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聽他語氣沉重,一顆心直跌落下去,隻覺得渾身冰冷。
隻聽一燈續道:“小居士劇毒透入重關,老衲僅能暫時壓製他體內毒質,若說徹底清除,那絕對是辦不到。但以我一陽指之力,可保他一月之內平安。多得一天,便多一天的變數。但若總無法可救,那也是天意使然,世上有的孩子生下來沒多久便死了,小居士這般年紀,與他們相比,也不算為夭。”他說到這裏,不免想起當年周伯通和劉貴妃所生的那個孩子,隻因自己由妒生恨,堅不肯為其治傷,終於喪命。而那個孩子,卻是裘千仞打傷的。
楊過睜大眼睛望著一燈大師,雖知道能多出一天,就是多了一分生機,應該感激高興,但想到無忌生死總算未定,他卻連一句安慰的話語也不說,心中未免更是難受。
裘千仞在旁聽楊過與一燈大師對話,也明白了個大概,見張無忌小小年紀,英俊文秀,討人喜歡,偏偏卻受了不治之傷,多半是凶多吉少,心中不免惋惜,忍不住在旁道:“可惜,可惜 !”
張無忌微微一笑,轉頭見楊過臉上滿是難過的神色,輕聲說道:“生死修短,豈能強求?予惡乎知悅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
一燈大師聽得一怔,過了片刻,眼望著裘千仞,說道:“你懂了麼?”
裘千仞不解道:“那是什麼意思?”
一燈大師長歎一聲,說道:“生亦何苦?死亦何哀?”
裘千仞心中一跳,不由將這八個字重複了一遍,怔怔的發起呆來。
這三句是莊子南華經中的句子,意思是說:一個人壽命長短,是勉強不來的。我哪裏知道,貪生並不是迷誤?我哪裏知道,人之怕死,並不是像幼年流落在外麵不知回歸故鄉呢?我哪裏知道,死了的人不會懊悔他從前求生呢?張無忌在冰火島上長到五歲時,父親就已將一本莊子教了他背熟。這本書可算得上是他最熟悉之物,就將心中湧出的句子隨口說了出來。楊過知他雖然是說給裘千仞聽,其實更是安慰自己要看得開些,但轉念想到:“你說活著就像流落異鄉,死後才回到了故土,可是我們要是不在一起,這異鄉與故土,卻又有什麼分別呢?”他不願張無忌因自己憂心而難過,勉強笑了一笑,眼中淚水卻已是滾來滾去,強自不肯落下。
張無忌向楊過柔聲道:“我們本來就要去絕情穀。立刻就去,好不好?”
楊過用袖子在臉上抹了兩下,轉向一燈大師深深行了一禮。一燈大師點了點頭,向張無忌微笑道:“絕情穀之事就等明日再說,眼下還是先治你的傷要緊。”
作者有話要說:教主才不會每次救人都受傷咧 乃們想太多了啦~~~
☆、[10-4]
次日一早,大雨止歇,四人便加緊趕路,向絕情穀而行。起初行的甚快,隻是一燈大師耗費大量內力為張無忌壓製傷勢,到了第三日早上,漸漸有些撐持不住。楊過和張無忌擔心他年事已高,氣力難支,都勸他暫緩行程。但他知道穀中變故恐怕甚多,又怎能放心慈恩獨往?裘千仞便將他負在背上,一行人又行了一日,第二日午時過後,來到了絕情穀穀口。
楊過先向裘千仞道:“大師,我們是否要報明身份,讓令妹出來迎接?”
裘千仞一怔,正要回答,卻忽然聽見穀中隱隱傳來兵刃相交之聲。他心中掛念妹子,不知情況如何,忙道:“不知是什麼事,還是先去看看。”施展輕功,向前急衝。他不諳道路,楊張二人一路指點。四人奔到近處,隻見七八名綠衣弟子各執兵刃,守在一叢密林之外,兵刃聲從密林中傳將出來,卻不見相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