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洋洋,經常說自己這裏不舒服,那裏不舒服,可好多次其實都不是真的。比如,有一次他不想在學校睡午覺,就說肚子痛,要媽媽來接他回家,可回到家後活蹦亂跳的,哪裏有什麼肚子痛。
前一段時間,洋洋在幼兒園裏練習拍皮球,突然就蹲下來,說自己腿痛,嚇得老師趕緊抱著他去了醫務室,結果剛到了那裏,他說“好了”;昨天晚上,媽媽忙著準備明天工作的材料,他非纏著媽媽陪他,說自己頭很痛,睡不著……
雖然,父母和老師也知道洋洋很多時候可能是在“裝病”,但因為洋洋的體質確實比較弱,容易生病,所以家裏人和老師也就對他嗬護備至。可“裝病”畢竟不是件好事,怎麼做才能讓洋洋改掉“裝病”的毛病呢?
在這個事例中,洋洋之所以反複“裝病”,肯定是嚐到了“裝病”的甜頭。裝病能讓他的許多願望得以滿足;但如果“不裝病”,那麼很多願望就不能實現了。比如,如果洋洋不說肚子痛,媽媽就不會接他回家,而他隻能乖乖地在幼兒園睡覺;如果不說腿痛,老師可能還會讓他繼續練習拍皮球。
概括起來,我們就明白了洋洋“裝病”的行為軌跡:
在洋洋真的“不舒服”的時候,媽媽和老師特別關心洋洋,而且特別容易滿足洋洋,尤其是那些平時不能實現的願望,生病的時候都可能實現了。再比如,平常媽媽都讓洋洋自己先睡覺,可洋洋生病的時候,媽媽總是陪在洋洋身邊哄他睡覺;平時媽媽一般都要等放學了才來接洋洋,可洋洋不舒服的時候,媽媽會很早就來接洋洋了;平時老師對小朋友都差不多,但如果哪個小朋友生病了,老師會特殊給予關照……多次“真不舒服”以後,讓洋洋建立了這樣的一個印象——“隻要我不舒服,媽媽就能滿足我”。
一般來說,喜歡“裝病”的孩子,多數都有任性、抑鬱、膽小孤僻等各種不良的性格。這其中的原因,多由於父母是“少溫暖”型或過分溺愛型。父母在孩子偶然患病時,一改過去不太關心愛護的態度,更加溺愛孩子,這使孩子明顯體驗到生病與不生病父母對自己的不同態度,一次兩次或者四次五次,孩子漸漸明白了“病”的作用和好處,他們就會把“生病”當成一種避難的有效方式,甚至成為一種習慣性的方式。
既然,“裝病”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習慣,那麼,我們就要積極幫助孩子擺脫這種行為:
1.減少或控製對孩子“生病”時的過度滿足
孩子用“裝病”來控製大人,這不是他的天性,他之所以這樣做,根本的原因是大人對於“病孩”的要求顯然降低,給予了過度的滿足。所以,當孩子感到難受時,父母要注意將孩子的“生病”與“願望滿足”分開來。即使在孩子真的生病的時候,也不能過度滿足,尤其是無理的要求。
這一點,對於父母教育孩子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孩子懂得“生病”與“願望滿足”是兩回事,逐漸讓孩子意識到“生病”也不能成為“願望滿足”的工具了。
2.善於觀察,總結“真病”與“假病”之間的區別
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隻要大人細心一點,假的就真不了。所以,家人要善於觀察孩子平時的行為舉止,留意“真不舒服”與“假不舒服”之間的區別,並與老師積極溝通,以免老師過度擔心而經常找家長。
3.降低對孩子身體的焦慮
孩子裝病,就是因為父母過分對孩子關心。所以,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要降低對孩子身體的焦慮,不要孩子一說不舒服,就表現出過度的焦慮與不安。父母過於焦慮,很可能成為孩子的把柄,要想辦法給孩子一個感覺——“不舒服沒什麼大不了的”。
4.讓“不舒服”變得麻煩起來
孩子喜歡用“裝病”來達成願望,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這個方法簡單又快捷。所以,如果家人或老師讓孩子的“不舒服”變得麻煩起來,延緩了孩子的願望實現或者讓孩子的“如意算盤”落空,那麼多次以後,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方法一點也不靈,便會逐漸放棄這個行為。
比如,孩子說肚子痛,那麼就說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孩子往往就會很怕去醫院,如果裝病,那麼就會說“不痛”了,而且一下子就像沒事了一樣;而如果是真的,孩子雖然也可能說“不痛,不去”,但表情還是很痛苦或者手還是會撫著肚子的。當然,這一招要與前麵的觀察結合起來。
5.注意傾聽與觀察孩子的真實願望與需求
雖然父母知道孩子“裝病”必須進行改變,但父母要明白,孩子裝病背後的願望與需求並非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如果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幫助孩子消除或者改善裝不舒服的源頭,那麼孩子當然也就懶得裝病了。
從孩子的“假不舒服”看,他們都是為了滿足某一個心理需求的,比如不想睡午覺、不想拍皮球、不想睡覺等。如果父母或者老師能幫助孩子合理解決這些“心病”,那麼孩子也就不會用“不舒服”作為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