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關於求職的八份郵件 實用未必管用,速成未必有成(1 / 2)

附:關於求職的八份郵件 實用未必管用,速成未必有成

覃老師:

您好!我是一名台灣學生,現在就讀於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設計係。首先我想向您致謝!《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這樣具有反思精神和真正關注實際的書在大陸實在不多見!

我在一年的學習及生活中(我開學升大二)漸漸發現大陸大學教育的一些缺點。就像您的《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中寫到的,我發現“大學等於技校”的錯誤觀念和課程內容“不切實際”是兩大硬傷。而後者對於服裝設計這樣與商業及實際操作大量結合的專業尤其致命!很多人告訴我服裝學院畢業後卻發現自己在大學的一切所學幾乎都沒用!等實際接觸了服裝行業還得一切從頭學起,因為大學裏教的東西實在是不實用。

因此,我想到了一所號稱“巴黎-北京分校”的ESMOD時裝學校。這所學校基本上不是大學:學製3年,沒有任何非服裝專業的文化課,第2年有安排企業實習,第三年可以申請去巴黎的本校就讀。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實用”,而這正是服裝專業最需要但服裝學院沒有的。而ESMOD的畢業生在企業(也許是國外大部分企業和國內大型企業吧。國內中小型企業可能根本不知道ESMOD)間極受歡迎。

但是,又有人告訴我,由於這所學校過於國際化,它的畢業生對國內企業容易“水土不服”;再者,ESMOD的畢業文憑是不被國家認可的,將來在國內找工作不容易。我認為前者的狀況必定會隨著中國的飛速發展而消失,但“文憑論”卻讓我很猶豫:我真的該為一紙文憑而放棄去ESMOD嗎?即使大學裏學的東西不實用?現在企業還是有那麼強烈的“文憑情結”嗎?希望您能告訴我。再次感謝您撥冗傾聽我的問題。

你的讀者

來自台灣的朋友:

你好!非常感謝你對拙著的肯定和對我的信任。隻是我對服裝設計實在知之甚少,你的來信多少有些內行人問外行人的味道。如果我的回信有貽笑大方的地方,還望見諒。

我在《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一書中確實不遺餘力地批判了目前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嚴重脫鉤是我反複詬病的。然而,我並不認為矯正這一弊端的方式是讓高等教育滑向實用主義的深淵。當我們用“實用”這把尺子來衡量高等教育,那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因為,那會讓大學徹底淪落為技術培訓學校。高校的課程設置需要跟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與時俱進,但是,大學教育天然地應該與社會實踐保持一定的距離。

為什麼需要一定的距離呢?我們不妨以你熟悉的服裝設計為例。以下表格中的內容是我剛剛從前程無憂網上整理出來的招聘信息,用人單位有鄂爾多斯等知名企業,也有些不太知名的公司,其招聘職位都是服裝設計師。

地區

學曆要求

工作經驗

其他要求

北京

大專

3年

對流行時尚敏銳,具有時尚創新思維,熟知市場的流行趨勢;能參與市場調研工作,提交調研報告;能提出產品創意,參與產品策劃。

深圳

本科

5年

熱愛設計行業,有個人品味,崇尚時尚;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及創作能力;能把握及平衡時裝流行趨勢及品牌定位,從設計概念展開風格描繪,發展係列服飾搭配設計;能把握色彩搭配以及美學知識,組合不同的色彩係列。

上海

大專

5年

對產品設計、流行趨勢與市場的有機結合有獨到見解;對高檔女裝有豐富的設計經驗,對時尚女性的穿著需求非常熟悉,有高級休閑設計開發經驗優先;能很好地把握女裝市場的發展動態和女性的穿著習慣。

廣州

大專

5年

善於把握國際流行趨勢,能根據品牌元素創作整個係列產品,係統地領導組織全盤產品開發。

杭州

大專

3年

熟悉服裝麵料,工藝;熟練操作Photoshop、Coreldraw,會用 Apple機、 Illustrator;有一定的品牌意識、審美意識、創新能力和較強的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