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搞定吧?

但是這個事情若是成功了,那可是千古功勞,這大餡餅放到康熙麵前,康熙倒是想吃,隻是沒有那麼的大肚子。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撐死。但是不吃,他現在又覺得有點兒餓。

“這件事情朕知道了,明天是大朝會,正好拿出來說說。”想了一會兒,康熙對胤禛說道,胤禛也並沒有想著康熙能立馬就答應,他已經做好了長期抗戰的打算,當即行禮說道:“是,兒臣知道了。”

“朕這兒今天剛收到了另外一個折子,你看看。”說著,康熙看了眼梁九功,梁九功趕緊將折子遞給了胤禛,胤禛翻開快速的瀏覽了一遍,隨即臉上起了一層怒色:“這傳教士未免也欺人太甚了一些,都說客隨主便,他這倒好,直接客人替主人做了決定!我大清乃是禮儀之邦,怎可不祀祖敬孔?”

康熙也讚同的點點頭:“正是這樣,這事情和你說的辦學堂也有幾分關係,所以朕才想聽聽你的意見。閔明我倒是有點兒小聰明,說是要將中國禮儀和宗教分開,這樣就能避免禮儀之爭,不過在朕看來,他的小心思也不少。

“汗阿瑪,這事情是萬萬不能答應的。”胤禛皺眉說道,若是信教之人以後都不祀祖敬孔,那大家起不都成了茹毛飲血的蠻夷?那些英吉利等地的人,自己沒有禮儀就算了,怎麼能將大清百姓也變成那樣的人?

父子兩個研究了一會兒,都堅決認定,是不能同意閔明我的想法的,另外福建那邊下命令的顏當,看起來也不能留了,羅馬教廷實在是管的太多了。大清允許他們來傳教已經是格外開恩了,他們倒好,居然得寸進尺!

“汗阿瑪,兒臣覺得,既然羅馬教廷能派人到我大清傳教,我們也可以派人到歐洲那邊去傳教,不光是道教,還有佛教,唐朝的時候不是有玄奘法師東渡取經嗎?”

胤禛看過那珠子,自然是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康熙是索性在大清禁教了,隨後又有了海禁,雖然那雍正即位之後又開放過海岸,但他隻在位十三年,並沒有徹底解決隱患,於是乾隆那不孝子一登基,就直接關了海岸,從此整個中華大地就開始了閉關鎖國的落後生活。

他自然是不願意這種事情發生的,所以,在康熙決定禁教之前,他得另外想辦法穩住康熙,然後和羅馬教廷進行扯皮。順便做兩手準備,就算羅馬教廷在這邊禁教了,大清那邊派出去的人也不會停,這樣大清和外麵的聯係也就不會斷了。

“佛教和道教?”康熙沉吟了一下,隨即點點頭:“這個想法倒是獨特,若是我大清能重現盛唐之風,屆時萬國來朝也不是問題。”

康熙登基之後,處理最多的就是國內的紛爭和各種事情,對外除了收複台灣,還真沒發生過別的戰爭,所以對於萬國來朝這種事情,還是挺期待的。

當然,康熙想的萬國來朝,和乾隆那敗家子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會兒已經有世界地圖了,康熙的野心更大,他想的萬國來朝,是諸如英吉利等大國家。乾隆那會兒所謂的萬國來朝,就隻是指西藏等屬地,朝鮮等屬國。一個是君王的雄心,一個是小孩子的自誇,完全不能比。

父子兩個又說了一會兒話,胤禛自己回府,康熙則是開始研究各個折子。等到了第二天的大早朝,康熙首先說出來的,是羅馬教廷的事情,讓大家討論這禮儀能不能不要,宗教和禮儀能不能分開。

自然,朝堂上所有的人都是說禮儀不能丟,祖宗不能忘的。隨後,康熙就拿出了胤禛的折子,討論免費學堂的事情,國庫裏的銀子很充足,康熙完全不擔心沒銀子辦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