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奧)弗洛伊德 / 趙辰選
夢的解析
弗氏原序(第一版)
我嚐試在本書中描述"夢的解析";相信在這麼做的時候,我並沒有超越神經病理學的範圍。因為心理學上的探討顯示夢是許多病態心理現象的第一種;它如歇斯底裏性恐懼、強迫性→
科學問世以前對夢的觀念,當然是由古人本身對宇宙整體的觀念所醞釀而成的,他們慣於將其精神生活投射於一假想之外在現實。而且,他們所看的夢端視白天醒來後所殘留的夢相,而這方麵的記憶較之其他精神內容,當然變得陌生,且不尋常,仿佛是來自另外一個世界。但我們也千萬不要以為這種視夢為超自然力的理論今日已不再存在。事實上,今日不隻是那些深信怪力亂神的神話、小說者,仍執著於被這科學颶風橫掃過所殘存的鬼神之說,就是一些社會中佼佼者,盡管他們在某些方麵嫌棄過分的感情用事,但他們的宗教信仰卻仍使他們深信神靈之力確實是這種無法解釋的夢現象的原因,某些哲學派如Schelling也深信古來相傳的神力對夢的影響,而對某些思想家而言,夢的預卜力量也仍無法完全抹煞。盡管科學家們已清楚地意識到這類迷信的不可信,但所有這些紛紜不一的歧見之所以仍會存在,主要還是因為迄今心理學方麵的解釋仍不足以解決積存盈庫的夢之材料。要想將有關夢的科學研究曆史作一整理實在是一大難事,因為有些研究在某段時期確實十分有價值,但到目前為止卻仍不能在一特定的方向有真正的進展,俾能使此後的學者按已證實的成就而繼續發展下去,每位學者總得對同一問題從頭開始重新整理而仍無法突破這解不開的結。如果要我將這班學者按年列出他們各家的說法,我將很難對目前我們對此問題的看法作一清晰而中肯的交代,因此我寧可按其學說的內容分別討論,而不以作者來分類,並且由手頭上所整理到的資料舉出各種不同的夢問題來介紹各種不同的解析。然而由於資料是如此地分散而難見於各種不同的文獻,我隻好要求讀者對我目前所作的整理不要作太多的挑剔,畢竟我已盡量努力避免漏掉任何基本上的事實或觀點。
在日後德文的增版中,弗洛伊德又有以下的增補:
在這第二版的問世,我未對這方麵文獻的整理有所增補,是有其理由的。也許讀者對此會有所不滿,但我卻決心如此。在第一版時,我耗盡心血地在開宗明義第一章 裏對以往的文獻作整理,而我發覺這次如果在此再有所增補,將不見得能有多大助益,因為事實上,這兩版相隔的九年之間,無論是文學上或實際論著上,對夢的研究並無任何新穎的卓見。自從我第一版的《夢的解析》問世以來,從來無人問津,那些所謂"夢的研究學者"更完全忽略了我的見解,而隻是一味地表現出他們那種難以接受新觀念的"食古不化"與"故步自封",正如法國諷世小說家AnatoleFrance(1844-1924)的"Lessavantsnesontpascurieux"如果在科學研討上也有報複的權利的話,那麼這回也該輪到我,可以名正言順地忽略掉他們在我這書出版以後所發表的心得。在雜誌上出現的有關這方麵的少數研究也總是充滿對我的錯誤看法與缺乏了解,因此我對那些針對這書所發的批評所作的辯駁是--他們最好再重讀我的書,或者應該說他們才是應該好好讀我的書的人。
在一九一四年德文第四版問世時,也就是我(Brill自稱)的英文譯本第一版問世一年後,弗氏又加了如下數語:
最近,這種情形顯然已有改觀,我這部《夢的解析》所作的貢獻已不再受人忽視。但這種新情況使我更難作整理,《夢的解析》一書已引起一係列的新事端與問題,而作者也曾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解釋說明過,但在我未能架構出整套理論來反駁他們以前,我無法在本章加添任何新的補注。不過,將來若有任何卓越的文獻出現的話,我一定會在以後的版本內附加上去的。
夢的解析方法 (一) 一個夢的分析
本書的開場白即已標出我在夢的觀念所受傳統看法之影響。我主要想讓人們理解"夢是可以解釋的",而已經討論過的那些對夢的解釋所作的貢獻,其實不過是我這份工作的附加物。在"夢是可以解釋的"這前提之下,我立即發現我完全不同於時下一般對夢的看法--(事實上幾乎所有夢的理論,僅除了休奈爾的以外),因為要"解釋夢"即是要給予夢有個"意義",用某些具有確實性的,有價值的內容來作"夢"的解釋。但,就我們看得出的、夢的科學理論一點也幫不了夢的解釋。因為,第一:根據這些理論,夢根本就不是一種心理活動,隻是一種禸體的運作,透過符號以呈現於感官的成品。外行的意見一直是與此相反的。它們強調夢的動作是完全不合邏輯的。可是它們雖認為夢是不可理解的,是荒謬的,但卻仍無法鼓足勇氣地否認夢是有任何意義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