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褲襠巷這個名字實在不大文雅,叫起來也拗口,似乎總給人一種下作的感覺。小夥子出來追大姑娘,丫頭外麵談男朋友,人家問起來,家住什麼地方?褲襠巷。說出來麵孔上總有點難堪兮兮。其實,蘇州城裏稀奇古怪的地方名字多得很,狗屎弄堂貓屎街,照樣出狀元,住大老爺。
褲襠巷原本不叫褲襠巷,叫天庫巷,響當當的名字。傳說很早以前,這地方地勢低濕,陽氣不足,老百姓裏多有患風濕病的,唐朝周真人為民禳災,在此地建壇,一時間香火興盛。城裏城外不少人家貪圖這裏風水好,有仙氣,都來建房落戶頭,開店肆辦作坊,才有了這條街,取名天庫。
天庫巷難得一塊風水寶地,來造房子落戶的人家,自然全是頭挑的貨色。頭挑的料作,頭挑的匠人,頭挑的格式,頭挑的做工,你比來我比去,你造三進我砌五進,你用陸墓金磚,我用黃楊紫檀,你雕梅蘭竹菊,我刻鳳穿牡丹。一時間深宅大院,雕花大樓,一宅宅豎起來,雕梁畫棟氣勢峻峨,磚雕庫門玲瓏剔透,鏤花長窗雕工精致,著實水平,著實叫人眼熱。小巷在高牆大院夾峙中,愈發顯得進深、威風、氣派。自此,天庫巷日益發落,到唐朝白公刺史辰光,蘇州城裏老百姓唱蘇州城“蘇州七堰八城門,七塔八幢九饅頭①,三橫四直泊舟航,三宮六觀十八坊”。天庫巷方圓左右的老百姓唱天庫巷“人間門,進天庫,井挑巷,巷挑井,店肆開,人客來,茶社酒坊鬧稠稠”。這種土裏土氣的民歌民謠雖說不如文官才子寫的什麼“朱戶千門室,丹楹百處樓”,什麼“市河到處堪搖櫓,街巷通宵不絕人”的句子有味道,但不過土也有土的滋味。
天庫巷經過幾朝幾代,到了明朝某年某月某日,一位巡撫大人路經天庫巷,天上下雨,地下潮濕,石卵子打滑,轎夫跌倒,巡撫大人從轎子裏跌出來,一手捂住額骨頭,一手捏牢褲襠,氣急敗壞叫了一聲“哎呀褲襠”。這個狼狽的跟頭和這句有失身份的話,偏巧被弄堂裏一個煙花女子聽見,熬不牢“撲哧”一笑,這一笑,笑出一樁風流事流傳下世。老百姓不喜歡這位巡撫大人,便“褲襠褲襠”叫開來,嘲笑大老爺。褲襠巷裏現今的住戶,一到熱天乘風涼,就要聽喬老先生講這段故事,講得活靈活現,煞有介事。說是老古書上看來的,旁人沒有見過什麼老古書,雖是將信將疑,卻也沒根據反駁。
據說天庫巷被叫做褲襠巷之後,風水敗了,名聲臭了,街巷裏茶坊酒樓,饅頭渾堂自然不少,可是堂子、賭場愈加多,後來人稱褲襠巷十家店肆三堂子。說是那辰光,浪蕩公子賣×貨,滿弄堂晃蕩。
到了清朝乾隆年問,蘇州吳世恩金榜有名,中了頭名狀元,回來就買下褲襠巷三號那宅房子。蘇州城裏好宅大宅多的是,可以說條條弄堂藏金屋。吳世恩的老宅在馬家巷,中了狀元買新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體,可是,狀元買宅,東不看西不買,南不揀北不挑,偏生看中褲襠巷裏這宅房子,說起來還有一段
①饅頭:浴室。古代浴池頂作拱形,俗稱饅頭渾堂。故事。吳世恩中了狀元,後來做了大夫,專門教太子讀書,在皇帝麵前十分得寵。有一回,皇帝和他拉家常,問起他蘇州的老宅在玄妙觀之東還是之西。吳世恩心想皇帝真正不得了,中國這樣大,皇帝連蘇州玄妙觀的方位肚皮裏也清清爽爽。一時心急慌忙,講在玄妙觀之東。皇帝龍顏一開笑了。等事體過後,吳世恩回想起來,嚇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家的老宅在馬家巷,明明是玄妙觀之西,怎麼會講出在玄妙觀之東呢,這不是犯了欺君之罪麼。吳世恩嚇得嗦嗦抖,神經倒還清醒,馬上尋出理由告假回蘇州,急急忙忙到玄妙觀東麵和馬家巷差不多位置的弄堂裏尋房子,先尋到北麵一條肖家巷,看見一宅現成貨,可惜這宅房子太小。