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們還可以休年假時,嚐試成為義工,服務於弱勢群體。與大多數人認為去海外旅遊、購物,去海濱度假可以療救“職業枯竭症”不同,心理學家認為這類“逃往桃花源”式的奢侈度假,將使人承受壓力的能力變弱,而不是變強。在度假時,我們完全可以找尋一些富於挑戰性的新鮮事情來做,例如,成為聾啞學校的短期輔導員,或成為社會福利院的義工。一位拿著25萬年薪卻老是萌生退意的女性高管,在聾啞學校當了三天“助教”後,忽然覺得她所麵臨的困境都是可以克服的。“在這世界上,有人拿我十分之一的薪水在做挑戰性更大的工作,比如,教會聾兒說話、唱歌,我還有什麼可以抱怨的?”過敏綜合征:緊繃著的琴弦
現在的職場人士,幾乎不可避免會得上“過敏症”。最大的過敏來自壓力,自領是中流砥柱,個個年輕氣盛,免不了要激烈競爭,正如乘電梯,擠不進去,就永遠落後。於是每天就不得不緊張地思考如何混得更好而不至於被炒魷魚,久而久之,神經就變得有些敏感,連老板在飯館裏請吃烤魷魚,都要過敏。
不被炒,就得去學“MBA”,或是“BEC'’;要逼著自己關注蓋茨,關注科特勒;要會分析恒生指數和“收益率曲線”;要研究克歇爾·俄林的資源稟賦論;要搞懂消費品市場,要……總之你必須博學,學到一人能幹兩人的活,學得你看見書店就過敏地往裏鑽。你說累不累?
白領要衣著光鮮。男士衣櫥裏至少要備5套西服,10條領帶,15雙不容易臭的棉襪。美眉至少要備7套裙裝、3套晚禮服,外加若幹條鉑金項鏈及N枚戒指,以備不同場合之需。但不論是莊重得體的阿瑪尼,還是略帶雅皮味道的BLlrberry,總之絕對要品牌,否則會導致社交的失敗、事業的失敗。上月工資早早花完,下班同事又要拉著去逛街,精神立刻過敏,表情僵硬。
白領在吃上也要和潮流同步,從東北菜、雲南菜、毛家菜、四川菜到上海菜;從紅燜羊肉、麻辣小龍蝦到香辣蟹;從炸蠍子、燜“三IWI'”(田鼠)到香蔥黑蟻,一路吃下來絕不能猶豫。大餐熟悉了,還要對小吃有了解,不然怎麼哄你的客戶高興。吃得腰發粗臉發胖,一聽晚上老板又請客,腸胃立刻過敏。
白領要練就在電腦前久坐不倒的硬功。時間一長,誰都要眼花肩酸背疼。每天一打開電腦就頭昏腦漲,過敏。工作太忙沒時間談對象,老媽介紹了一個排全都因失約告吹,現在一見美眉就哼“我的愛情鳥已經飛走了”,過敏。終於混到部門主管,開心啊,但也操心,稍有閃失,立刻就驚出一身汗,過敏。發薪過敏,打卡過敏、泡吧過敏……
由於每個人的修養、個性、閱曆不盡相同,其為人處世、表達情感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即便是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有欠妥當,我們也當以寬容之心待之,沒有必要過於敏感。處處以別人臉色的“晴雨表”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針”,讓別人的情緒影響自己的情緒甚至支配自己的言行。我們可以嚐試以下的方法去消除我們的過敏綜合征。1.自嘲精神無論職務高低,工作中受到批評是家常便飯。如何麵對這些批評?“厚臉皮”和“自嘲精神”,可以演化成積極向上的解決態度。雖然有時會給同事以“回避”的不好印象,其實是在不讓自己無端“煩惱”和“氣餒”的情況下,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人家不欣賞我,不等於我能力就很差。”2.遇事慢.一拍鈍感,與敏感是相對而言的。鈍感力,可以讓你在暫時的低沉期中,穩住心態,重整旗鼓。遇事過於敏感,整天神經緊繃的人,不太會是辦公室最受歡迎的那一位,相反,有可能成為最讓同事回避的那一位。遇事不敏感,這些“事”包括辦公室流言、上司的不確定決策、公司未宣布的決定、重大人事調動、客戶的突如其來的投訴,以及同事甲乙丙的感情遊戲等。這些容易讓你激動、緊張、生氣甚至惶惶不安的“事”,不應該用“敏感”來對待,而應遇事比別人慢一拍,用“遲鈍”來為自己爭取冷靜思考的時間。不急於表態,不摻和是非,往往會讓你在最後時刻贏得勝利。3.給自己開個出氣口生存需要有持久而頑強的勇氣,在漫長的職業生涯裏,要想堅持到榮歸的那一天,更需要鈍感力來幫助自己保存拚搏的體力。銳度,雖然也是彰顯個陛的一種態度,但硬傷難免會讓你堅持不到底;如果不想提前退場,那麼遇事要學點生存的智慧,經常給自己的天靈蓋鑿個小口子,隨時可以出出氣。這種鈍感力,有點像茶壺原理,蓋上都留有個小出氣口,不至於讓裏麵的沸水頂翻了蓋,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4.不因眼光短淺而喜憂每天發生在身邊的事情一大堆,如果你容易為此而喜憂,說明你缺乏鈍感力。大喜或大悲可以放任在私人的情感世界裏,但用在職場上卻是大忌。對某些事情,隻用“依稀看見”的眼光來看待,很多時候帶有幾分遲鈍,可以把寶貴的精力和注意力投放到遠處,容易讓你保持前進的信念和動力。快節奏綜合征:腳步匆匆的無奈
