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須成為拿破侖,你麵臨的困難也沒有越過阿爾卑斯山那麼大,你隻需要在麵對困難時,對自己說:“我一定能成功闖過去!”2.體驗“我能行”的過程有一個寓言故事:
兩隻青蛙在外出覓食時,不小心掉進了路邊的一口牛奶罐裏,罐很深,裏麵的牛奶足以使青蛙遭到滅頂之災。一隻青蛙想:完了,全完了,這麼高的牛奶罐,我永遠爬不出去了。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隻青蛙看見同伴沉沒在牛奶中,並沒有沮喪,而是不斷對自己說:“上帝給了我堅強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跳出去。”他每時每刻都鼓起勇氣,一次一次奮起、跳躍——生命的力量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搏擊和奮鬥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它突然驚訝地發現腳下粘稠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原來,它反複地踐踏和跳動,已經把液狀的牛奶變成了奶酪!不懈的奮鬥和抗爭終於贏來了勝利。它輕盈地跳出牛奶罐,回到池塘,繼續它自由自在的生活。
失敗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是一個階段,而非全部。正在經曆的失敗,是一個“尚在經受考驗”的過程。3.堅定“我能行”的信念“再堅持一下”,是區分“我能行”和“我不能”的標誌,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堅定信念。毛澤東曾經說過:“成功往往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4.感悟“我能行“的意境“我能行”的信念要銘記在你心中。“我能行”的人,並不是獲勝的機會多,而是經曆的挫折多,在挫折中感悟得多。激勵自己,給油箱加滿油有這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太婆。一天晚上,她的一個孫子和一個孫女跟她睡在一張床上,半夜裏,有人高聲叫喊,“不好了,著火了”,老太婆未及思索,左手挾孫子,右手挾孫女,箭一般地從房子裏衝出去……當她停下來時,才發現周圍的人都用驚奇而敬佩的目光注視著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在絕境或遇險的時候,會展示非凡的能力,這就是潛力。人沒有退路時,就會產生爆發力,這種爆發力就是潛能。一個人竟有90%的潛能來開發出來,如果它全部爆發,那該是多麼驚人之力啊!
很多時候,人們躊躇不前,隻是因為害怕而不去做,要想成功,你得首先從自我激勵開始。但是同時,你必須走出以下幾個認識誤區。1.不要空等自己想動時才動一些人不想行動,但又不承認自己不行動,便說我現在不想動,等我想動的時候再動吧!其實隻要認準了這是一件該做的事,現在就行動起來,你的感覺會跟著你的行動走。2.等弄清問題的解決辦法之後再幹一個人如果等搬掉所有的障礙才能行動,那就什麼也幹不成。一個青年,一直認為自己的事業不成功是由於鼻子不好看的問題,並確信,一旦他的鼻子好看起來了,那什麼事便不在話下。但他不可能這樣做,因為鼻子已不能再整形了。3.問自己最遲什麼時候開始其實,人畢竟不會越來越年輕,你可以把你的目標公之於眾,給自己一點鞭策力,要有緊迫感,不要問自己“我最遲什麼時候開始”,而要問自己“我最快什麼時候能開始”!一些自卑的人在行動之前,把困難想象得難以逾越,其實,當你行動起來時,克服困難的力量是難以想象的。例如,要使一輛靜止的火車啟動起來,隻需在驅動輪前裝一小塊木板就足夠了,但如果火車以60英裏時速行駛,可以衝穿6公尺厚的鋼筋水泥牆。在我們不斷塑造自我的過程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是選擇樂觀的態度還是悲觀的態度。我們思想上的這種抉擇可能給我們帶來激勵,也有可能阻滯我們前進。清晰地規劃目標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塑造自我卻不僅限於規劃目標。要真正塑造自我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必須奮起行動。莎士比亞說得好:“行動勝過雄辯。”
人的內心中常常存在著需求激勵的欲望。我們每個人無論多麼堅強,都需要勇氣、力量和希望,缺乏激勵就會導致沒有足夠的熱情。。
心理學家史金諾經由動物實驗證明:因為好行為受到獎賞的動物,其學習速度快,意誌力也更持久;因為壞行為而受到處罰的動物,則不論速度或持久力都比較差。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研究發現,一個沒有受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後,所發揮的作用相當於激勵前的3~4倍。這種激勵,要通過本人或外部的刺激來完成。人生的成長,有時需要師長的幫助、大眾的扶持、領導的提攜、朋友的勉勵。但是光靠別人,就像僅僅往血管裏注射營養劑,是不能從根本上強身健體的,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事業上的成功者,大都是掌握自我激勵方法的人。
張海迪在她人生奮鬥的曆程中,所承受的痛苦與壓力是常人難以忍受的,而當困難壓頂的時候,她總是用保爾、吳運鐸等英雄事跡激勵自己,去戰勝病殘,堅強地生活下去。
