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原因,父母所持有的觀點並不正確。一些孩子的父母受自身水平、職業等限製,有的時候所持有的觀點本身就是不正確的,孩子就很難去讚同父母的觀點,自然而然就會進行反駁,或者有的父母可能是一時的糊塗,固執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一些事情,卻並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結果就有可能導致孩子“頂嘴”。
了解到了原因,我們才能做到“對症下藥”。不妨結合以下幾個小事例,來說明該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經常“頂嘴”的不良行為,從而幫助孩子樹立起良好的行為習慣。
1.刁鑽無禮的果果
媽媽帶著5歲的果果去和同事們一起聚餐。吃飯的時候,一位阿姨勸果果少吃一些冰激淩,說吃多了對胃不好。可是果果卻非常大聲地說:“你又不是我的媽媽!幹嗎說我!不要那麼嘮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要求孩子立刻向對方道歉,因為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語言。即便這個時候孩子的道歉不一定是認真並發自內心的,但這樣做就會讓孩子認識到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並且還可以讓孩子學會要如何去補償他所做的錯事。當然在事後家長一定要和孩子進行交談,告訴孩子禮貌地回答別人的話應該是怎樣的。
2.語氣不屑的小美
早上上學的時候,媽媽告訴小美,外麵正下著大雨,需要帶著雨傘。可是7歲的小美卻斜著眼睛看著媽媽說:“切,我早就知道了。”說完就轉身走開了,留下媽媽一個人發呆。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立刻叫住孩子,直接告訴她,剛才她所說的話以及所使用的語氣是會傷害到別人的感情的。對於這種相同的不禮貌的語氣和一些身體語言,父母應該直接向孩子指出,並進行批評和指導,直到孩子徹底改正這個不好的行為為止。
3.出口罵人的大寶
爸爸對著大寶說:“大寶,你今天不可以去參加遊泳訓練了,因為我要帶你去看牙醫。”大寶一聽完爸爸的話立馬就大叫:“你就是一個大騙子!我不去看牙醫,我就是要去遊泳!”最近一段時間,隻要沒有滿足大寶的要求,大寶就罵爸爸媽媽是“大壞蛋”和“大傻瓜”等。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嚴肅地告訴孩子:辱罵長輩和小朋友都是不可以的。我們應該立刻讓孩子想出三個以上的禮貌詞彙來表達他的不滿,這樣一來,當孩子下次再要表達不滿的時候,就會想到其中一個禮貌的詞彙。
4.當眾無端挑釁的貝貝
5歲的貝貝和媽媽在一家理發店等著給他理發的時候,他不停地從前台拿糖果吃。媽媽讓貝貝不要再吃了,貝貝卻生氣地說:“你管不著!”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千萬不可對著孩子發脾氣。正確的做法應當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要讓孩子明白你是非常認真地在和他說話,並不是在命令他,而是在讓他接受你的一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