“快節奏綜合征”的人習慣性地強迫自己長期處於快節奏生活中,如逛街或郊遊,不自覺地會看手表催促自己時間不多了,要盡快結束活動。通俗一點講這種人閑不下來,也害怕一旦閑下來就會精神崩潰。長期處於“快節奏”環境裏,容易造成精神壓力過大、心理緊張、不安,引發心理憂鬱和心理障礙等問題。據心理專家分析,“快節奏綜合征”使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係統功能失調,會引起類似“神經症”類的症狀,如神經性頭痛、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厭食或其他生理上的失調現象。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快節奏”是必然的,想辦法“忙裏偷閑”消除“快節奏綜合征”,也是現代人應當學會的一種良法。上海心理谘詢中心杜亞鬆博士指出,首先自己應當有個快樂無憂的心態,即便感覺生活很苦,也要“苦中作樂”。平時不可為一些細碎瑣事而耿耿於懷,也不可為一時的緊張忙碌而心事重重,善於從心理上作自我解脫。
同時,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忙而不亂。更要根據自己的生活、工作、學習的實際情況,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及對工作、學習的應酬能力來安排好每一天的生活內容。明確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不隨意變動。這樣,個人對自己大致的工作、生活隋況做到心中有底,長期落實下來,也能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當然,工作中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在8小時之外的時間給自己安排一些有益的活動,讓自己的精神和體力得到恢複。
此外,職場人士還一樣要好好利用公司的休假製度,讓自己在快節奏之餘能夠很好的調節身心,為放假歸來迎戰更快的節奏。
現在有很多單位,特別是那些工作強度較高、員工壓力較大的單位都實行休假製度,這是對員工的一種愛護,同時也有益於單位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因為員工經曆了長時間的緊張工作,腦子裏的弦一直繃得很緊,一旦時間和強度都超過了人本身的承受能力,身體就會出現亞健康狀態。而定期的休假可以使員工的身心得到修整,可以使身體和精神都得到休息放鬆,有效地緩解壓力,有利於日後的繼續工作。
定期休假可以使員工的身體和精神都得到放鬆,有效地緩解工作與生活帶來的壓力。對於現在的職場人而言,壓力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來自工作本身,也可以來自其他方麵,如工作的變化、平級調動、合作夥伴的變化等。無論來自何處的壓力,如若不進行及時的調整,精神和體力都很容易出現問題。而休假一方麵可以讓人暫時忘掉這些煩心事,另一方麵也可以讓人靜下來仔細思索這些覺得很不愉快的問題,想明白了就會發現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休假時間相當短暫,如何將其合理利用是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休假是為了積蓄能量,以便更好地工作。最好選擇工作進行得比較平穩時休假,在休假前盡量將工作都安排好,什麼事由誰幫忙要提前跟同事交接好,而休假時可以適當關閉手機,讓自己能徹底安靜放鬆,工作的事暫時什麼都不想,免得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既影響了休假的效果,還會覺得休假比上班還累心,有些事隻能是幹著急。
然而,休假時間畢竟有限,不如注意利用平時的點滴時間放鬆自己,將休假與平時的放鬆結合,形成一個張弛有度的生活節奏。每天抽出30分鍾的時間進行放鬆,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一些不劇烈的運動,如散步、慢跑、遊泳等。通過短時間的放鬆可以使忙碌了一天的大腦得到休息,使體力得到恢複,對促進新陳代謝,是很有益處的。但這樣的放鬆一定要當天消化當天的,不要堆積,不找後賬,逐漸形成一個張弛有度的生活節奏。
休假是每個職場人應有的權利。然而,又有多少人確實享受了這個權利呢?不想休、不敢休、不能休、甚至沒有年假可休……種種現象使得帶薪年假形同虛設。你的公司有年假嗎?你休過年假嗎?忙碌了一年的你為什麼不給自己休息緩衝的機會呢?慢性疲勞綜合征:“雅皮士感冒”慢生疲勞綜合征是現代醫學新認識的一種疾病,該病主要症狀表現為神疲乏力、失眠多夢、耳鳴健忘、腰酸背痛、頭發脫落及須發早白等。常常被戲稱為:雅皮士感冒。
