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顧客的購物心理是什麼樣的?

②商品陳列如何和購物心理相聯係?

③什麼是顧客的衝動性購買行為?

④商品陳列如何利用好顧客無節製購物的心理?

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原本是想去超市購買一瓶醬油的,但是等回來的時候卻發現不僅購買了醬油,而且還買了醋、調料、方便麵、大米、花生油等一係列的東西。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就在於我們在購物的時候落入了店鋪陳列模式的“陷阱”當中。因為醬油的旁邊往往是醋,而醋的旁邊往往是各種各樣的調料,調料的邊上就是米麵糧油等,一路走過去,想買的買到了,不想買的也買了。這種陳列模式就非常符合顧客的購物心理,對於店鋪來說,這自然就是獲利。

這天王大爺跟往常一樣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進了超市以後發現超市已經來了一個七十二變,裏麵的商品全部重新改變了陳列模式,自己經常逛的生鮮類食品區在逛了大半個超市、購物籃也多了不少原本不打算買的貨品後,才在一個極不起眼的角落裏找到了,一開始他以為自己進錯門了,揉了揉眼再看,確實是要進的那家超市。

王大爺在路過飲料區時,突然想起自己的孩子特別喜歡喝可樂,於是就拿了兩瓶,剛放進購物籃瞥見旁邊是薯片貨品陳列區,又想起孩子喊了好久想吃薯片,以前從沒注意到也就沒買,今天看見了就索性多買幾包,免得孩子說自己扣門。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王大爺已經逛到了結賬處,他不經意看了一眼自己的購物車,這一看嚇了一跳,原本自己隻打算買一些生鮮食品和生活用品,可現在購物車已經滿了,裏麵除了買給孩子的,還有其他雜碎的東西,而且有些東西現在想想當初都不知道為什麼要買,可現在已經快結賬了,隻能往家搬了。唉,都是這超市常常變摸樣,結果把我兜裏的錢也給“變”走了。

很明顯,生活中像王大爺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幾乎每一個進入超市的人都會犯這樣的毛病,從這一點來看,店鋪商品陳列威力不小。

那麼在商品陳列的時候,如何才能符合顧客的購物心理呢?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商品陳列要具備比較性

它指將相同商品,按不同規格和數量予以分類,然後陳列在一起。它的目的是促使顧客更多地購買商品。利用不同規格包裝的商品之間的價格上的差異來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促使其看中廉價而作出購買決定。

(2) 主推商品要突出陳列

突出陳列即將商品超出通常的陳列線,麵向通道突出陳列的方法。這種陳列方法利用其突兀感可以極大地吸引顧客,增加銷售額。突出陳列有很多種做法,例如有的在中央陳列架上附加延伸架,據調查這可以增加180%的銷售量;有的將商品直接擺放在緊靠貨架的地上,但要注意高度適宜。

(3) 商品陳列要顧及顧客的水平視線

即同一貨架上的同類不同品牌產品,相比較而言,與顧客的站立的水平視線最近的產品往往是賣的最快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在購物過程中,眼光所及處的商品才會一目了然、加深印象,如果沒有特別的品牌觀念,一般顧客是不會仰起頭或彎下腰去找商品,總是在與目光平行的商品欄上作選擇。

(4) 商品陳列不能一成不變

即當你的店鋪商品陳列超過一月了,就可以適當改變一下陳列模式。顧客光顧你的店鋪次數多了,自然對店鋪商品陳列很熟悉,當有購物需要時,進店門後就直奔主題,這樣就起不到捆綁銷售的作用。若經常變換陳列模式,讓顧客每次進店都有一種新奇感,在購物過程中還能附帶銷售其他的商品,這應該是店主最樂意見到的。

自我提升思考題

陳列模式在什麼情況下應該進行改變呢?

如何理解商品陳列的關聯性?

如何利用好商品比較性而增加店鋪銷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