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關於求職的八份郵件 尷尬中前行:專科生的發展之路
覃大哥:
您好!我是今年的高考考生。高考前我就看完了您的書,書中很多篇章都讓我無比激動,讓我暗自下定決心要考上一所像樣的大學好享受思想的快樂。可是,事與願違,因為偏科比較嚴重,數學成績一直都不太好,高考的時候又發揮得不太理想,我的分數隻能上三本或者大專了。三本的學費非常高,而我的家境又非常困難,所以我比較現實的選擇就是讀個大專。
在高考之前,我們老師就一直跟我們強調一個觀點:無論如何也要考上本科,因為專科根本就不能算是大學,大專生根本就不能算是大學生。我有幾個同學也考得不太理想,隻能上一所專科院校,他們都決定去複讀了,覺得讀一個大專還不如先讀一年高四,明年再考個本科。我也有複讀的衝動,可是又很猶豫,畢竟我的家庭情況跟他們不太一樣。我父母年事已高,這幾年一直是在外打工的姐姐供我上學。我不想給姐姐更大的壓力了。
覃大哥,現在的大專生真的就一文不值了嗎?如果我選擇去讀大專,會不會畢業的時候因為學曆太低而被用人單位一票否決?先選擇讀大專,然後再專升本,這對我來說是不是一種合適的選擇呢?如果我決定讀大專了,填報誌願方麵應該注意哪些方麵呢?
我知道您的時間非常寶貴,可我真的迫切需要得到您的幫助。請您抽點時間幫幫我吧,謝謝了!
楊建成
小楊:
你好!非常感謝你對我的信任。這幾年來,每次高考過後我都能收到很多高考考生的郵件,其中有很多人的情況跟你類似,對自己考上的大學很不滿意,想去複讀又缺乏足夠的勇氣,想去讀大學卻心有不甘,又擔心學校、專業不夠好,畢業後沒有足夠的求職競爭力。複讀和接受錄取結果,這二者之間互為機會成本,究竟哪一個成本更大,往往是因人而異的。就你的情況而言,我覺得讀大專應該比複讀更為明智。一方麵,你的數學基礎不好,複讀一年未必能夠有根本性的改觀,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風險;另一方麵,你的家境很不好,複讀的話對你的家人來說難免會造成心理上和經濟上的壓力。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於此,而是我們沒有必要刻意矮化了高等專科教育,更犯不著用過於悲觀的眼光去看待大專生的前途。你們老師說大專不算是大學、大專生不算是大學生,大抵隻是想鼓勵你們全力以赴備戰高考罷了。大專院校也是大學,大專生也是大學生,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從理論上來說,本科和專科屬於高等教育體係中兩個不同的層次。本科教育側重於培養有較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與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而專科教育側重於培養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不同類型的人才滿足不同工作崗位的需求,各得其所,我們豈能因為一個的價值而否定另一個的價值?
就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言,“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創造”的轉型剛剛開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社會對掌握一定實用技能的大專生自然有著非常龐大的需求。隻要你選擇合適的專科院校學習合適的專業,大學期間通過刻苦學習和社會實踐切實掌握一門專業技能,畢業後不但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很可能成為人才市場上搶手的“香餑餑”。據《黑龍江日報》報道,在哈工大、吉林大學等東北五校聯合舉辦的2008屆畢業生春季供需見麵會上,不少用人單位為專科生提供的崗位甚至超過了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的崗位。齊齊哈爾市的一家大型企業明確表示,公司一些專業操作類的崗位需要不少專科生,而優秀的大專生已經成為難找的稀缺資源。
對於專科生來說,選擇什麼樣的院校和專業才算合適呢?至於學校,我覺得應該首先考慮有辦學特色、有獨特資源的專科院校。比如,有些石油類的學校開設了一係列與石油勘探、開采、冶煉等相關的特色專業,與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學生就業時的優勢就很容易體現出來。至於專業的選擇,我覺得應該優先考慮那些符合專科教育定位、旨在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專業,盡量避開那些盲目模仿本科教育的專業,比如法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幾乎每一所大學都在批量生產這些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供過於求的高學曆畢業生都為飯碗發愁,專科生又何以殺出重圍呢?參加司法考試、從事法律職業的前提條件就是具備本科學曆和學士學位,而好些院校還在大量招收法學專業的專科生,這樣的專科生就業怎能不難?