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吾吾地混過去。公公婆婆都覺得這個兒媳婦搭架子,沒有另外三個兒媳孝順懂禮。不過婆媳矛盾不那麼明顯,除了生小孩時公婆到H市住了幾天外,楊紅一年也就見公婆幾次,還沒發生過重大糾紛。 周寧跟嶽父母呢,就比這糟一百倍。周寧的矛盾主要是跟嶽母之間的,因為嶽父修養好,道行深,對什麼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得江湖深,給它個不吭聲,而且從來不插手家務活。不幹活的人一般隻有一個毛病,就是不幹活。那些幹活的,毛病就多了,菜可能炒鹹了,湯可能熬濃了,跟其他人之間的矛盾也就多了。 周寧跟嶽母的矛盾很深,但起因卻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吐痰。 周寧經常咳咳吐吐的,走到大街上,不管你是哪條街,哪條路,照吐不誤。楊紅一跟他上街就膽戰心驚,怕被人抓住了罰款,又丟錢,又丟麵子,但你怎麼勸,他都不會聽,“你沒聽說不吐不快?你不讓我吐,讓我吞下去?” 周寧就真的可以咳一口痰在嘴裏,不吐也不吞,就那樣含在嘴裏跟楊紅說話,說得楊紅汗毛倒立,細胞跳舞,雞皮疙瘩亂冒,直犯惡心。 楊紅說你可以找個垃圾桶吐,或者吐在紙裏。周寧就搶白她:“哪裏有垃圾桶?吐在紙上包回去?你別惡心我了。” 周寧因為吐痰,被罰過好幾次款,但那並沒有嚇倒他,隻不過讓他在有人執勤的地方少吐幾口,在沒人執勤的地方多吐幾口罷了。 你總不能為這樣的事跟他離婚吧?填寫離婚理由的時候,你寫什麼,寫因為他隨地吐痰?你又不是居委會抓街道衛生的老奶奶。楊紅想,如果我院裏哪對夫妻為吐痰的事鬧離婚,我肯定有一百條理由把他們兩個勸得不離了。 就為個吐痰的問題,周寧跟嶽母就結下了不解之仇。周寧在家裏倒是不隨地吐痰,他比較愛護家裏的小環境,不太在意外麵的大環境。大環境你怎麼愛護?你不吐,別人也會吐的。少你一口痰,大環境也不會就好了起來,何必把自己憋得難受? 但家裏地上鋪了地毯或者瓷磚,吐在上麵連周寧都覺得實在是難看。在外麵吐一口,沒人看見,就沒人知道是誰吐的,沒人知道是誰吐的,就等於你沒吐。但家裏其他人不會隨地吐痰的,如果地上有痰,肯定是周寧吐的。這不一下就查出來了嗎?所以周寧一般是吐在廁所裏或者廚房的水池裏。楊紅為他吐痰在廚房的水池裏,不知跟他作過多少鬥爭,但都是吵起架來,他不吐,架吵完了,他又開始吐了。 後來楊紅的媽媽來看楊紅,在她那裏住了一段時間,見周寧隨口就把痰吐在廚房的水池裏,想到洗碗洗菜都是在同一個水池裏進行的,有些擔心,忍不住就批評了幾句,哪知這下卻傷了周寧的自尊心,覺得嶽母在嫌棄他,馬上就把臉拉長了,再不跟嶽母講話。這事在楊紅看來,完全是周寧不對,自己就算昧著良心,也沒法跟他站在一邊,所以忍不住要把周寧批評一通,但楊紅的介入隻使得周寧與嶽母的矛盾更深。 周寧雖然已經在H市紮了根,但心裏一直覺得別人是把自己當周家衝的人的,所以隻要有人提到“鄉下人”“農村人”,他就像有人摸了他的老虎屁股一樣,要跳起來為鄉下人和農村人鳴冤叫屈:“鄉下人怎麼啦?鄉下人不是人哪?你們的祖先不都是從鄉下出來的?” 為這事,楊紅不知對他解釋了多少遍,陪了多少不是,說我自己也是從一個小鎮上來的,我媽媽現在還在小鎮上,大家都是所謂“鄉下人”,沒有誰在歧視你、看不起你。但周寧不信這種鬼話,他把楊紅和楊紅的家人一律劃在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