一旦掌握自我激勵,自我塑造的過程也就隨即開始。要甘做小事,但必須即刻就做。塑造自我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兒做一點,那兒改一下,將使你的一天(也就是你的一生)有滋有味。要知道今天是你整個生命的一個小原子,可能會影響你一生。
大多數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富有意義,但我們不是在幻想中生活。我們越是認為自己有充分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越會在這種沉醉中讓人生中的絕妙機會悄然流逝。隻有重視今天,自我激勵的力量才能汩汩不絕。
生活就像是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對待生活中的困惑或不如人意之事,不要一味地忍讓或逃避,要激勵自己去克服它,戰勝它。有人說,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給自己設立一個人生目標,鼓勵自己為了這個目標而奮鬥。無論艱難困苦,無論挫折壓力,都要去戰勝和克服它們,為達到目標奮鬥到底。生活中的每個人大都不甘心平庸一生,每個人都向往幸福的生活,希望有充足的財富,有成功的事業,有美好的愛情,有健康的身體。這一切都要自己去努力追求,在追求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艱難困苦都要靠自己去解決。當感到吃力時,不妨激勵自己,給自己鼓掌,為自己打氣,這樣才不至於半途而廢,才能永不放棄,直至成功。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銘記:當你失意落魄時,不要灰心,適時激勵一下自己,會使你精神重振,生機勃發;當你自輕自賤時,請激勵一下自己,這樣會使你不再低頭走路,而是鼓起勇氣,信心十足地去麵對生活;當你想獲得成功人士擁有的一切時,請激勵自己去努力爭取,說不定幾年後你就是一個榮耀的成功者。
激勵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像一簇燈光,為你照亮黑暗;它像一汪清泉,解除你旅途中的幹渴。及時審視自己的路徑是否正確
如果生活是一列飛速行駛的火車,如果我們把自己當做是駕馭這列火車的司機而不是身不由己的乘客,那麼,即便有千萬個理由阻止我們放慢行駛的速度,我們照樣可以有這個權力,點一下刹車,因為我們自己是這列火車的主宰,我們有隨時停下來審視道路和重新選擇方向的自由。
知己知彼才是職業成功的關鍵。職業化首先需要了解自身的情況,進行科學的職業分析、職業定位,確定職業氣質,職業特性,準確評價自己的職業含金量,發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合理進行職業規劃,選擇職業方向,然後才能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
比如一個做銷售的人開始進入到管理層,往往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情況,工作並不那麼順利。單純做銷售時可以做得非常好,但是進入管理層發展就立刻受到阻礙,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他在進入管理層發展之前,首先應該認真盤點個人過去的從業經驗,看看自己最擅長的工作是什麼,提煉核心競爭力,與自己的興趣結合起來指導自己的職業發展。同時製訂學習計劃,補充自己比較薄弱的知識,了解達到成功還需要的條件,並根據職業目標對人才的要求及時地補充自己的不足。
首先要結合企業發展情況,為個人製定目標。企業為個人職業提供的是一個發展的平台,在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真正能激發自己持續工作激情的工作崗位上,一個人所創造的價值是無限的。但個人所創造的價值是受到企業發展限製的,企業的發展前景事關個人的職業發展,因此要不斷地了解企業的發展前景,如果發現為自己提供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那麼就需要考慮另外尋找可以給你更大發展空間的平台了。
企業經營狀況對職業經理人產生的影響非常直接,長此以往,還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帶來負麵的影響。職業經理人需要“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因此職業谘詢專家建議,在不違反職業道德的前提下,勇敢地選擇自己的職業道路,不失為一種上上之策。行業沒有發展前途,你的公司就沒有發展前途,你也就沒有發展前途。所以,即使你的公司正在正常運作,甚至發展良好,而你也因工作成績而得到提拔,你也應眼光放長遠一些,公司未來會不會遭淘汰而波及你的厄運。如果你的行業處於“衰落”趨勢,趕緊跳槽才是明哲保身的高招。
其次要經常地和老板進行溝通,這個頻率每周不能少於三次。職業白領要想知道自己在企業中的下一步發展,就要主動與領導對話,直線溝通,摸清老板的心思,了解自己下一步會被安排在哪裏。如果你一個星期與老板溝通次數少於三次,如果你在一個月內被老板批評兩次以上,那你就要考慮是否要加強溝通了。溝通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通過書麵報告,請求老板給自己的工作提建議或者選擇適當的時機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
