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凱製勝的黃金法則
玫琳凱信奉“你要別人怎樣對待你,你也要怎樣對待別人”的黃金法則,更大力倡導“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業第三”的生活優先次序。這種思想在玫琳凱的大力提倡下,隨著她和她50萬美容顧問的身影迅速傳遍全世界。人們評論說,玫琳凱在銷售她的化妝品的同時,也在銷售她的工作哲學和生活哲學。
其實玫琳凱更重要的貢獻是以她的企業文化激勵了千千萬萬婦女,紛紛成為小型企業經營者。在她自創的管理風格下,她以不斷的鼓勵及物質報酬來提升婦女的自尊和自信。有雜誌驚歎:玫琳凱所解放的婦女,比美國女權運動領袖格勞瑞婭?史戴能解放的還要多。但是玫琳凱不喜歡這種比較,她認為,婦女解放就是經濟解放,再簡單不過。
空氣動力工程師們曾經研究過大黃蜂這種生靈,他們認為它根本就不應該會飛!因為它的翅膀太細弱,不足以讓他過重的身體飛起來。這一切都似乎在告訴大黃蜂:“你永遠不會飛行。”但也許——隻是也許——我們神聖的造物主輕輕地對他說:“你能做到!”因此,它飛起來了!
玫琳凱說: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四種人:
第一種人,促使事情發生;
第二種人,看著事情發生;
第三種人,不清楚所發生的事情;
第四種人,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在玫琳凱很小的時候,她就一直想成為第一種人,她知道,一個人是否能獲得成功,往往是有其個性決定的。
在玫琳凱7歲的時候,父親由於肺結核病而不得不在家靜養,他一直非常的虛弱,每時每刻都需要無微不至的照顧。
在那些日子裏,玫琳凱的母親成了全家的支柱,他在休斯頓一家餐館找了一份工作。她一天要工作14個小時,而玫琳凱的哥哥、姐姐已長大離家,所以照顧父親也就成了小玫琳凱的責任。
對玫琳凱來說,做飯常常是一種挑戰。她的母親是個很棒的廚師,然而當她不能準時回來為他們做晚餐時,玫琳凱就得擔此大任。她總打電話向母親請教,電話因而成了她的生命線,也是她和母親最主要的聯係方式。玫琳凱的家境促使他必須做許多別的孩子不會去做的事。
同時,母親給玫琳凱的“你能做到!”的信心也一直伴隨他成年後的生活。如果沒有這些,玫琳凱化妝品公司可能在起步前就夭折了。
1963年,在玫琳凱當了25年職業推銷員後,她開始為自己的“夢想公司”此話發展策略和宗旨。她開始逐步培訓和管理美容顧問,她的丈夫幫助處理公司的全部行政事務。
就在他們公司計劃開張前的一個月,她的丈夫心髒病犯了。
盡管尚未從震驚中擺脫出來,玫琳凱還是決定公司照原計劃開張。開設公司是玫琳凱的夢想,但從沒想過她要獨自一人來經營。玫琳凱知道自己並不具備必要的管理技能,但是,它必須堅持下去。
在丈夫葬禮那天,玫琳凱的兒子和女兒從休斯敦趕回達拉斯。葬禮以後,他們坐在房間裏,討論著公司是否真的需要開辦。
玫琳凱的小兒子,理查德,當時20歲,是Prudential人壽保險公司的銷售代表,也是得克薩斯州最年輕的業務代表之一。他每月賺取480美元的薪水,這在當時是相當高的。但玫琳凱支付不了那樣高的薪水。她給了他250美元薪水,理查德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並很快辭去原來的工作,來到達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