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揭穿那些毀人不倦的理財謊言(2 / 2)

“雙10法則”

保險公司的人最好這口!意思是你

買保險的費用最好占家庭資產10%,

這當然是指多少年後可以把錢還給你的投資型保險,你投保的

保額最好是你年收入的10倍。

保額就是萬一你突然去見上帝了,保險公司會賠給你的最高金額。注意是最高金額,萬一你隻是缺胳膊少腿的還賠不到那麼高。

這話對嗎?理論上也對。可實際上誰規定保費一定要占10%?在之前解釋複利的時候力哥就說了,

買投資型保險本質上是一種投資行為。要是買保險的成本高而收益低,那不如把這錢拿去自己做投資。

看到這裏保險公司的小夥伴可能急了:不買點保險,那哪成啊!?可我說你一個月才賺2K的純屌絲,沒房沒車沒老婆,你買保險是要保障誰呢?

你本來就一無所有,沒什麼可輸的了。當務之急不是保障財富,而是想辦法快速創造新的財富,爭取讓資產翻幾個跟頭才對!否則你到40歲還買不起房,討不到老婆,保險對你有毛用?它能保證你討到老婆嗎?

再說保額是收入的10倍,那也得看人,要算算保費和保額之間的成本收益關係。你讓李嘉誠、郭台銘也去給自己投保10倍年薪?人家分分鍾進賬5位數,難道你讓人家投保幾十億?那這保費可不就貴到天上去了?當然李嘉誠也買保險,但主要目的是稅務規劃和遺產規劃,而不是風險保障規劃,這就是後話了。

“4321法則”

這也是賣保險的很喜歡用的理財法則,說的是合理的家庭資產配置應該是:40%用於股票、基金、房地產這些投資,30%用於生活支出,20%用於銀行存款,10%用於買保險。

這個理論上就有問題。因為這年頭在中國儲蓄就是找死!不瞞你說,我現在90%的金融資產全在股市裏,我名下沒有一分錢定期存款,也沒有一分錢儲蓄性保險,這個4321法則在我身上完全不成立!這是力哥綜合了自己的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能力和理財目標後,做出的資產配置。

“黃金10%法則”

最氣人的是那些賣黃金的,整天忽悠說“從專業理財角度看,黃金投資不宜過多,占家庭金融資產10%比較合適,能夠起到分散風險,平衡投資的作用……”

扯他X的淡!我家裏一根“小黃魚”也木有,我的投資風險控製得很好。而且我今天把話擺在這裏:除非你送我黃金,不要白不要。

未來10年,要我自己掏錢投資黃金,沒門!

黃金投資真叫一天坑,以後聊黃金投資的時候再細說。

現在你明白了吧。理財這事,真心得像毛爺爺說的,絕不能讀死書,認死理,盡信書不如無書。以後你要是遇到一個理財師上來就和你說:“根據‘80-年齡法則’,我建議您……”你就直接給他回上一句:“幫我理財,小樣兒,你丫嫩了點吧!?”

敵在暗處,我在明處

話是這麼說,但理財師真要給每一個客戶度身定做理財規劃,也並非易事。一方麵是因為中國理財師整體素質和口碑不咋地,客戶不信任你,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人不喜歡談錢,不喜歡露富,更不願意把自己非常隱私的財務信息,如每個月賺多少錢,家裏有幾套房子,有多少存款這些敏感信息,告訴自己不熟悉的人。

在生活中,力哥也給身邊不少小夥伴做過全麵係統的理財規劃,但那是因為我們相互熟稔,對方已經對我的專業能力和RP建立了信任感,所以才願意把這些敏感信息告訴我。

但有些和我不熟或在網上認識的朋友,上來就問我什麼“我應該把多少錢放在餘額寶裏?你能不能給我推薦一個保本的一年能賺10%的理財產品?我兒子想出國留學,你說好不好?我要不要去昆山花橋那裏買房?聽說那裏房價便宜還不限購……”遇到這種敵在暗處,我在明處的問題,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不了解你全部的財務信息和想法,我怎麼敢輕易給你開財務診斷書,讓你買這個買那個呢?

有句話叫會提問題的學生才是好學生。那作為理財課堂裏的學生,怎麼提問才算得上是好學生呢?我們下回再說。

力哥理財物語:

優秀理財師不僅是財務管家,更是生活管家

思考:如何活學活用理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