吳狀元北京城裏做大官,蘇州城裏名氣響,回老家自然要講排場講氣派了,耀武揚威。看不中肖家巷這宅房子。也幸虧得當初吳世恩沒有買下這宅房子,倘是買下來,後來一位名聞天下的女人賽金花就不可能住到肖家巷來了。吳世恩看不中肖家巷的房子,再往南去,尋到褲襠巷,三號那宅房子,一看就中。當時家人有所猶豫,告訴說,褲襠巷風氣不靈,名聲不好。吳世恩怕的是“欺君之罪”,而不是什麼名聲風氣。家人好心不得好結果,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再多嘴。吳世恩買下房子才算定心,一身輕鬆回京城。
老法裏的規矩,男人進京做官,大房要守老家老宅的。吳世恩在褲襠巷買的大宅,自然是歸大房住。那辰光的做官人,一般有個三房四妾,不稀奇的,也是一種風氣。隻討一個女人,總歸好像沒有派頭,鄉下人兮兮的。吳世恩做了大官,除了大房守在蘇州老宅,二房三房隨去北京,住在西單米氏胡同,也是顯赫得不得了的大宅。四房小姨太太就在蘇州城裏偏僻一點的地方另外買了一宅房子,買幾頃田收租,安幾個下人服侍,消消停停,福享終身。不過這份福氣,現今的小姑娘恐怕是不肯要的。拿現在的話來講,就算有金項鏈金耳環金戒指,貂皮大衣迷你裙,一日到夜關在屋裏,戴給啥人看,穿給啥人看。不過那辰光盼女人,像吳世恩四房這種小家人家出身的女兒,修到這等地步,著實讓人眼熱煞了。
大房安頓在褲襠巷三號,自然要比四房風光得多。
褲襠巷雖然風氣不好,民居住宅是不差的。三號這一宅,做狀元府,一點不推板①。想起來吳狀元一舉成名,京城裏做大官,這種人家買下來的房子,總歸不會是蹩腳貨。
吳家大宅,光是大門就氣派得不得了,八扇頭的牆門一字排開,牆門木料全是上等銀杏木。進大門一方天井,天井後麵又是八扇牆門排開,開進去是門廳,也就是現在講的門堂問。門堂間西麵有一過道。方磚鋪地的過道夾在高牆之中,幽深陰暗,延進去二百多公尺長。過道中央原本有一口暗井,住家怕小人出事體,老早就封起來不用了。過道南北通,把大宅分作東西兩落。東麵一落總共六進,前麵四進分別為門廳、轎廳、大廳、女廳,這四進的房子格式大致相同,全是三開間的門麵。這種老房子的開間,不像現在房子的開問,頭二十平方碰頂‘『。老早辰光這種大開問,一問小至三四十平方,大至七八十平方,氣勢龐大,派頭十足。開間牆頭大都是木板壁,也有粉牆,門前一排走廊,走廊有落地排門窗。走廊前一方天井,廳後各有一座清水磚雕門樓,用來隔開前後兩進。廳前門框上各有四字題款,門廳上方一幅匾額,是道光皇帝親筆題的四個字: “吳大夫第”。用金粉寫在紅木匾額上,轎廳上的“祖孫鼎腳”也是皇帝題的款,大廳上是“天賜純嘏”②。女廳後i麵有一座小花園。園中有假山魚池,早先還有一幢五樓五底的房子,坍塌以後,改成一條旱船形狀的宅屋,旱船後來遭難焚燒以後,就再
①推板:蘇州方言,意為相差或差,壞。
②嘏:音q,古時文言書麵用語,同“福”。也沒有造起來,那一塊地方也就空落了。再後麵就是灶間,也有三開間門麵的地盤,東西各有兩口三三眼灶。據說吳家頂興旺的辰光,光上灶下灶就有十來個下人。
西落總共有三進。第三進是住宅,有六開間。住宅往前,叫紗帽廳。這紗帽廳是全宅頂好的房子,前後各有一方天井,前大後小。紗帽廳前麵那一進叫鴛鴦廳。鴛鴦廳有四開間外加一隔廂,房間也全是紅木地板,鏤花長窗。除了東西落以外,還有一些零碎房屋,質量稍許蹩腳一點,是賬房先生和其他下人住的。整個住宅區後麵有一座大花園,叫風池園。園中亭台樓閣,湖石假山,荷花魚池,九曲小橋,長廊花窗,樣樣齊全。據說吳家頂興的辰光,光光被稱做“富貴花”的牡丹花就有三十五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