第三要調整目標,使之始終符合市場需求。行業狀況的變化對職業經理人同樣會產生深刻的影響。職場人士都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哪些行業、職位能拿到高薪?因為薪酬的高低,往往是現代社會中成長起來的經理人選擇的風向標。職業經理人必須隨時了解自己所在行業或即將進入的行業的產品信息和所在領域內企業的一般經營管理模式。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升自己的身價,實現職業生涯的發展和成功。
第四要製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在職業發展道路上需要不斷補充知識,提高個人能力,但是知識補充要有針對性,因此應明確自己的職業進一步發展所缺的能力,針對這部分能力製訂有效的學習計劃。職業人士最忌趕大潮培訓,盲目跟風學習,這樣不僅對自身職業發展毫無幫助,還極有可能使職業發展陷入停滯狀態。
人生總有不少這樣的驛站,走累的時候歇一會兒,然後整理一下自己的思想,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在作一番周密調整後,又整裝待發,踏上新的征程。暫時的退,隻不過是為了更好的進,它會使我們更明白內心的真正需要。人的本性就是探索,選擇你想要的生活,這才是“稍息”的意義所在。這個意義不僅可以用於你的健康,更可以用於你拚搏的職場人生。不要有安於現狀的心理
每天早上,當太陽把第一絲光芒灑向非洲大草原的時候,一隻
非洲羚羊都會對她的孩子說:“你必須跑得比非洲最快的獅子還要
快,否則你就會被吃掉。”在同一時間,一隻非洲獅子也在對自己
的孩子說:“你必須跑得比非洲最快的羚羊還要快,這樣才能保證
每天有飯吃。”
時間不會在你取得成功的時候停止,也不會在你遭遇失敗的時候停止,選擇決定了未來,選擇決定了成敗。滿足於本科文憑的人,不會擁有碩士或更高文憑;滿足於做一個小職員的人,永遠做不了高層管理者;滿足於“過得去”的員工,永遠成不了優秀的員:[;滿足於小地方排名第一的企業,不可能奪得全國第一,更不可能奪得世界第一;滿足於生存下去的國家和民族,永遠也不可能強大和發展。
絕不安於現狀,是無所畏懼的表現,是強烈的進取心,是敢於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勇氣。
絕不安於現狀,是對工作、生活充滿熱忱,以百分之兩百的激情投入到追求之中,並用這份激情感染整個世界,用生命去體現工作和生活的價值。
絕不安於現狀,是敬業的表現,是勤奮的表現,更是忠誠的表現,是不達完美永不罷休的工作作風。
絕不安於現狀,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對未來充滿信心,對前途滿懷希望,願意用十二分的努力,去獲得卓越的成就,迎接美好的未來。
絕不安於現狀,是堅定不移的意誌,是堅韌不拔的毅力,自強不息,生命不息,創造不止,超越失敗更超越成功,絕不因為他人說“不”就放棄。
絕不安於現狀,是給自己樹立明確的目標,並朝著目標前進,即使麵臨最壞的情景,也不懷疑自己的選擇,而總是用行動來證明。
絕不安於現狀,是絕不遲疑、絕不停留,無論遭遇多麼巨大的困難和阻力,都絕不止步,這種品質改變了昨天,並且正在改變今天。
絕不安於現狀,是強烈的上進心,是巨大的驅動力,是敢想、敢做,敢於追求他人不敢追求的夢想,敢於變“不可能”為“可能”,變“可能”為“現實”,並敢於承擔責任。
絕不安於現狀,是在現有的曆史條件下創造曆史,是立即行動,在前進過程中解決問題,而不是等、靠、要。
絕不安於現狀,是敢於冒險,追求激情燃燒的人生,是用冒險的方式化解風險,將風險踩在腳下而使風險變得最小。
絕不安於現狀,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盲從於前輩,不迷信於權威,不被陳規約束,敢於打破舊世界,創造新世界。
安於現狀的人,注定是隻能做普通的人!
我們不能在我們完成一個小小的目標之後就踟躇不前,那樣隻會使我們變得普通,想要開創自己與別人未來大不一樣的人,不會安於現狀。
不僅僅如此,殘酷的現實也告訴我們絕對不能安於現狀,請看下麵一組數據:
◆50年前,一份工作的平均壽命是23.5年。到1996年,這一數字降低為3.5年。也就是說,如果你20歲開始工作,等你32歲的時候,你大概已經換了8份工作,到你退休的時候,你可能換過不少於20份工作。
◆公司的機構重組、體製改革、人員調整,乃至與其他公司合並,這些事件的發生頻率較之過去已經翻倍,人員流動頻率當然也會隨之成倍增長。
◆在上個世紀初,美國服務類行業吸納的就業者僅占就業總人數的31%,而農業和製造業則占到了69%。今天,這個比例恰恰相反,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占到了78%,而從事農業和工業的僅占22%。2001年至2002年,美國製造業的人才需求量繼續萎縮,由美國本土向中國及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轉移的工作機會至少有200萬個。就算美國經濟複蘇,預計製造業人才的需求量,也僅會以每年0.3%的速度緩慢增長,這一增長速度是所有工業行業中最低的。通用電氣、IBM這樣的大型製造業公司,通過將事業重心轉移到服務業,增大對金融谘詢領域的開發,以保持其在業內的領先地位。它們采取的經濟戰略勢必使製造業的人才需求量減少,但是相對的,它們創造了更多服務業的工作機會。
普通人不是我們想要做的,我們想做的隻會是出類拔萃的成功者!工業行業中最低的。通用電氣、IBM這樣的大型製造業公司,通過將事業重心轉移到服務業,增大對金融谘詢領域的開發,以保持其在業內的領先地位。它們采取的經濟戰略勢必使製造業的人才需求量減少,但是相對的,它們創造了更多服務業的工作機會。
普通人不是我們想要做的,我們想做的隻會是出類拔萃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