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呢?請你看看他的頭吧!”
朋友指著杜鵬的禿頭,仍然大笑不止。
“可是年輕人中也有禿頭的啊!”
“哎!小姐.他這禿頭啊!乃是年齡所致!”
“不過.我怎麼看都覺得他不過二十七八歲.是不是實際年齡稍大一點?”
“不隻稍大一點。我已經四十多歲了。”
始終微笑不語的杜鵬.終於開口說話解了她的疑惑。
“有那麼大嗎?看起來真的像二十七八歲。”
那個女孩看起來一臉的認真。
杜鵬說:“每當想起那一天的情形。我就覺得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令我全身舒暢。她那種正視著我的眼睛,以執著而認真的表情稱讚我的態度,即使是一聽就能聽出的假話.也讓人不得不接受她的這種讚美。”
是的.能如此真心誠意稱讚男人的女人.一定會為男人帶來好運。以前麵的那個例子來說.經過自行車修理鋪老板娘的一再“肯定”.那位編輯似乎覺得自己的腿真的變長了.甚至獲得一種快樂,一種自信。這就是能使男人在意想不到之處,產生自信的奇妙力量。而這與心懷不軌的刻意奉承,又有根本上的差異.也就是說,唯有真心的讚美,才能令人動容,才能產生力量。幸福感言讚美如一粒種子,會在人心裏長出自信的大樹。而一個懂得讚美的女人就是一位辛勤撒播這粒種子的天使。留一點無關緊要的毛病讓上司挑
細心認真.做事盡善盡美、無可挑剔是女人的優點。但有時未必是好事,那些故意露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破綻讓上司挑的女人,也許更聰明,更能得到上司的青昧。
邢慧敏和柳潔是大學同班同學.畢業後又應聘到同一公司同一部門工作。每當邢慧敏向領導請示彙報工作時.總是麵麵俱到,生怕叫領導看出問題,挑出毛病。而柳潔卻有的時候出一些小錯誤.且經常會讓上司發現.因此導致上司對其進行一番具體評判指導。同一項工作。邢慧敏總是想方設法自己去獨立完成,而部門的其他人總是非常願意幫助柳潔.甚至上司也經常地對柳潔的工作予以指點。邢慧敏與柳潔大學相處4年.對她非常了解。在邢慧敏的印象中,柳潔是一個非常細心的人,而且具有很強的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真沒想到一參加工作反而不如以前了。同事們非常喜歡和柳潔交往。上司似乎並不因為柳潔的粗心大意而不滿.而且有什麼問題還特別願意找柳潔商量,至於對待邢慧敏總是不冷不熱。一來二去.柳潔在部門的地位不知不覺地有了提升.大有未來主管的趨勢。而邢慧敏呢,雖然工作依If{十分努力.卻總是無法得到上司的青睞,邢慧敏對此十分困惑,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優秀。而一個絕對可以贏得他人歡心的方法就是以不著痕跡的方法讓對方明白.他是個重要人物。因此你要千方百計地讓他表現出他引以為榮的方麵。在上司的意識中.自然會覺得自己要比下屬能幹.所以通過對下屬的工作指導等來證明這一點。下屬某些方麵的錯誤.在上司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因此他也十分願意對下屬指點一二.既展示了他的才能,又樹立了他的威信。如果沒有機會表現.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件苦惱的事。
邢慧敏想把每一件工作做得盡善盡美.不讓上司挑出一點“毛病”。主觀上是好的,但客觀上卻沒有給上司留下“發揮”的餘地。此舉可能使上司產生這樣的想法:你總是比我高明。這種想法會使上司產生一種危機感.他就會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比下屬高明。雖然未必會給她穿“小鞋”,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決不會提拔和重用她的。
而柳潔則深知其中奧秘,在上司麵前總是有意識地顯得有些不成熟,從而引得上司對其工作評頭論足。而上司也由此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顯示了比下屬的高明之處。從中找到了“感覺”,自然也就願意對柳潔的工作加以關照。因此,柳潔受到上司重視也就是必然的。
