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關於求職的八份郵件 別讓戶口綁架了求職(1 / 3)

附:關於求職的八份郵件 別讓戶口綁架了求職

覃大哥:

冒昧地叫你一聲大哥,希望你不要介意。幾年前,我如願以償地從貴州老家來到了首都北京,成為了中央財經大學的一名學生。當我把戶口遷來北京的時候,心裏格外的激動——家裏祖祖輩輩都是山溝溝裏的農民,而我光宗耀祖地成為了北京人。這種身份的改變讓我的自尊心和虛榮心得到了莫大的滿足,當時的我滿以為自己從此就永久性地獲得了北京的“綠卡”,成為了偉大首都的一名主人。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的北京戶口隻是臨時的,畢業後如果沒有北京的用人單位接收我的戶口,我的身份將會被無情地還原為農村人。我一直努力地讓自己愛上北京這座城市,也暗暗地下定決心以後要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美好,可是,我這些想法不過是一廂情願,不過是“夢裏不知身是客,錯把他鄉當故鄉”。為了避免退回原籍那悲慘的一幕成為現實,我一直發奮學習,每個學期都拿到了獎學金,還接二連三地考了很多證。我知道公務員考試對我來說是成為真正的北京人最好的機會,所以我早早地就準備公務員考試了。為了提高勝率,我避開了工商、稅務之類的熱門職位,選擇報考了相對冷門的政協。功夫不負苦心人,我順利地通過了筆試。可是,麵試我卻被淘汰了。

我很快就從失敗後的沮喪中擺脫了出來,並重振旗鼓參加了一場又一場招聘會。為了把戶口留下來,我隻應聘北京地區的用人單位。我從來不關心人家願意給我開多少工資,我最關心的隻是能否解決戶口。工資以後可以慢慢去掙,而戶口打回貴州老家恐怕就永遠不能再遷到北京來了。這是我們宿舍的幾位同學長期開“臥談會”以後達成的共識,自然就成了我們找工作時一致堅守的原則。

我記不清自己投出了多少份簡曆、參加過多少次麵試了,可工作一直沒個影。就在我越來越悲觀的時候,昨天有一家公司打電話來告訴我通過了麵試,願意跟我簽約。那是一家發展勢頭非常不錯的高科技公司,職位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可是,我的狂喜還沒來得及釋放,一盆冷水就把我澆了個透心涼——他們不解決戶口,而且我需要先到福建分公司去工作一年。如果是早一兩個月,這樣的offer我是絕對不會考慮的,可是,現在的我卻猶豫了。選擇的話,我實在不甘心戶口發回原籍;放棄呢,我又擔心以後連份這樣的工作都找不到了。“食之無味,棄之不甘”,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覃大哥,你畢業好幾年了,這幾年的經曆應該讓你對於戶口的重要性比我們體會得更加深刻了吧?像我目前這種情況,你覺得該如何抉擇呢?如果我的戶口發回原籍了,我以後還有機會把戶口遷回北京麼?至於公司說派我去福建工作一年,你覺得可信嗎?他們會不會哄我去外地,然後就不讓我回北京了?

原來看到過這麼一句話:人生的成敗往往是緊要處有限的幾次選擇決定的。而我現在正好麵臨著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選擇。進退維穀,好不痛苦!覃大哥,你能告訴小弟究竟該怎麼做麼?我跪盼著你的回信!

心急如焚的小袁

小袁:

相對於你那根深蒂固的戶口意識而言,我的回信可能顯得無比蒼白。你在朝思暮想著如何成為真正的北京人,而我卻一直因為自己是農民的兒子而引以為榮。這種身份認同上的差異,可能會導致我們之間的溝通非常困難,同時導致我的回信讓你無比失望甚至非常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