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鄧小平與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國 麵向21世紀的曆史性囑托:《鄧小平文選》
黨的十四大確定了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的戰略任務,為了落實這一任務,中共中央決定,出版《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1993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的《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是鄧小平1982年9月至1992年這段時間內的重要著作,共119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開發表。曾經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本)、《鄧小平同誌重要談話》(1987年2月-7月)等小冊子和報紙上發表過的著作,這次編入文選時,又作了文字整理,許多篇幅根據記錄稿增補了重要內容。編輯工作在作者親自指導下進行,全部文稿都經作者逐篇審定。
鄧小平雖然89歲高齡,但仍親自主持、指導編成《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這是一個奮鬥了幾十年的老共產黨員忠於、關注黨和國家的事業、關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所形成的正確路線和理論,向新的領導集體交班的體現。
鄧小平把這一部極為重要的著作,鄭重地獻給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和各級領導幹部,獻給全黨和全國人民,希望這部著作能夠幫助黨和人民更好地掌握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論發生什麼風波,預計到的和沒有預計到的、國際的和國內的、政治的和經濟的風波,都不動搖,一百年不動搖,直到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所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編定和出版,如江澤民所說,表達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後輩的殷切期望和諄諄囑托。這是曆史性的囑托,是麵向現實、麵向二十一世紀的曆史性囑托。”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的同時,中共中央作出了關於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決定,並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學習報告會,江澤民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江澤民代表黨中央號召全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努力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把十四大提出的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的任務認真落到實處。
對於《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出版及其意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丁關根說:
“1993年11月,《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這是我國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三卷的出版對落實十四大提出的用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編輯過程中,小平同誌以89歲的高齡親自審定了全部文稿,體現了小平同誌對黨的事業的高度負責。文選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洋溢著鮮明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記載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奮鬥曆程,凝結著小平同誌領導改革和建設事業的心血和卓越的智慧。
“學習小平同誌的這部著作,我們感到非常親切,他在果斷的決策中表現出非凡的膽略,在樸實的語言中蘊含著深邃的哲理,小平同誌的理論非常正確,確確實實是我們各項工作的根本方針。”
繼《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之後,1994年11月2日,1989年出版的《鄧小平文選(一九三八——一九六五年)》和1983年出版的《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經鄧小平同意,經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增訂和修補,改稱《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二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第二版。
《鄧小平文選》三卷是一個整體,集中體現了作者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理論成果。特別是《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和第三卷,是鄧小平理論這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奠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