上司之於下屬,既掌握著權力,又需要有威信。為了鞏固權力。則需要不斷地樹立威信.而作為下屬且有心計的女人要心領神會.適當地露出一些破綻加以“配合”。既滿足了上司的願望.同時也能從中將上司的長處學到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善良純真的女人最能贏得人們的愛憐。而社會的複雜性.決定了一個有心計的女人更易獲得成功。幸福感言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運用此法也一樣,不要太過分,超過一定的限度。“破綻”過大、過多或過頻則會給上司以能力太差的感覺,得不償失。濫充好人的女人麻煩多
一個真正樂於助人的女人,她不是盲目的.她懂得一點:要幫助值得幫助的人,而且是在他們應該得到協助時才施予援手。有位女士給專欄作家蘭德絲寫信.向她請教該如何應付老是向她借東西卻從不歸還的婆婆。這位體諒別人的女士總是對婆婆的得寸進尺保持沉默.因為她不想破壞這種良好的婆媳關係,何況她婆婆在她嘴裏仍是個“好人”。蘭德絲給她提供了一個得體的建議:“除非你挺直腰杆拿出勇氣解決這問題,否則一輩子都要麵對它。”
許多女人的情況也和這位女士類似,她們渴望在別人心中留下好印象.以至於表現得過度仁慈,寧可增加自己的情緒困擾,也不去傷害別人的感覺。有些女人擔心受到排斥,所以常常對別人有求必應。其實,她們不知道,偶爾的拒絕,也許能徹底改善自己這種被動的處境。
經常渴望幫助別人的心理.有時會轉化成希望討好大家的心態。這種傾向往往起源於自卑,而且可能招致嚴重的後果。英國演員錢德勒說:“喜歡充當好人比酗酒更會擾亂生活,許多心地善良的人說什麼就是不敢拒絕別人的要求,他們總是擔心別人,經常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遷就別人,卻從來不做自己想做的事。”
由於女人善良的天性,時常會掉進這種陷阱。偶爾寬待他人固然無可厚非,但若經常這樣,別人就會老是期望你這麼對待他們。你對別人越好,他們越是得寸進尺,所以有時還是得拒絕再給別人任何好處,直到他們懂得報答為止。
為了討好別人而在應該拒絕對方請求時答應效勞.這樣的女人,隻會給自己製造痛苦。如果你是個什麼也不在乎的女人,別人就會想方設法地占你的便宜,看看能從你身上榨取多少好處。不要因為對方是你的朋友,就覺得你有義務答應她的請求。應該斬釘截鐵地告訴對方.你可不是為了伺候他們而存在的。
清清楚楚說出是否答應他人的請求.可讓對方了解你的個性與立場。不要為了遷就別人假裝同意他們的要求.滿足他人的欲望,這樣不但浪費自己的時間、體力和金錢,也會犧牲個人的快樂與健康,最後還會為了答應那項要求痛恨自己和別人。
作為一個女人,不要強迫自己善待大家,如果你這麼想.就會拚命為別人付出.卻忽略了自己,那麼你的生活就會受到很大影響,你會活得很累,其實這不是你應盡的義務。
要幫助值得幫助的人,而且是在他們應該得到協助時才伸出援手。這樣,你才會是一個活得非常充實愉快的女人。而且也不會讓別人養成隨便依賴人的壞習慣。幸福感言
做好人,但不濫充好人。你可以做一個樂善好施的好女人,但不必做一個有求必應,完全犧牲自己反而讓別人養成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的壞習慣的好女人。多留餘地路好走
一帆風順的女人極少.大多數會或多或少遇到困境。怎樣渡過困境,就要看你在平日的所作所為了。所以,遇事多留餘地,就顯得很有必要。
《紅樓夢》中的大觀園,雖然顯得富麗堂皇、景色優美,但生活在其中的人卻個個心有委屈,惶惶度日.不得不有一些特別的心計。就拿平兒來說,雖然她是一個極聰明極清俊的好女孩兒,但是卻落到了賈璉、王熙鳳手裏,一個俗得要命,一個心狠手辣.而且夾在兩人中間,左右難得做人,經常無故受到傷害。這一點就連寶玉都時常感念.歎她並無父母兄弟姊妹,獨自一人應付賈璉之俗、鳳姐之威,競能周全妥帖,真是非常難得。
活著讓人感念。這在大觀園裏本身就是一種成功。況且平兒活在權力爭鬥的中心.時常與心狠手辣的鳳姐為伍.不為虎作倀也得裝腔作勢幾聲,若是無自知之明者,狐假虎威,仗勢欺人,也能在大觀園裏做個盛氣淩人的“二奶”.一時半會兒擺擺架子,抖抖威風。但是.若這樣,平兒也就不是讓人們時常感念的那個女孩了.而她的最後下場也必定比王熙鳳更慘,一旦失勢遭人指罵還算運氣.說不定會弄得個人不人鬼不鬼的結局。
其實.平兒有點像“暴君”手下“二把手”的角色,在王熙鳳掌管大觀園生死大權的日子裏,平兒的地位既優越又尷尬。說優越,她是賈璉的愛妾,鳳姐兒的心腹,裏裏外外,誰敢不對她畏怕三分?要說尷尬,自然是夠尷尬的了,除了二位主子的不得人心之外,她自個兒並無威勢,身不由己,不能不做一些違心的事.說一些違心的話。在這種情況下,關鍵就看平兒如何在委曲求全中把握自己,在忍辱負重中照顧他人了。雖然不能在人生的一時一地爭強好勝.但願能在審時度勢時保全自己。平兒做到了這一點。
