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製度發展至今,已經受到了四麵楚歌的非難。在我看來,這甚至是一個違憲的製度——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可戶口製度卻讓這種平等成為了烏托邦。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戶口製度不但束縛了公民的自由,而且嚴重窒息了經濟的發展。經濟學家茅於軾在談及美國經濟數百年持續繁榮的原因時,強調了一點:美國沒有戶籍製度,法律保證民眾自由遷徙。隻有保證民眾隨意流動,才能給民眾自由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的機會,把自己的才華毫無保留地施展出來。
關於這個話題,我就不多說了,說多了想必你也沒有興趣。你希望我談談自己畢業後這幾年對戶口重要性的認識,從而讓你得到心理學上的“替代強化”,我就不妨跟你談談我的戶口。我1998年把戶口從老家遷到長沙,畢業時我的用人單位並不能解決戶口,我就把戶口保留在學校了。畢業兩年多以後,我在深圳的用人單位願意幫我把戶口從母校轉到深圳,本來是要通過人事局調幹的,可人事局嫌我專業冷門,沒有批。後來隻好通過勞動局招工了。按照人事上的說法,我的身份從“幹部”變成了“工人”。
深圳戶口有沒有用呢?當然有。我的小孩出生後直接上了深圳的戶口,以後在深圳上學不怕沒有學位,也不需要什麼讚助費、擇校費了。前段時間深圳各街道辦非常熱鬧,很多人在申請經濟適用房。申請經濟適用房的條件之一就是申請人及其配偶必須是深圳特區的戶籍。這就是戶口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換句話說,這就是戶口導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與公民之間的不平等。不過我買的是普通的商品房,所以這種好處跟我沒什麼關係,跟大多數深圳戶籍的人也沒有什麼關係。我身邊的很多人並沒有深圳戶口,可他們的生活並不因此而打折扣。他們犯不著去申請經濟適用房,不在乎孩子上學多花幾個錢,更不需要通過戶口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當然,在你看來,深圳戶口恐怕是沒法跟北京戶口相提並論的,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拿到北京戶口就堂而皇之成為了天子腳下的子民,而深圳不過是南疆的一個小漁村。獲得北京戶口,你不但可以獲得申請經濟適用房等方麵的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且能讓你的虛榮心得到莫大的滿足。事實上,這並不是你一個人的心態,在北京各大高校中,跟你心態類似的人相當普遍。媒體曾報道過北大中文係的一些應屆畢業生對《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這些中國最優秀的媒體不屑一顧,卻挖空心思削尖腦袋想鑽進北京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用人單位去從事原本很不喜歡的工作,為的隻是一個北京戶口。
假如有這麼兩個人:第一個人擁有你夢寐以求的北京戶口,可是事業並不成功,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第二個人沒有北京戶口,用北京人的話來說就是個外地人,可是他從事著自己熱愛的職業,並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個方麵都得到了足夠的滿足。在這兩個人當中,你覺得誰活得更有尊嚴?誰更接近你心目中的成功?如果你的答案是前者,那我們實在沒有溝通的必要了;如果你的答案是後者,那麼,你現在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成為後者,而不是將那些不能解決戶口的用人單位一票否決。你不是不可以追求北京戶口,但應該以努力成為後者為前提。
怎麼樣才能成為後者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找一份你喜歡的、擅長的、符合你的職業規劃的工作,找到一個適合你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同時讓自己得到充分的鍛煉和提升。就算剛畢業的時候不能一步到位得到這樣的機會,也應該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盡可能地朝這個方向努力。如果隻是為了得到北京戶口,如果隻是為了做一等臣民,一個想做地產的人放棄到萬科深圳總部工作的機會而去了北京一家跟地產毫無關係的公司,一個有誌於研發重型機械的人對長沙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和徐州的徐工集團視而不見,一個有意從事媒體工作的人拒絕了廣州的報紙或者湖南的電視,費盡周折當上了北京一家小型國企的內刊編輯,這將是多麼可悲又可笑的事情!這種病態的、畸形的、邪教似的戶口崇拜足以毀掉他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