其特點是症狀持續反複發作,持續時間6個月以上,充分休息也不能解除。另據中國健康教育協會最近在深圳、上海、北京、廣州等十大城市組織的慢性疲勞綜合征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各城市人群慢性疲勞綜合征發病率在10%~25%之間。其中深圳的情況最為嚴重,發病率高達25.6%。按深圳700萬人口計算,就有近180萬深圳人有“慢疲”症狀。白領是慢性疲勞綜合征的“高危人群”。
1997年,年僅27歲的張維是上海一家國際性公關公司的首席代表,因為過於長時間投入工作,他的身體垮了,經常出現失眠、頭暈、腹瀉、怕光、氣短、渾身無力等症狀。1998年,由於病況沒法改善,張維決定正式辭職,開始全身心投入治病。從上海到北京,從西醫到中醫,至今已經曆時數年,耗費積蓄無數。經常感到疲憊不堪,是典型的“亞健康狀態”。所謂亞健康狀態,是指.無器質性病變的一些功能性改變,又稱第三狀態或“灰色狀態”,因其主訴症狀多種多樣,又不固定,也被稱為“不定陳述綜合征”。它是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在身體上、心理上沒有疾病,但主觀上卻有許多不適的症狀表現和心理體驗。緊張的工作生活節奏,會造成體力和腦力的疲勞狀態。疲勞是人體一種生理性預警反應,提示人們應該休息。短時間過度活動所產生的疲勞,經過休息是可以很快恢複的。但長時間地超負荷工作,再加上夜生活過多休息不好,就會產生疲勞的積累——過勞。過勞會損害身體健康,是健康的“透支”,長期下去,必引發疾病。注意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勞逸結合。而且有計劃、有針對陛地進行身體素質鍛煉,以提高對疲勞的耐受性,提高身體素質避免滑向亞健康狀態。
疲勞綜合征很常見,它是指一個人在極度疲勞作用下導致的一組身心障礙。在心理方麵:患者首先感到自己容易疲勞,再像以前那麼盡力工作好像力不從心,每天早上也不像以前那樣樂於出門工作,總想多躺一會兒,晚上也想早些回家,不想加班。再往後,總感到自己記憶力差,以前很容易記住的數字有些愛忘記。又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別人與自己說什麼總是聽得模模糊糊。慢慢地,變得愛發脾氣,也變得敏感:門的一聲吱吱、遠遠傳來的貓叫都能放大成煩心的振動和咆哮。由於敏感、焦躁、愛發火,大家都敬而遠之,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差。身體方麵:咽炎、發低熱、頭痛頭暈等一係列症狀都出現了,但實際上軀體檢查又沒問題。疲勞綜合征常發生在年富力強的中青年身上,學生也可見到。自然,患者持久地工作、學習強度大和不善於勞逸結合是其病因。疲勞綜合征輕者傷害心、身健康,工作、學習效率及人際關係;重者造成猝死。
如果你有以下症狀時,要留意了:渾身無力、容易疲倦、頭腦不清爽、思想渙散、頭痛、麵部疼痛、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鼻塞眩暈、起立時眼前發黑、耳鳴、咽喉異物感、胃悶不適、頸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發涼、手掌發粘、便秘、心悸氣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暈車、坐立不安、心煩意亂。那麼如何走出“慢疲綜合征”呢?在碰到這些經常性的頭痛、失眠等問題時,一定要給自己提個醒,到醫院及早檢查和治療。避免疲勞綜合征重在預防。
首先,應善待我們工作、學習能力的載體,即心和身。在一天緊張工作後,總要給自己一些休閑時間,如與家人聽音樂、看電視、鍛煉,做一天中的徹底放鬆。這是說,不但身體,而且心理都要得到休閑,每天至少半小時。每周要有半天。另外,睡眠好也很重要。
其次,正確對待學習、工作、生活、金錢、名譽與身心健康等多方麵的關係,才能做到善待自己和家人。最後,有了毛病不要挺著,要快去看看心理醫生,做個身體檢查,調整身心狀態。
當然,最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勞逸結合。即使工作有再多瑣事,也要做到讓其“壓身不壓心”;即使職場有諸多煩心事,也要做到讓其“雁過了無痕”,時刻開啟健康的“防火牆”,讓“雅皮士感冒”無處藏身!身心狀態。
當然,最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勞逸結合。即使工作有再多瑣事,也要做到讓其“壓身不壓心”;即使職場有諸多煩心事,也要做到讓其“雁過了無痕”,時刻開啟健康的“防火牆”,讓“雅皮士感冒”無處藏身!身心狀態。
當然,最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勞逸結合。即使工作有再多瑣事,也要做到讓其“壓身不壓心”;即使職場有諸多煩心事,也要做到讓其“雁過了無痕”,時刻開啟健康的“防火牆”,讓“雅皮士感冒”無處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