平兒除了做事不流於俗蠢之外,還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就後者來說,她明白賈璉夫婦的為人,更明白眾人對他們,尤其對王熙鳳的憎惡之情。所以,她在處事為人方麵一直為自己留餘地留後路,絕沒有犯鳳姐所說的“心裏眼裏隻有了我.一概沒有別人”的錯誤,更不像鳳姐那樣把事做絕。處在如此險惡尷尬的境地,如果說平兒的讓人感念有什麼訣竅的話.那麼此處便是。她對鳳姐得順著脾氣摸.讓鳳姐信任她.但是對於眾人決不依仗權勢,趁火打劫,而是時常私下進行安撫,加以保護,一方麵緩和化解眾人與鳳姐兒的矛盾.另一方麵做了好人.為自己留了餘地和退路。例如在第三十九回中。正值眾姐兒坐著吃酒.平兒喝了一口就要走,原本是怕鳳姐不開心.但是在李紈出口就是“偏不許去,顯見得隻有鳳丫頭,就不聽我的話了”的情況下.又正碰上婆子來傳風姐的話,要平兒早回少喝酒.平兒就顯得毫不含糊.即口應付:“多喝了又把我怎麼樣?”坐下來隻管喝隻管吃.順應了眾姐妹的意思.並非眼裏心裏隻有“楚霸王”式的鳳丫頭(李紈語)。再例如在很多情況下,平兒在處理一些事情時,就比鳳姐兒寬容得多。能放一馬就放一馬,結果在下下上上贏得了人心。李氏曾對平兒說道:“有個鳳丫頭,就有個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總鑰匙。”卻不知平兒待人接物倒有一把自己特殊的鑰匙。
平兒多留餘地的處世方式終得回報。鳳姐死後,大觀園雖一片敗落,但平兒卻多次獲得眾人幫助而渡過難關。幸福感言
一個聰明的女人,絕不會堵死自己的後路。使自己的生命之舟沒有掉頭的餘地,眼睜睜看著它駛向滅亡。武則天——智謀和做人的完美結合成就了一代女皇
一個女人的成功.其實就是做人的成功。她們用高超的智慧,高明的為人處世藝術,把自己的人生推向輝煌的極致。
中國唯一的女皇武則天.一個弱女子在當時那種社會環境中,竟能登上中國最高的權力寶座,堪稱奇跡。這和她無與倫比的智謀及高超的做人藝術是分不開的。
武則天做大周皇帝時.狄仁傑和婁師德同時擔任宰相。但狄仁傑總是想方設法排擠婁師德,兩人麵和心不和。自己倚重的兩個大臣不和.這極可能危害到社稷安全.武則天心裏雖有些擔憂.但她不動聲色,暗覓調解兩人關係的良機。
有一天,武則天召見狄仁傑,在議完朝事之後突然問他:“我信任並提拔你。你可知道其中原因?”
狄仁傑答道:“我憑文才和品德受朝廷重用,不是平庸之輩,更不靠別人來成就自己的事業。”
武則天沉思了一會兒.對狄仁傑說道:“其實,我原來並不了解你的情況.你之所以有今天,之所以會得到朝廷的厚遇,全靠婁師德的推薦呀!”
隨後,武則天命令侍衛取出一個竹箱,找出約十件關於婁師德推薦狄仁傑的奏本,賜給了狄仁傑。
狄仁傑仔細地看完奏本,不由得滿臉慚愧。多年來,自己一直在想方設法排斥婁師德,甚至想把他趕出京城,沒想到他卻一直在皇上麵前舉薦自己。
想到這裏.狄仁傑連忙跪倒在地,惶恐地向武則天承認自己有罪。武則天並沒有責備他,而是原諒了他。此後,狄仁傑拋棄了對婁師德的成見,二人共同輔佐武則天,將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條。武則天不動聲色.隻輕描淡寫的一招便化解了狄仁傑與婁師德的恩怨.足見她駕馭臣子的高超智謀和做人藝術。
武則天的智慧和做人藝術還體現在她善於利用柔弱的女性氣質去打敗男性對手。
武則天年輕時曾被貶到感業寺削發為尼。太宗的兒子李治,也就是唐高宗.一次去感業寺,武則天便抓住機遇,百般在李治麵前表現女人的溫柔、美麗,令李治心馳神往。李治繼位後,便以進香為名急急忙忙地前往感業寺,去看想念已久的武則天。
進香完畢.當武則天奉詔來到李治麵前的時候,李治不禁大吃一驚。他看到,武則天依然娉娉婷婷,姿色不減當年,但眉宇間卻隱藏著無限惆悵。武則天見李治已動容傷神,就更加表現女性的柔弱.她行禮過後,半晌無言,隻是默默流淚。李治心軟,往昔的舊情.今日的重逢,使他頓增對武則天的憐愛。他親手為武則天拭去臉上的淚水.安慰說:“朕未嚐一日忘情,隻因喪服未滿,不便傳詔。今日到此,便是為了重敘舊情。”
武則天一看李治已動情,便抓住機遇情深意篤地向李治述說了別後的情思,傾訴了她的思念、痛苦和愁悶。她雖沒有乞請皇上傳詔,但那感人的話語深深地打動了高宗李治的心。他向武則天表示一定爭取盡速傳旨.召她回宮。
不久,武則天便被李治召回皇宮。從此,她在自己精心設計的征途上,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最高峰。幸福感言
先做人,後做事。一個幸福快樂的女人,一個功成名就的女人,都是懂得做人藝術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