一切也都會隨之改變。

習慣雙腿不斷地相互碰撞或是抖動的人,說明他們此刻的心情是很不平靜的,可能在思考什麼方法和策略。這種動作在有問題發生時,是下意識的,一般人都會有所表現,但如果沒有發生什麼比較讓人勞神的事情還有這樣的表現,則說明這個人比較暴躁、易怒,不夠沉著和冷靜,也缺乏耐性。

習慣大腿叉開,兩腳跟並攏或者是保持並不太大的距離,這種坐姿多出現在身體比較肥胖的人身上,而且多是男性。如果換作是女性,則顯得不雅。這樣的男性大多很有男子漢氣概,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或成就。在談話中,采用這種坐勢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優越感,這種優勢感再附加一定的勇氣和果斷力,使得這種人一旦考慮要做某一件事情,就會很快地付諸行動,而不會輕易地改變決定。他們一般都有比較強的自信心,屬於外向型的人,在任何時候都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核心式的人物。

習慣斜躺著,雙腿伸直,雙手枕在頸後,這是一種讓人看起來相當輕鬆的姿勢,但做出這一姿勢的人心裏卻並不一定真正的輕鬆,他們很可能對他人充滿了懷疑,內心深處也極度地不安。這一類型的人,可能有自卑心理,從而導致對外界產生一種抵觸情緒。他們並不是十分地容易溝通,若想和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多需要采取一種低姿態,去討好他們。

習慣坐著的時候兩腿交叉,雙臂張開,這一類型的人大多是相當沉著和冷靜的,他們的隨機應變能力比較強,在突發事情麵前往往能夠迅速地做出反應。而除此以外,他們還具有一定的胸懷,善於接納他人的意見,但他們卻很少樂於把自己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讓他人更多地了解自己。他們善於對他人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和觀察,然後再與之接觸。

習慣坐著的時候雙腿交叉,雙臂也交叉,這一類型的人大多缺乏冒險精神,而樂於遵循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章製度。他們缺乏責任感,從來不會輕易地向他人允諾什麼。而且安全意識差,總是想著尋找一個非常保險的避難所。

習慣雙腳著地,微微分開,這一類型的人多比較認真、實在,做事情腳踏實地地讓人放心。他們有較強的取勝欲望,從來不會輕易地就向誰服輸。他們在很多時候能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清醒,對自我要求很嚴格,從不會放縱自己,對那些無視道德法律的人常常不屑一顧。他們做事多講究一定的先後順序。

習慣坐著的時候,雙腳著地,分得很開,這一類型的人,大多開放、熱情,至情至性,常輕鬆自如,任何人與他們在一起都會有相當好的一種感覺。他們的臉上經常帶著笑容,待人真誠,所以會有許多人願意與他們交往,他們也會有很多不錯的新老朋友,人際關係相當不錯。他們對任何事物常能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寬容和忍耐力,能夠對他人的談話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是很好的聽眾。

坐著的時候,喜歡把雙手放在腿上,這一類型的人,在言談舉止、衣著打扮等各個方麵都是相當傳統和保守的,他們對人有非常周到的禮貌,為了表示對他人的尊重他們甚至強迫自己違背真實的意願去做一些事情。他們說話辦事雖然都相當小心,但有時顯得過分拘謹,從而給人造成一種相當不自然的感覺,甚至會讓人產生某種誤解。

把雙手放在屁股下邊坐著,這一類型的人,常具有很沉重的心理,但又總是竭力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讓它發作。

坐著的時候,把兩隻手放在兩隻腳中間,這一類型的人常有許多期待,但卻並不付諸行動將這些期待變成現實,而隻是一味地等待。在絕大多數時候,他們都處在相當被動的位置。

總之,一個人的坐姿就是一個人的形象。養成了良好的坐姿習慣,便能形成良好形象,所以,日常坐姿絕不可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