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得變通,不固執己見(2 / 2)

2.順勢誘導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是非常現實的,他們隻關注當下最為感興趣的事情,所以如果父母強行去阻止,他們就會很難接受父母善意的提醒。

麵對這種情況,父母不妨采取一些相對比較柔和的方法去順著孩子,然後再逐步地幫助孩子發生改變。例如,孩子非常喜歡吃糖果,隻要看到糖果就會想要吃下去,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強行去拿走孩子手中的糖果,那麼就有可能會讓他哭鬧不已,最終一發而不可收。

與其這樣,還不如幹脆就把糖果剝去包裝遞給孩子,然後再順著孩子的想法去說這件事:“吃吧吃吧,糖果那麼甜,吃起來多美味啊!可是吃了糖果,就容易把牙齒變壞,最後我們就要去醫院看醫生了,醫生就會拿出一把大鉗子,使勁地把我們的牙齒給拔掉,天啊,那要多疼啊。想想都覺得害怕。”

孩子都是害怕醫生的,所以這種方法,有時候反而能起到作用。當然,這種方法還是慎用為妙,因為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恐懼心理。

3.體驗自然後果的方法

沒有什麼說辭,可以比親身體驗更能說服孩子。既然孩子想要那麼做,沒有關係,隻要沒有什麼危險性,父母就完全可以讓他去體驗一下這樣做的後果。

例如,孩子隻要到了吃飯時間就不肯好好吃飯,父母逼著他吃也是沒有用的。這個時候,父母不妨先問問孩子,確認一下他是不是真的不想吃飯了,如果他的確不想吃了,那就不要再說下去了。我們不妨直接把飯菜給端走,並且在吃下頓飯之前不給孩子吃任何東西,直到等到下頓飯開飯的時候。

當然,下一頓飯吃飯的時間可以稍微要比平時提前一點。一旦讓孩子體驗到了挨餓的感覺,那麼在以後吃飯的時候,他就不會再一邊吃一邊玩,或者隻是隨便吃上幾口而已了。

4.靈活變通的方式

同樣的一件事情,往往我們找到多種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也許換一種方式,可以讓孩子一直對抗的行為被消除。例如,孩子推著他心愛的小汽車在家裏到處跑,甚至還把小汽車開到了餐桌上麵去了,結果就把餐桌上麵裝調味料的小罐子給打翻了,這個時候,父母不妨這樣說:“帶著你心愛的小汽車一起去洗洗手把!看看你的小汽車會不會在水池裏麵浮起來好不好?”

聽到父母這樣說,孩子一定會感到充滿興趣。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就會跑去洗手,然後在水池裏玩他的小汽車,而媽媽也用不著發火訓斥孩子,就可以順順利利地把這個問題給輕鬆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